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挟 “草民” 以令诸侯,苹果想做新形态运营商?

公司

2011-06-04 10:33

传统的模式

这也许是一个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太在意的问题,买一部手机,选一个移动运营商,又或者直接跟一个移动运营商签约,这基本上是多少年来我们使用手机的固定模式。

但现在,事情似乎有了变化。科技博客作者 Jordan Crook 提到了这么一个例子:如果你的 iPhone 坏了,你需要去苹果店维修,但如果你的手机信号方面有问题,或许你就去需要找最近的 AT&T 服务中心(这里是以美国为例)。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苹果拥有自己的手机网络,这一切是不是会变得更加简单一点?说白了,就是 one-stop solution。而根据最近苹果提交的一份专利延伸申请表明,这个事情说不定真的会发生。

新的专利

这份申请最早是在 2006 年提交的,并于最近对其进行了延伸。在申请中,苹果被定义为一种新型的虚拟无线网络运营商商(MVNO)。与传统的 MVNO 相比,其区别在于,传统的 MVNO 是从某一家特定的网络供应商那里租赁无线网络容量。而苹果所定义的 MVNO,则是和所有的网络供应商都建立合同关系,这些供应商则通过投标竞标来向苹果出租其网络容量。此外,苹果还将建立自己的本地数据库,用来存储所有供应商的用户 Sim 卡资料。

那么,这种模式的具体形态会是怎样呢?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比如,在你所居住的区域,无线供应商 A 最近刚好增加了它的网络容量,而与之相反,供应商 B 的网络则已经完全过载。很显然,空余的容量对于供应商 A 无疑只会导致更多的开销,那么在这种新模式下,供应商 A 就可以通过提交相对低廉的价格给苹果来销售其多余的网络容量。从用户的角度,如果你使用了 iPhone,那么你就可以无缝切换到供应商 A 的网络里,并获得更加低廉的价格和更好的网络质量,而不用在 供应商 B 这一棵树上吊死。很明显,这种模式给苹果,用户,还有供应商 A 无疑带来了多赢的局面。唯一的例外,当然就是独自哭泣的供应商 B。

如果再扩展一点,假如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球,对于用户而言,应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换来更好的服务,无线网络的利用也会更加高效率。但另一方面,相信运营商对于此肯定是咬牙切齿。因为,它们肯定谁也不想放弃自己对自家网络的垄断性话语权,而且苹果这个专利想要解决的某些低效率问题,也恰恰是这些无线运营商为自己谋取更多利润的切入点。联想到前些日子传出的苹果要推出内置 Sim 卡模式的 iPhone 结果遭到欧洲运营商集体抗议的消息,二者间的火药味已经相当明显了。

苹果的算盘

当然,从苹果本身而言,不得不说它对于手机市场的野心相当大。控制了终端,有着最大的应用程序市场,现在,又开始打无线运营商的主意了。假如这个模式真的实现了,那么苹果就会成为整个手机业务框架里最高高在上的公司。其它的所有的无线运营商,都将或多或少的受到苹果的控制。并且,不管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怎样的刺刀见红,苹果都会获得可观的利润,谁能保证苹果不会对合作供应商收取费用呢。而用户,如果你想要享受这种无缝切换网络的便利,和更加高质量却低价的服务,那么你也就必须购买苹果的手机。于是,程序,设备,网络服务,苹果都能加以控制,并从中获利。

从前,无线网络供应商无疑是处在主导位置的,而现在的苹果带着旗下大量的用户向这个格局挑战,是不是有点 “挟草民以令诸侯” 的意味?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真的用户都看到这种模式下对自己带来的便利从而都支持苹果的新模式的话,接下去的事,还真的很难说。

当然,现在就如此乐观还为时过早,无线网络本身控制在那些供应商手里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事实,苹果再强大,手里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张网络始终是在和这些运营商博弈时的短板。真要打造一张完全属于自己的网络,甚至自己的基站,也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事情。在面对这些强势的供应商的时候,恐怕针对无线服务市场竞争制定的政策和法规,才会是苹果可以借力的更强大武器。

但不管这一切是否会真的实现,也不管苹果最终是否会坐上一个统治者的位置,对手机用户而言,这些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改变,而将来,它还会继续发生。

By @skytulip33,Source: techcrunch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Ph.D in Monash University, Melbourne, Australia. 真源无味,真水无香。褪去浮华,崇尚简约与素雅。文字之于思想,科技之于生活,莫不如是。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