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lass 夭折了,但智能眼镜在这些地方重生了
Google 宣布 Glass 交由 Nest 业务主管 Tony Fadell 回炉再造的时候,智能眼镜的未来似乎也变得模糊起来,存续的问题随之被条分缕析。其实并不尽然。
Venturebeat 今天发文表示,尽管现有的产品并不能算得上成功,但它们已成功吸引到了一部分行业、企业的注意,并且很好地填补了它们的作业需求,比如建筑、石化、核工业、汽车制造、安全、物流、交通等等。
这些智能眼镜能够一展身手的行业有着几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工作环境普遍集中在户外,或者说是不用伏案工作,但同时需要随身携带或大或小的显示设备,以用来随时查阅参考文档,或者是与其他同事协作。
智能眼镜内建显示器,可以显示图片、网页甚至视频内容,而语音操控和输入功能、头部动作追踪更可以让佩戴者无需双手来干预,也就无需中断手头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2012 年的数据,在美国有 4600 万的员工在工作中可以应用到可穿戴设备,而这一数字到 2022 年将会增长到 5200 万。
生产设计智能眼镜的企业除了 Google 之外,还有 APX Labs、Recon、爱普生、Prinstine、Augmate、Vuzix 等等。另外国内的企业如联想、百度都在做着类似的产品,创业团队也有产品发布,比如神似 Google Glass 的 CoolGlass,只不过到目前为止鲜有实际应用案例。
这些智能眼镜品牌和其他企业合作的案例也经常见诸新闻。此前,PHILIPS 医疗事业部与埃森哲合作,对 Google Glass 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初步形成了 IntelliVue 解决方案,让医生可以通过 Google Glass 实时查询病人的医学影像和生命体征信息(包括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数据)。
而在近期我们也看到波音与 APX Labs 建立了合作关系,波音的工程师在为商业飞机布线时将不再需要查阅纸质文档,通过眼镜的显示屏便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
在当下,除了市场分析机构给出的诱人的数字——2016 年,100 亿美元的市场容量,对于智能眼镜行业来说,一个好消息是微软的加入,而且 HoloLens 产品本身也有很多的看点,沉浸式的体验、出色的交互,以及全息影像 UI。更重要的是,从微软的宣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款产品在前期的主要应用方向是建筑、设计、房地产等商业领域,目标则是希望“变革工作方式”。
现阶段智能眼镜在消费市场的失利未免就是坏事,而多数新兴的技术,包括 PC、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初始阶段大多应用于政府、军事和商业领域。相对而言,商业领域的容错率高于普通消费市场,隐私问题也更加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