象牙塔里的创业者:冰岩作坊,只招 “有网瘾的人”

新创

2013-04-07 12:46

这是一个充满创新激情和创业气息的团队,这里汇聚着一群既有想法又勤恳务实的学生,这也是我武汉之行的最后一站——华中科技大学冰岩作坊

成立于 1999 年的冰岩作坊,是一个 “高素质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团队先后走出了许多 IT 行业的精英,成员遍布 Facebook、Google、Microsoft、Adobe 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其创始人汪海兵是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工程系 97 级学生,他同时也是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神一样的小组长”

与之前介绍的联创团队不同,尽管面试比较简单,但冰岩作坊的门槛更高。

“去年招新的时候有 200 多人报名,最后我们只招了十来个人。因为团队总人数已经足够,所以这个学期只招 3、4 个人,只留下精英。”

冰岩作坊现任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 10 级本科生白梁向告诉我,团队的招新方式非常简单直接,主要考察学生的能力和态度,也没有任何培训步骤。当然,面试时必不可少的,他表示目前团队的面试主要 “看感觉”:“我们从大二开始招,成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进来适应一两个月就开始投入项目。”

冰岩作坊下设产品、设计、前端和程序四个小组,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作内容。整体来看,团队的运作模式属于 “项目本位模式”,组织架构也以项目为核心。相比许多相类似的校园组织,冰岩作坊和联创团队一样,项目多是源于学生自己,而非 “空降” 而来。当某个成员有了一个想法,就可以上报给团队,一旦通过就可以自主地召集团队内成员开始执行,所有成员都可以参与其中。

“无论是去做什么,团队成员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行动,于是我们的沟通非常通畅,内部关系也很融洽。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小组都会有一个 ‘神一样的小组长’”

“神一样的小组长” 是怎样一种存在呢?白梁向我解释道,因为每一个项目组都是独立运作的,于是小组内部要包括所有必须的部分,比如负责开发的部分、负责管理的部分和负责外联的部分等等。因为独立,所以每个小组的组长就可以不受部门领导的控制,实现完全自主。

平时的团队活动并不多,每个双周召开一次团队大会,单周召开部门会议,此外不设任何限制。

“平时成员愿意来就来,团队的安排也是由组长定。团队内部自然淘汰,如果想离开就可以直接离开,来去自如。”

冰岩作坊的项目群

来自品牌组的付小龙同学同时还是一个应用开发者,在采访期间他向我介绍了由他开发的一款私密社交应用——恋爱笔记。从 1 月 6 号上线至今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恋爱笔记的用户数量成功破万,而其 iOS 版在今年一月中旬上线第七天即进入 AppStore 生活类新品推荐 top10。目前,由付小龙领头的开发团队正处于孵化阶段。

“与 Pair、小恩爱等同类应用不同的是,恋爱笔记的聊天的记录会保存在账号里,而情侣二人使用同一个账号,因此聊天记录不会丢失。我们本来取名叫 ‘滴滴’,取意 ‘点点滴滴’,毕竟每一段恋情都是一段回忆嘛。”

除了成员 DIY 的项目外,团队主要会负责一些 “传统校园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运营 “华中大在线” 下设的五大子网,以及 iKnow、二手市场、华中大百科、多彩活动、多库文档、失物招领平台、华中大微访谈等特色栏目的设计研发和日常维护。白梁告诉我,目前校园问答网站 iKnow 的注册用户约有两万多人,网站上的问题数超过六万个,平均每天的访问量也达到一万人次左右。

“这些都属于传统项目。近期我们把 iKnow 完整更新了一次,相当于再做了一个。现在主要开始做相应的客户端和微信平台。”

作为学生组织,成员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每学期刚开学时因为要招新,因此团队效率不高;到了快放假时,期末考试也临近了,效率依然很低。因此每个小组真正能够用来开发的时间只有学期中间的两三个月。

当我问及团队对成员创业所持的态度时,白梁表示十分支持,并且希望创业团队越多越好。

“这本身也是对团队的一种肯定。”

软肋

白梁对团队的技术水平还是很有信心的,他告诉我团队在网页的前端和后台开发方面经验丰富,可以达到他们想要的任何效果。不过他也坦言,因为多数成员年纪尚小,资历也略浅,因此成员在移动开发方面稍有欠缺。

相比技术方面,白梁更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也是冰岩作坊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营销与推广。

“我们对自己的定义一直是一支技术团队,相关的运营工作也是以产品为主,到现在还没有尝试针对团队本身的运营。在校的同学都知道冰岩作坊这个团队,但不知道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产品,这就是我们的失败。我们也希望有一款产品的名气能比团队更大,这也是对团队实力的最好证明。”

于是我将话题转到了学生创业上,白梁说出额自己的观点——差环境,也差推广。

“其实现在许多学生团队技术和创意都不缺,但是在国外,许多媒体会主动报道,但国内的团队要主动去找,四处发邮件求报道,多数都石沉大海,学生不擅长做这方面的事情。另外,如果没有投资的话,做运营推广就非常困难。媒体找你固然好,但学生自己去做的话,就很吃亏了。”

再谈到学校的支持,白梁告诉我目前来自校方的支持都是硬件方面的,但是涉及到营销推广这些 “看不见” 的地方,就很少能获得实质性的帮助。

“我们只招有网瘾的人”

这句话是冰岩作坊曾经的宣传语,后来被许多媒体刻意放大,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对此,白梁向我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因为环境,因为受忽视,许多学生很难产出创新的产品。不过,如果你想进行互联网创业,如果你真的想投入这个行业,那你就过来,你必须做好翘课的准备,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只有对这些事情抱有深刻的热爱,你才能做好,这就是我们对 ‘网瘾’ 的定义。”

这是一个学生团队需要想方设法求得关注的时代,这个时代满是有网瘾但不偏执的人,这些人成天喊着要创新要进步却把脑袋埋在土里。这次武汉之行,四场采访,两个团队,两个人物,只是冰山一角,期待风雨剧变。

幸亏,还有他们。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