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 Smarr:请问我关于 Google+ 的任何问题
Google+ 自对外公开以来,得到了包括行业内人士的广泛正面评价,并且用户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本周一,Google+ 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Joseph Smarr 在由 Y-Combinator 支持的在线问答网站 AnyAsq.com 公开接受了网友关于 Google+ 项目的任何提问,并且选择最受关注的问题予以回应。Joseph Smarr 帮助并创造了 Google+ 中圈子的模型以及分享的 UI。在他加入 Google 之前,Joseph 担任过 Plaxo 的CTO。2010年, 他因为要“使得社交重回正轨”而加入 Google,并多年致力于公开社交网络的研究。在这里,我们编译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答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 Google+的幕后细节和未来规划。
关于技术细节
Google+ 是使用哪些软件技术编写的?
Google+ 使用了编写 Google Apps 常用的技术。例如,服务器使用了 Java servlets 代码,浏览器端的 UI 用了 JavaScript, 大多数都是由开源的 Closure 工具开发的。同时,我们使用了一些比较巧妙的技巧,例如:我们使用了 HTML5 的历史 API 来保持美观的 URLs (尽管它是一个AJAX 程序)。为了使页面响应更快,我们反复渲染服务器端的 Closure 模板,因此页面会在任何JavaScript 加载之前就被呈现。Goolge+的后台主要通过BigTable 和 Colossus/GFS 运行基础服务, 另外我们使用了许多其他常见的Google 技术比如 MapReduce。
你在 Google+ 项目中遇到的最大技术挑战是什么?
在信息一致性和信息可用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在社交应用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用户个人的数据变化会同时影响到其他人。这对服务器后台设计来说,是一种挑战。
你在编写服务器端都使用到了什么?Java? Jsp? Gwt? Guice?
非常多 Java, 没有 JSP, 没有 GWT, 非常多 Guice, 没有 Go。 🙂
你提到“为了使页面响应更快,我们反复渲染服务器端的 Closure 模板……”,请问你使用了什么 JavaScript 引擎来做到的?
Closure Template 很酷的原因是既可以实现JavaScript,又可以实现Java。所以我们在服务器端用 Java 编写。同时,我们又在客户端使用 JavaScript 做动态渲染。
关于未来的新特性
Google+ 未来会增加具有分层功能的圈吗?
这个想法应该对某些高级用户非常实用。但是,恐怕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太过复杂了。
你们会在 Google+ 增加对于 RSS/Atom feeds 的支持吗?
老实说,我自己都很意外现在没有这个功能(在 Buzz 中有)。
是否可以将 Gmail 联系人 导入/同步 Google+ 圈子?
是的,我们也非常希望能让用户更方便地管理圈。我们只是还没有完成这些功能的开发,抱歉!并且,我们希望用户了解圈和邮件联系人之间有少许的区别。
以后会将已经“退休”的 Google Wave 整合入 Google+吗?
应该不会(除非有人通过编写 API 来实现)。
如何让 Google Docs 分享功能整合入 Google+?
我不认为目前有任何关于这样的计划,你希望看到怎样的整合?
什么时候搜索和标签功能会被部署?
还没有明确时间表,但它们都是在内部被热烈讨论的内容。
关于项目执行
在Google+ 项目上谁拥有对产品的最终话语权?
Vic Gundotra (Eng SVP) 和 Bradley Horowitz (Product VP)。当然,还有 Google 的创办人都在这个项目里提供了许多强有力的意见。
关于展望
Google+ 如何使得现在的社交网络减少累赘?
短期来说,除了确保数据可以有效输出和增加更多可能的数据连接,我们并不能改变很多。但是,我希望 Google+ 可以帮助我们促使社交网络成为一个分布式联合世界。这样,即使用户使用着不同的工具他们还是能很紧密地相连。
Google+被最终设想成怎样的一种形态?
我们希望软件也能带给用户像现实生活中那样的细腻丰富的体验。我们认为 Google 将会因为包括你, 你的关系网络和你的兴趣爱好而变得更实用,更社交,更美好。
小结
虽然 Joseph 在回答网友的问题里并没有特别劲爆的内幕。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 Google 作为一家持续驱动技术创新的公司并没有因为先前数次涉水社交失败而放弃了再次拥抱社交网络的目标。相反,在总结了过去的失败经验和充分研究市面上的竞争对手以后,它们显得更有干劲,更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和更伟大的目标。
例如,Joseph 就拿 Twitter 和 Facebook 作过比较,认为从分享功能来说, Facebook 做到的只是私有的分享(小范围圈内人)而 Twitter 只做到了公开的分享(大范围无限制)。Google 希望用户可以在 Google+ 的 Share Box 里完全控制自己分享的内容和目标对象,因此有了现在的圈子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功能进化,Google 相较其他竞争对手持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交理念和生存哲学。
就在去年的 Google I/O 大会上,Joseph 做过一场名为《Building fluid social experiences across web sites》的演讲。其中所涉及的概念正是 Google 希望自己在社交网络发展中长期达成的目标:它想要把现在互联网中的一座座“孤岛”连接起来。正像它的老本行搜索引擎一样,任何用户都可以拥有整个网络,而人们需要 Google 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社交网络比我们想象得都要大得多,目前还不可能有任何一家或者两家公司就能独占了所有的用户和市场。所以,开放并且统一地架起互通的桥梁才是未来社交网络基本的架构。将人与人紧密相连,飞跃孤岛,才能拥抱整个世界。
Via anya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