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背后:智能手机像素数军备赛走向分化

公司

2013-09-25 02:00

30w、130w、200w、320w、500w、800w…在过去十年,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基本上沿袭这样的参数发展,与之伴随成像质量的提升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这样一个误导:成像质量等于像素数,于是像素数成为普通消费者评判相机性能的唯一参考标准。

不过,“微米” 这个单位有望成为 “像素” 之外新的参考标准,尽管普通用户依然不熟谙。

在不久前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iPhone 5s 没有如传言一样配备 1300 万像素的摄像头。而作为率先打出 “微米” 概念的智能手机制造商,HTC 在今年 HTC One 的发布会上出人意料地将今年的旗舰手机像素数减少了一半。

微米是智能手机的像素尺寸的单位,即感光元件的单位像素面积,像素尺寸越大,每个像素便可以提高更多的进光量,低光拍摄的效果就越好。在智能手机感光元件(通常在 1/3 英寸左右)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像素尺寸与像素数此消彼长,要保证更大的像素尺寸,就必然得减少像素数。相反,一味地提升像素数,像素尺寸就无法得到保证。

目前,智能手机的传感器像素尺寸通常在 1 微米左右,作为对比,iPhone 5s 保持 800 万像素不变,通过提升感光元件尺寸,将像素尺寸提升至 1.5 微米,而 HTC One 的像素尺寸更是达到了 2 微米。

因此,在智能手机像素陷入军备赛的背景下,包括苹果、HTC、魅族等厂商不升级像素数实际上是一种取舍,因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成像质量远比照片尺寸更重要。

诺基亚 1020 显然是一个例外,它 4100 万像素完全是通过增大感光元件面积实现的,但这样的结果是摄像头组件不可避免地凸出,手机的轻便也无法保证。从本质上说,这样极端的例子并不符合智能手机的发展。

当前的手机市场依然处于非理性消费的氛围中,高参数、高性能仍然是普通消费者的首要参考标准。从眼下看,随着科技的进步让更轻巧的设备具备更强大的功能,智能手册像素数量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但将不再是从前那样是单纯对像素数的追逐。

题图来自:The Verge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