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下一件大事是…语音?
By Michael Lambert from venturebeat.com| Akanekou译,转载请注明 ifanr.com 译文链接。
数据和网络接入越来越注重在手持设备上的应用,软件涌现,传统语音呼叫开始走下坡,被短信息、移动软件和无线网络取而代之。
现在,文字信息和移动应用软件的受欢迎程度远超过了语音通话,因为它们更有生命力也更灵活。把实时照片传给朋友也就是拍张照、用SMS更新到Twitter状态上去这么简单。想记录支出费用?用手机看看今天燃烧了多少卡路里?都有软件可以帮你。
但是,这个新兴市场的生命周期比较有限。市场规模和设备的限制终将形成移动创新的障碍——也就是说,也许是时候重新评估一下我们对键盘和触摸屏的依赖了。
语音通话一早就被手持设备上的软件孤立,禁锢在了基础电话功能的枷锁里。语音呼叫和我们使用语音呼叫的方式,从1876年至今似乎都没有显著进步过。多年来,真正的变化体现在手机本身,而不是沟通媒介本身。
语音通话怎么样才能和移动IM等最火热的软件扯上关系呢?“语音网络(Voice Web)”正浮出水面,能够借助语音畅游移动网络。
应用软件需要语音
语音网络近年来反复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语音拨号(告诉手机拨通某人号码)算是出现的第一个应用,但技术的停滞不前和手机键盘的进步,影响了语音网络的发展。
现在移动手持设备用户需要更友好的界面,这给语音功能的软件迅速普及创造了条件。上个月Nuance收购Jott(Jott发明了Jott Assistant,可以让用户透过语音建立笔记本档案、传送提醒与约会时间、传送邮件和简讯,刊登网站服务)就暗示了这个趋势,还有Google Voice和Google Voice Search的发布、iPhone 3GS的语音控制功能等等。另外很多新创公司如Vlingo, Yap.!,Rabiit,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投入人类语言和移动网络领域。
个人来说,上面提到的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有用的,也令人激动。但收益很可能被应用规模有限的问题所累(Spinvox和它外包给呼叫中心来转接语音信息的做法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和当初他们提到的技术相去甚远)。
下一步合理的做法是把所有的语音服务绑定在一起,让普通手机用户能同时使用所有的服务,而不必记住每个服务的帐号和密码,也不用摸索每个服务的用户界面。
“语音网络”技术能为用户提供这种便利。
包括Ditech Networks在内的几家公司正在开发包含一个open API的语音网络服务,开发正通过它创建一个唯一的软件市场,就好像在iPhone上看到的一样。早期的软件重点关注可以使用语音的网页活动,如编写日 程,管理to-do list和社交网络。长远来说,语音网络能完成目前我们最常用的网络应用。
Google Voice,Yap等基于语音的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其他服务则借助GPS功能,引伸出语音导航等应用,甚至通过语音从手机的MP3库中播放特定乐曲,让通话的另一方也能听到。
语音通话控制是另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语音拨号毫无疑问已经很普遍了,但由于它绑定在某个特殊软件或设备上,使用缺乏连贯性,用户体验一直都很糟糕。
例如,通过语音发起一次呼叫,如果通话中需要邀请第三方通话或者需要呼叫等待,用户必须使用键盘操作,这对于语音控制的体验来说是一种破坏。
语音网络最新的版本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改进,全面彻底的语音通话终于实现了。各种设备逐渐成为生活的中心,在不自然的步骤下停止暂停当前任务,按照各种步骤指示操作才能在不同的通话中切换,还要面对经常掉线的问题,太荒唐了。
语音拨号功能如果能和其他的语音应用相结合,告诉手机电话要打给谁这个功能将会自然实现。“好玩的”软件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基本的通话控制和简化应用的软件则会长久保持活力。
大多数语音控制的移动软件公司都来自软件和开发社区。而移动生态圈中有个群体已经对此沉默良久,那就是运营商。
运营商地位很重要,他们占有最重要的资源——移动网络,如果他们能从语音网络应用的层面给设备上压力,从而推动语音应用,让任何设备都能使用语音网络,而不仅仅是智能手机。
基于网络的服务同时意味着开发人员不需要让软件适应不同的设备,语音网络应用在iPhone或者运营商提供的基础手机上都能使用,只需要签订套餐即可。提供这样的服务能帮助运营商赢回用户的忠诚度,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用户大都忠诚于某个手机品牌,而不是运营商。
语音网络可能是电话呼叫应用最有潜力的变革因素。把语音和网络应用、服务结合,移动网络将不再局限于小小的键盘和大大的手指——传统的电话呼叫将会真正融入Web2.0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