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社交媒体粉丝是谁的?
这是第一起围绕 Twitter 粉丝归属权展开的诉讼。
Noah Kravitz 在科技网站 Phonedog 工作了四年半,去年 10 月辞职,带走了曾经在 Phonedog 任内创建的 Twitter 帐号 @PhoneDog_Noah,改名为 @noahkravitz,当时他的粉丝数是 17000 人。今年夏天,在 Kravitz 辞职八个月后,Phonedog 开始追索他的 Twitter 帐号,并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 8 个月造成的损失 34 万美元——相当于每个粉丝每个月 2.5 美元!
Phonedog 认为 Kravitz 借助 Phonedog 的品牌才得来这么多粉丝,他的 Twitter 账号的密码和粉丝是商业机密,Phonedog 有权收回。Kravitz 则反驳 Twitter 的粉丝名字是公开的,密码也只有自已知道(意指没有留下别人借助其账号抹黑老东家的机会);至于粉丝增长的来源,他在 Twitter 杂糅个人和工作信息,粉丝们关注他是因为“人”而非“头衔”。
最终的审判结果还没有出来,法院初步判定 Kravitz 可以保留并继续使用现有账号,驳回了 Phonedog 经济索赔和赎回账号请求,而对于所谓的“商业机密”指控也还需要补充证据。
双方的争论点在于密码和粉丝是否涉嫌商业机密。传统上,客户名录源于其私密性,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商业机密。那么当客户名录(粉丝)被公布出来并成为自已的资源时,它还是一个机密吗?由于它是公开的,每个人都能进行“下载”吗?或者你能不能通过除了 Twitter 帐号之外的方式与客户(粉丝)进行沟通?法院给双方留了争论的余地。
事实上,在 Kravitz 之前,虽然没有发生过围绕 Twitter 粉丝归属权争夺的事件,但全球各国法院关于社交媒体关系归属的争夺越来越普遍。英国一家法院在上个月判决员工辞职时要向老板交出 LinkedIn 的关系网。美国法院则判决员工无须向老东家交出其管理的社交媒体、网络后台和第三方服务器的密码。而从 CNN 辞职的 Rick Sanchez 为新公司带来了 15 万粉丝,可能也要面临法律诉讼。
由于社交媒体是新兴领域,法律建设尚未跟进,目前还是一块灰色地带。不止是如“商业机密”界定的纠纷,真正要对粉丝出价也是难以量化。比如 Kravitz 离开 Phonedog 后,粉丝数增长了 4000 人,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 Phonedog 胜诉,它将按照同样的价格对 Kravitz 进行赔偿?况且据一些 Twitter 粉丝买卖网站的报价,500 粉是 29 美元,Phonedog 索赔的价码相比之下就高得太离谱。
可以预见,随着社交媒体的渗透能力越来越深,各大公司的合同里可能会加进这么一条:公司对员工的社交媒体账号保留最终解释权。而作为乙方的员工,正如 Kravitz 所说,要“在个人社交媒体帐号和公司帐号之间进行清晰界定,确保哪些是自已拥有的,哪些关系才是属于自已的真正的‘关系’”。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 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