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要从一个 app 变成生活场景中的一项服务
在开放这件事上,Uber 又往前迈了一大步,它要“干掉”自己的 app。
此前,当用户在 Google Maps 上查询步行路线或公共交通信息时,屏幕下方会出现一个“Get a Uber”的选项,同时提供了路程和时长。由于 Uber 向 Google Maps 开放了 API,用户无需跳转 Uber 的 app 中就可以直接在 Google Maps 应用内叫车,前提是用户手机中安装了 Uber。
但是现在,你甚至可以不用下载 Uber 的 app,便能享受到叫车服务。
今天 Uber 的 API 进行了一项名为“Request endpoints”的更新,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可以直接将 Uber 的功能集成在它们的应用中,用户只需要绑定了 Uber 账户,就能够完全脱离 Uber app 叫车。
Uber 在一篇博文中设想了一些场景,比如一个日历应用可以设定在用户最后一个会议后自动安排一辆车等待用户,或者用户直接通过短信息叫一辆车。
从此前 Uber 宣布的合作伙伴上看,Uber 的想法还是尽可能将服务集成在需要用车的场景中——衣食住行方面,比如用户可以在订餐平台 OpenTable 上预定后打一辆车去餐厅,在凯悦酒店的 app 上预定了房间后打车去酒店,在美联航的 app 上预定航班后叫车去机场。
此前,Uber 亚洲运营总监 Allen Penn 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Uber API 的联盟计划主要针对美国市场,不过现在也正在和欧洲的几个合作伙伴合作,亚太地区的合作计划也在展开中,不出意外的话,“首个亚洲合作的第三方应用就在中国市场。”
为了让 Uber 出现在更多合适的第三方应用中,Uber 计划举办一场黑客马拉松活动,从即日起到 5 月 17 日,开发者可以提交使用了 Request endpint 的应用,获奖者有机会和去 Uber 总部与 CEO Travis Kalanick 进行头脑风暴。
对于 Uber 这样的服务而言,app 并不见得是最佳的承载功能的方式,它不需要流量,也不需要推广平台,它需要的只是越来越多的订单。
这或许为未来移动互联网服务形态提供了一个范式,它不是被动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场景中的一个功能,当用户需要时,它会出现在用户面前。
题图来自:Gadget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