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在异国成功的投资者 Yuri Milner

公司

2011-10-26 10:00

很难有俄国人人能够像 Yuri Milner 那样,对美国的创业圣地硅谷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如今他的每个决定都能够对未来 3 到 5 年的业界格局产影响,他还出入 G8 峰会向各国首脑阐释社交网络的精义。

从 2009 年投资 Facebook 开始,Milner 只用了 2 年时间就奠定了如今的地位,蹿升速度之快以至于《Wired》把他称之为来自俄国的“巨头”。他是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人的呢?

受美国感染的俄国学生

1990 年苏联解体之际,由于父亲的安排,倒卖 DOS 电脑的 Milner 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州的沃顿商学院就读 MBA。时值美国资本市场风起云涌之际,出现了很多以“收购”发家的投资家,垃圾债券之王 Michael Milken、企业掠夺者 Carl Icahn、Ronald Perelman、KKR 创始人 Henry R.Kravis。Mliner 被这些大师所迷,他说:“这些人物对我来说都很浪漫,他们非常美国。”

毕业后的 Milner,在世界银行工作 3 年之后,被俄国的变化所吸引,当时的俄国处处空手套白狼的机会,于是他从费城回到莫斯科。然后在曾经的俄罗斯首富、寡头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手下工作,当时 Milner 向霍多尔科夫斯基建议以一种美国的方式,也是当时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合法的收购,然而这次收购以失败收场。Milner 决定独立,收购一家生产通心粉的工场。

但在他生产通心粉的时候,他的目光越过大洋,关注当时的美国,时值 1999 年正是互联网泡沫最大的时候,大批以“.com”为命名公司出现,在缺乏计划和管理能力的情况下向投资人兜售创意,最终造成 2001 年纳斯达克大崩盘。

在关注美国的同时,Milner 花费全部精力研究一种美国的商业理论,这种理论揭示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是一个广告媒体,而用户可以在上面创造数量庞大的内容。另一方面,同样庞大的广告收益将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上,不过对于实际创造内容的一方来说却没有补偿。

在纳斯达克大崩盘之后,Milner 出手买下当时俄罗斯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Mail.ru,以一个便宜的价格。于是,Milner 开始踏足互联网领域。

投资 Facebook 成名硅谷

Milner 的成名战是投资 Facebook。然而,得知投资 Facebook 的机会则包含运气成分。由于 Mail.ru,他有时会与高盛的人一起吃饭,某次吃饭时,在座的一位银行家提到 Facebook 有可能即将启动一轮重大投资。当时全世界的资本市场因为雷曼兄弟倒闭而萎靡不振。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 Milner,对于他而言,这是一个机会。

Milner 已经做好了准备。利用来自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资金,他成立一个独立投资基金,主要投资方向是国际、尤其是美国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 Digital Sky Technologies。适逢其会,Facebook 成为 DST 首个目标。

在国际金融严峻的时刻接到来自俄罗斯的陌生来电,让 Facebook 的 CFO Gideon Yu 感到吃惊,然后感到荒唐,于是他直接告诉 Milner,他对 Milner 的要约不感兴趣。但 Milner 并不气馁,他马上乘上飞往加利福利亚的飞机,然后在旧金山再一次打电话给 Yu。这通电话促成 Yu 与 Milner 的会面,Milner 提出了一个与其他投资者完全不同的投资方案。

一般而言,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会投入大量资金投资一家公司,但往往伴随着两个条件:优先股以及董事会席位。前者让投资方能够在公司股票公开发售之时第一个获益;后者让投资方得以左右公司的方向,有利于促成 IPO。然而,Milner 提出的投资方案却放弃了优先股这一权利,也不要求加入董事会,这让 DST 所购买的股份与上市公司投放到股市中任由股民购买的普通股几乎没有区别。

不过,正是由于这看似愚蠢的建议,让 Milner 得到风险投资之王 Michael Moritz、John Doerr 无法得到的机会。他成功投资 Facebook 2 亿美元,并拥有 2% 的股票。随着 Facebook 席卷全球,Milner 一举成名。

总结

Yuri Milner 的成功是偶然与必然的耦合:

  • 英明的父亲。如果没有一个英明的父亲,Milner 就无法在美国资本市场最辉煌的年代接触最激动人心的资本投资案例,没有经历过这些的 Milner,可能永远都不会对美国感兴趣。
  • 机会主义。在苏联解体之时,Milner 果断回国,得到在霍多尔科夫斯基手下工作的机会。在投资 Facebook 的时候,马上飞往加州,与 Facebook CFO 见面,促成投资。成功者都善于抓住机会。
  • 远见。在文中,我们一定不能漏掉这个细节:从 1999 年开始,Milner 就关注互联网商业模式,并抓住这个模式的精髓。他还通过收购俄罗斯境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试手,成为互联网企业家。

最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坚定的信念——他相信“社交网络必定改变一切”,这让他敢于提出冒险的投资方案:

社交会是影响数字世界的一个更好的方式。它比搜索更妙。每个东西都会被卷进去。一切将被改变。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 Wired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