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开始转向消费类移动设备和 Gmail

公司

2011-06-01 12:30

长期以来,黑莓手机和 Outlook 桌面邮件霸占着企业用户和政府机构的市场。不过这个情况可能不会再持续多长时间,《华盛顿邮报》昨天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在使用手持设备与邮件服务方面的新趋势:引入更多样化的智能手持设备,不再以黑莓作为唯一的办公选择;用网页版 Gmail 代替 Outlook 客户端。目前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实例:

  • 美国国务院、陆军、退伍军人事务部(VA)、宇航局(NASA)、总务管理局(GSA)正在将 17000 名雇员的邮件系统转为网页端的 Gmail。这些雇员之前在桌面系统都通过微软 Outlook 以及配套的企业服务收发邮件。
  • 美国陆军选择 Android 作为联合作战指挥平台(JBC-P)的通信设备。
  • 退伍军人事务部允许雇员选择 iPhone 或 iPad 代替黑莓作为自己的移动办公设备。
  • 烟酒枪械管制局(ATF)已经有 50 部 iPad 和 iPhone 被用于工作目的,这个数字很快会翻倍。
  •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西北太平洋实验室(PNNL)去年有 1000 部黑莓,现在已经减少到 700 部,有很多雇员选择了其它平台的智能手机。
  • 美国国会已于去年年底放松对电子设备的限制,议员们可以携带移动设备参加会议。国务院也正在测试 iPad。
  • 美宇航局更前卫一些,该局新兴技术与桌面标准项目经理 Tony Facca 曾在 3 月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局里的黑莓手机与 iPhone 的数量已经非常接近。此外虽然没有正式支持,但已经有一些雇员开始用 Android 手机访问工作邮件和服务,美宇航局不打算限制这种行为。

背后的缘由

通过改用 Gmail 这样的网页端邮件服务,政府机构可以省去昂贵的服务器维护和软件升级费用,GSA 预计转向 Gmail 可以在未来五年里减少 50% 的邮件开支。不过也有少数部门选择了微软的网页邮件服务,美国农业部就是其中之一,据估计这么做的第一年将为农业部节省 600 万美元。

更消费化的移动设备则是上下层共同的需求。一方面,政府机构的局长和高级官员平日里处理个人事务都在用 iOS、Android 和网页端邮件服务,他们会问 IT 部门为什么自己不能在工作中用同样的东西。另一方面,一线工作人员早已看到消费类科技产品对自己工作的帮助,可以让自己不被绑在办公室里。

有很多政府雇员平时带两部手机,一部工作配发的黑莓,一部个人购买的 iPhone 或其它智能手机。这种做法对安全性没有好处,白宫的官员此前承认白宫不对 iPad 等设备进行限制,这些用户实质上绕过了整套安全系统,直连运营商的网络。

奥巴马政府的首席信息官(CIO)Vivek Kundra 自己就同时在用一部黑莓和一部 iPhone,但他希望能够只带一部手机。Kundra 认为从所用科技的角度来看,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已经模糊,而解决未经授权设备问题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堵。Kundra 正在呼吁联邦政府机构给政府雇员更多选择,让他们在工作中用上自己需要的电子设备,同时进行严格的安全设置。

安全性

对于政府机构而言,安全性是需要严格对待的地方,也是黑莓能够在这个领域拥有高占有率的重要因素。但现在其它智能手机平台也能够通过一些第三方的帮助达到政府的要求。iOS 方面,有 AgilexGood Technology 这样公司专门为 iOS 在政府和企业的使用提供安全性解决方案。

Android 虽然是开放平台,但同样可以经过改造满足安全性方面的需求。Mocana NanoCrypto 就是一种可以用在几乎所有 Android 手机上的软件解决方案,已经在去年通过了 FIPS 140-2 Level 1 认证,可以用于 “敏感但非机密” 的政府项目。美国陆军的选择也是很好的佐证。Gmail 方面也一样,各部门自己架设服务器并不能保证比 Google 更高的安全性。

除了这些技术改进之外,军事政策的改变同样也可以提升安全性。同样是在昨天,五角大楼宣布未来将把重大网络攻击视为战争行为,为可能的军事报复铺平道路。地球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是比硬件防火墙更可靠的保证。


美国政府的这些转变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在消费市场失利的产品很难保住企业与政府市场。RIM 的安全性和邮件解决方案一直都很好,但直到整体更平衡的 8 系列手机推出之后,黑莓才在企业与政府市场击败 Palm Treo 和微软 WinMo。如果 RIM 不能在一两年内改变黑莓平台在消费领域的颓势,重蹈 Palm 覆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Via 华盛顿邮报, 美国陆军每日邮报GCN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关注电子阅读、任何有趣的设备、IC 以及“历史的草稿”,相信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正促成近百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