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 的知乎用户,是怎么被伪装成女神的抠脚大汉骗到的?

公司

2016-01-19 18:29

被一位伪装成女神的骗子骗取自己的善心和钱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近几天一向被认为是聚集高水平用户的社交问答网站知乎卷入了一件欺诈案中。一位帐号名为 “童瑶” 的用户(后被扒其实是一位男性),涉嫌伪造身份和事迹,捏造了一个给 “患先天性心脏病女大学生(他本人运营的另一个帐号)” 捐款的故事,骗取知乎用户捐款,诈骗金额高达 15 万。

事情曝出之后引起了一阵哗然。知乎上 “如何看待知乎用户「童瑶」涉嫌诈骗?”、“对「童瑶」的人肉是否违法?”、“童瑶这件事引起你怎样的思考?” 等相关问题引起了用户激烈的讨论,而微博上更是出现了讽刺知乎 “沦为贴吧” 等声音。所以,这位 “童瑶” 是如何组织起这个精美的骗局,而我们是否也是这种社交网络骗局的推波助澜者和受害者?

“童瑶”:一个完美女性的形象

在知乎上,情感类问题的大 V 并不少见。相比起专业性问题,情感类问题答题的门槛更低,带来的阅读快感更强,同时对真实性也更少深究。而童瑶的走红就是从这么一个情感类问题开始的:“青梅竹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这个回答中,童瑶将她和她丈夫 20 多年的相处故事娓娓道来,其中包括了那些甜蜜的瞬间,也有争吵和异地恋。这条回答到目前为止一共获得了 58k 的赞以及 7000 多条评论。

之后,通过回答 “人终究要死,为什么还要活着啊?”,童瑶讲述了自己悲惨的命运:因为先天有病而被遗弃,养父花光积蓄为她治病。但她决定要好好生活,“痛痛快快地往终点走去”。

tongyao

童瑶在知乎上的头像是一张女生自拍照,职业 “花店老板娘”,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回答过的总计 22 个问题中,除了情感类,也会有 “银行的投行部与证券公司的投行部有哪些区别?” 这种专业类问题。但无一例外的回答都很用心,而且行文风格和口吻都与一般女生相似,和她的经历、头像结合来看,基本上毫无违和感。

如果只看童瑶在知乎上的这些表现,真的会觉得这是一个聪明美丽、积极向上的女神级人物。在她答案的评论区,也会看到非常多人表示对她的欣赏和喜爱。虽然我本人之前并没有听说过她,但却发现我关注的另外一个大 V 和平时很理性的男性朋友也是她的关注者。

为什么大规模社交网络诈骗案又再出现?

还记得去年天津港爆炸期间微博诈骗一事吗?一位新浪帐号名为 “我的心永远属于拜仁慕尼黑 always” 的女用户谎称其父亲已经在天津爆炸案事件中遇难,母亲也于一年前去世,最终获得了 3000 多笔,总金额接近 10 万 “打赏”。

对比这两件诈骗案,相同点在于主角都是女性,都是利用悲惨身世来博取他人同情来获得捐款,不过相比微博一案,知乎的童瑶在编故事上下了更大 “苦功”,比如在回答中贴上 “自家花店” 的照片。

不过这种类型的骗局其实并不新鲜,在媒体上也经常看到警察叔叔的温馨提醒。那为什么在社交媒体上,却还能成功?

在社交网络时代,一方面是信息多得难以都细细消化,另一方面是表达意见变得异常简单,使得我们更容易被 “刻板印象” 而裹胁。美女、高材生、花店店主、青梅竹马的丈夫,当大脑接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就已经对童瑶本身产生好感。加上点一个 “赞同”、关注一下又是那么容易的事,不知不觉地就成为了这个骗局的 “推波助澜者”。

social_media

另外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反对意见极大的成本也是骗局成功的关键。在 “如何看待知乎用户「童瑶」涉嫌诈骗?” 问题下,一位有医学背景的用户提出,当时在看童瑶在描述自己心脏病时就有所怀疑,但是 “鉴于网络社区为了粉赞也不算啥大问题,既然那么多正能量我又何必自找没趣”,所以并未指出。因为没有人质疑,所以骗局得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而这些影响力反过来为骗局本身背书,于是雪球越滚越大,受骗的人也越来越多。

观察现在所使用的社交网络,本来以为会成为主流的多元思想成了少数,而 “站队” 却是一种常态。比如去年曾刷屏朋友圈的 “贩卖妇女儿童一律判死刑”,清一色的 “正义” 之声其实是在压榨反对者的发声空间。当时有多少人就像那位知乎用户一样,想着 “何必自找没趣”?

屏幕后的究竟是谁?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1993 年刊登在《纽约客》的这句话无论何时看都不过时。而这些偶尔的诈骗事件虽然不能证明社交媒体已经堕落,我们也不该因此丢掉善心,但确实是一个大大的提醒。

在传播信息前查明其真实性、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独立思考、在做出捐钱等行动前再三思量,这样至少能降低自己受骗的机会,也不会再糊里糊涂地成为这些骗局的 “推波助澜者” 了。

题图来自:《美国丽人》剧照

插图来自:知乎usmediaconsulting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