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Amazon 贝索斯:用 10000 年的远见做企业

公司

2011-09-15 07:30

今年 6 月,Amazon CEO 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掏了 4200 万美元投资了一个 “万年钟基金 ”(Long Now Foundation),旨在修建一种巨钟,可以存世 10000 年,为将来的子子子子孙孙孙孙服务,像金字塔那样流芳百世。这个投资除了吸引媒体关注从而一定程度上为 Amazon 作了某种宣传外,与 Amazon 的电子商务基本无甚关联,属于 “不务正业” 那种。

但这正是贝索斯本人及 Amazon “长期战略” 的一个缩影。

回溯到 1997 年,Amazon 上市后的第一个股东大会。贝索斯在写给股东们会的信中,开门见山就强调 “Amazon 是一个长期项目”。“因为我们的企业着眼于长远,我们做的决定和权衡利弊的方法有别于其他公司。” 此后每年给股东的信中,贝索斯一直保留了 “长期项目” 这一部分。

事实上,股东并非没有怨言。Amazon 成立于 1995 年,在之后的六年时间里,Amazon 都没有实现盈利,六年里股东们责怪贝索斯太保守——要知道那里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急骤形成的时候,担心自己的投资回报。但正是贝索斯坚持长远眼光,一步一个脚印,Amazon 在美国互联网最寒冷的 2001 年实现了盈利(500 万美元)。经济危机往往会淘汰经营不善和泡沫成分大的公司,为生存下来的公司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2001 年以后,Amazon 逐渐发展为在线零售巨头和科技巨人。

Amazon 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其中又以 Kindle 电子书的成功尤其引人注目。

Amazon 不是电子书的鼻祖,早在 Kindle 上市之前,2006 年 SONY 就在美国推出了电子书阅读器。但它是第一款以附带完整生态系统(ecosystem)的阅读器,Kindle 直连 Amazon 电子书书店实现了软硬件完美对接,通过专有网络 “Amazon Whispernet” 下载和更新内容则解放了数据流量。这款设备及生态系统的前瞻性,以致上市当天卖了 5 个小时就脱销,并在接下来的 5 个月内一直供不应求。Amazon 一直没有公开 Kindle 的销售数据,但去年预计卖出了 800 万台 Kindle,而今年则可能卖出 2500 万台。

在今年 6 月 Amazon 股东会议上,贝索斯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对 “创新” 有非常详细的回答。他把 Kindle 比作一种 “赌注”,Amazon 七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 Kindle 项目,2007 年推出产品前,进行了 3 年的筹划。“这就像下赌注,你下得足够早、足够多,你把整个公司押注进去后,你就要赶紧创新了”。

如果你不断创新并愿意接受失败,那么你永远不会到真正押注整个公司的地步。AWS(Amazon Web Service)也是 6 年前开始的项目。我们正在播撒更多的种子,现在不方便说是哪些,但我们在持续不断地 “播种”。我可以告诉你,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以后可能都徒劳,但我从不担心那一点。我们坚持远见,我们注重细节,我们不会轻易放弃。店中店业务就是一个典范,我们尝试了三次才让店中店业务运转起来。我们从不放弃。

实际上,Amazon 一直没有放弃挑战 iTunes 的努力。在音乐领域,Amazon 是最大的销售商之一,但迫于苹果构建的从网站到手机、移动设备的强大生态系统,它一直处于下风。而在视频领域,苹果并没有明显的优势。Amazon 实施迂回战略,向 CBS 和 NBC 等内容供应商购买了众多影视剧,数量已经超过 10000 部。如果接下来 Amazon 成功购得在线视频网站 Hulu,或者购得视频租赁网站 Netflix,其在线内容将得到巨幅扩容。苹果刚刚砍掉了出版商 30% 收入,现在正是 Amazon 讨好出版商的时候。

在硅谷,以保守创新出名的是 IBM,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 1980 年代它看到苹果成功后进入个人电脑领域并成为 PC 代名词,而此前它对个人电脑领域观望了好几年。而以颠覆创新出名的则是苹果公司,iPhone 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iPad 则完全是开拓了一片处女地,苹果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领导人乔布斯的卓越远见。Amazon 集保守和远见于一身,贝索斯自创立 Amazon 开始,走的是稳步发展路线,又以长期战略为指导,谋定而后动。这种基因,既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又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正是伟大企业的基因。

诚如贝索斯对《Wired》杂志所言:“在万年钟生命的尽头,美国可能不存在了,整个人类文明将经历起起伏伏,新的政府系统将被创立,你可以想象,整个世界——没有任何人例外——将被这些钟见证。” 这种豪情,或许是贝索斯掏钱的重要心理动机。想象一下,如果万年钟项目成功,10000 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许真的会把它与金字塔相提并论。

对于当世的我们,更重要是启发我们做事要秉持远见吧。

via: venturebeat, pic source: Wired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热爱设备,对数据敏感,崇尚新闻专业主义。致力于90度栏目建设。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