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n: 社交化电子名片
最近托移动支付潮流的福,NFC(近场通讯)行情看涨。突然想起去年去 Sprint 开发者大会的时候拿到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电子产品:Poken。
Poken 是一个带有 USB 接口,内置 NFC 和存储的一个类似 U 盘的小玩意。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接触(两个 Poken 贴近接触),然后 NFC 发生功效,把各自的 ID 传送给对方。然后你把 Poken 插入 USB 插口,登录到 poken.com,就可以管理你的所有接收到的 Poken 联系人了。
Poken 是 Stéphane Doutriaux 在 2008 年下半年开发出来的。当时他在瑞士的一个管理学院就读 MBA 学位。在瑞士应用学院 Berner Fachhochschule 的合作下,Poken 诞生了。
根据求是设计会的 Poken 拆解图:
Poken 内部主要用了两块芯片,一块是 8MB 的记忆元件,可以存贮 65 个特殊的 ID ,另一块是 Microchip Technology 的 18F14K50。
Poken 的驱动和软件都应该写在 18F14K50 芯片里,并可以通过 USB 标准和电脑等其他设备交换数据。Poken 自己开发了 radio 传输数据的协议,频率是 125 kHz 左右,并且带有 AES 256 位的加密钥匙。(看起来非常的安全)。
登录 Poken 网站后,你可以在你的 dashboard 里面查看你的联系人们的近期状况(Timeline),他们在各大社交网站的最新更新,最近一次的地理位置,等等。Poken 支持 70 多种社交网络,可以自定义多个 profile,并且可以自动生成 QR 二维码。
Poken 的基本售价是 20 美金,然后外面的壳还可以有多种选择(虽然目前这几种我都不怎么喜欢)。
Poken 的优势是你不再需要打印名片,或者满手东西的时候还要慌不叠的到处掏名片。使用 Poken,只需要轻轻一碰,名片交换瞬时完成。而且,如果你的联系方式有变化的时候,你再也不必要挨个打电话发 email 四处告知。你只需要修改你的 Poken 信息,其他人都会自动接收到你的最新联络方式。
另外一个类似的服务是 Bump。Bump 从技术角度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两个手机碰撞(Bump)后,要把碰撞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发送到 Bump 服务器上。然后 Bump 服务器会寻找最接近的一个碰撞 match。也就是说,服务器会试图寻找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两个手机碰撞的那个事件。但问题是,如何保证两部手机上传的时间一致性,地点信息的准确度,以及,如果在某一会场同时几十人 Bump 的时候,如何区分谁 Bump 了谁?目前 Bump 的解决方案是:再 Bump 一次吧。
当然 Poken 也有缺点。比如内置的电池只能支持几个月,而且不能通过 USB 充电,必须更换电池。还有就是,这种产品,只有用的人越多,才能越体现其价值。不过很可惜,在各种会议上,人们还是热衷于发放纸质名片。是否另外在脖子上挂一个 Poken 也是件麻烦事?
不过没关系,带有 NFC 的智能手机将很快普及,到时候交互名片就只需要两手机轻轻一碰即可。Poken 的处境有点让人担忧,与之相比仅基于目前的应用,Bump 的前景更让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