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 42 天,“狂欢”背后真的是“知识经济”时代么?
分答,42 天,一次“知识变现”的狂欢。
现象级产品见多了,但是处处和付费挂钩、还能比别人更火的产品那真的是不多见,这其实也是“分答”能够火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昨天晚上,果壳在北京积水潭旁边的一个小剧场,对这 42 天来的“经历”进行了一番总结,还首次公布了 A 轮融资的信息,透露乐“分答 & 在行”产品接下来的部分发展规划。
数据概括:火炎焱燚+牛牪犇
作为昨天发布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果壳 CEO 姬十三首次在公开场合公开了分答上线 42 天以来的一些关键数据:
- 约 1000 万个微信用户访问,产生的实际有效用户在 100 万左右;
- 总共产生的语音回答大致为 50 万个;
- 用户造就的总订单额为 1800 万元;
- 最近一周,日均付款次数 19 万次;
- 整体用户的复购率在 43% 左右。
与用户数据同时出现的还有前不久刚完成的融资相关数据:
- 估值超 1 亿美元;
- 融资额 2500 万美元;
- 投资方包括元璟资本、红杉资本、普思资本(王思聪)和罗辑思维。
抛开其他不说,能够得到这样的成绩,分答也许应该被划入成功者的范畴。
当然,我相信也会有很多人揪着“为什么王思聪带火了分答,同时王思聪又投了分答?”不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王思聪上“分答”可能只是想试试,但他自己明显没有真正意识到其“国民老公”身份的影响力。但既然王思聪目前已经不再回答问题,那么再讨论这个问题显然已经过时。
对于一款刚上线 42 天、取得了“突出成绩”的产品,我们的目光当然不能只停留在这里。
知识,就该卖钱?
图片来自Unizg
介绍完 A 轮融资信息,姬十三“迫不及待”地抛出了三个跟“分答”相关概念:
- 知识消费升级
- 认知盈余变现
- 分享经济大趋势
拓展开来说就是:大家开始愿意为知识付费;大量通过互联网产生的内容亟待变现;知识也能可以拿出来共享。
本次活动的强力外援,前 CCTV 主持人、现任米未传媒创始人兼 CEO 的马东关于“知识变现”的看法同样引人深思:
孔子教人读书都要收腊肉,但是在互联网在中国出现后,我们一直有一种巨大的免费浪潮,这个免费浪潮当然是好事儿,因为它用户和消费者都获益。
就像贫乏时期有人家里来客人一样,主人通常会说“就是多一双筷子而已”,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饭就少了。在我看来这就是免费,就是蹭饭。你也可以用“边际成本递减”之类的词来概括,但实际上问题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对免费的需求大约是贫乏时代留下的痕迹。
既然自古以来知识就是有变现的价值,那付费内容的春天就一定会到来。
结合“分答”这 42 天所取得的总订单额(1800 万元)、日付款次数(19 万次)来看,参与者对于这短短 60 秒语音中包含的知识、信息的价值还是相对认可的,所以马东所说的“春天”也并不是空话。
知识经济 + 粉丝经济 = 分答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分答“爆火”的同时,质疑它的声音同样存在,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分答究竟是不是在传递知识?”、“分答实际上做的是不是一个粉丝经济的模式?”。
在发布会上姬十三的发言中也数次提到了这一点:
怎么看明星效应,我觉得挺复杂的,第一点当然非常感谢明星非常敏感,第一时间愿意来分答玩儿,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给分答在短时间内带来的是短板。一个明星为什么要在分答上长期玩,我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变现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分答绝不是最高效率的一个。
当然我们也在尝试开发更加适合明星长期、稳定的玩法。
另外明星进来之后也一定程度上掩盖上了分答上各个领域的专业答主。
各个专业领域的答主们在这里一个非常良性的状态,在这里真实的付出他的劳动,每一次提问,有很大概率的被回答掉,这是一个非常良性的知识的服务,整个平台要做到的是说让流量更好的被分配,让价值更好的被平衡,这才是我真正要做的事情。
从上面这几段话来看,姬十三真的很“老实”,直接说出了目前“分答”与明星之间那“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如果真的要做知识分享,那么必然只能留下一批真正能分享知识的明星,而不是让他们和提问者的问答仍然建立在粉丝关系之上。
在发布会上,姬十三还抛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知识经济 + 粉丝经济 = 分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有追求被粉的欲望。”最后他甚至专门表示,“知识经济+粉丝经济就是分答,干嘛分那么清呢?”
公正来说马东和姬十三的观点肯定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这肯定不能当做目前“分答”的大部分影响力有依靠明星、网红知名度现象的借口。反倒应该解决如何将“知识经济+粉丝经济”这个策略拓展到“分答”其他类型用户中去。
果壳自然也不是一点动作也没有,在大家最关注的明星之外,实际上已经有非常多的专业知识拥有者选择了进驻“分答”:
- 医学健康类:5020 人;
- 教育:4366 人;
- 职场:3371 人;
- 机构:800+。
这肯定远远说不上完善,但是在 42 天内能够吸引来这么多“知识的源头”,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分答接下来的发展潜力。同时分答还可以继续利用来自果壳的资源:2000 多名中国最权威的科研科普人士,和超过 400 位专家教授。
姬十三还做了一个小小的、意料之中的“爆料”:
接下来分答会花很大的力气去打造各个领域的专业的答主,让这里面更有专业的服务真实的呈现出来,包括我们发现页面找页面都会有非常大的变化。
这也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知乎未完全开放之时的找人机制,至于效果,只能先擦眼睛了。
分答再更新:流程小细节、背后是大布局
表象上“分答”的爆火和网红、大 V 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反过头来,其创新的产品形态和架构也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爱范儿(微信号:ifanr)在之前的文章《3 张图,告诉你刷爆朋友圈的“分答”是怎么回事》中就曾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在这次发布会上,“分答”也迎来了一些产品上的改进:
- 重录:答主如果认为自己的答案不好,可以在回答之后 1 小时内重新回答;
- 过期免费答:有的问题没来得及回答,就已经过期,虽然酬劳已经退回提问者,但是答主如果认为问题有价值同样可以免费回答。回答之后的内容同样会出现在答主页面+当中,并且被偷听时同样会进行分成。
- 问题撤回:这个后悔药是提问者专用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提的问题不好,那你就可以在提问之后 5 分钟内撤回。
- 追问:如果 60 秒的语音你觉得不能解答问题,想要进一步跟答主沟通,你可以在答主回答了你的问题的 24 小时之内免费追问一次。当然答主也有选择是否接受追问的设置选项,同时追问同样也是能被偷听的。
- 通话(预告):如果追问还解决不了问题,你可以直接和答主对话 15 分钟,用比语音更高一点的代价去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 打通:最最最后,如果你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你就可以跟答主约到线下面谈,从而变成了“在行”现在的服务模式。在分答的更新公告中甚至这样写道“分答会和在行打通,这也是我们做分答的初衷之一”。
整体来看,因为分答毕竟是一款建立在微信平台之上的“轻产品”,之前的产品形态中必然存在一些不足。上面的 1-3 项基本可以归类为用户的“后悔药”组合,也是答主和提问者在使用中提出来的问题。
图片来自 分答
相比之下,接下来的几点明显才是关键。
从最初线下 1 小时面谈的“在行”,到“在行”里面进行试验 15 分钟线上交流的“吱”,再到现在 1 分钟语音的“分答”,这三个从不同维度进行“知识变现”的产品本就具有打通的潜力。
其中一个理想方式正如姬十三在发布会演示的那样:线下一小时的“在行”能够通过“分答”和“吱”来进行初步沟通,最终确认之后再约。而“分答”和“吱”完成不了的复杂问题,则拓展为线下交流的“在行”。
顺着这个角度来看,分答或许还不能算一个新产品,倒不如算是在行,甚至是果壳、姬十三在实践“知识变现”路上的重要一步:通过降低整个知识变现过程中的启动成本,从而带动整个知识交流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姬十三在发布会当中提出的“在行三原则”:
- 以人为核心
- 交易即社区
- 知识即服务
这三个原则中只有“交易即社区”是全新的概念,姬十三认为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传统建立免费社区拥有流量之后再向付费转型的方式转化率太低”。而“分答”中的偷听体系也同样起到这这样的作用,用钱把不同角色之间连接起来。
当然,这一切目前还停留在“构想”阶段,如何才能将“在行”和“分答”进行互联,甚至融合成统一品牌并且提供知识服务,这其中还有太多的步骤需要处理。
果壳 & 知乎,火花肯定还会有
图片来自 Wallcoo
无论是知乎 Live,还是之前的值乎 3.0,实际上知乎一直都是果壳绕不过去而且必须面对的“对手”,作为一个已经在知识领域拥有巨大势能的社区和产品群,知乎虽然在“将知识变成钱”这件事上曾经拖了很久,但是从最近一系列的动作来看,知乎已经开始“加速”。
“这也许是姬十三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
这句话出自我一位朋友之口,同时也道出了摆在果壳、姬十三面前的一次机遇:果壳没有知乎那么庞大的知识积累和社区沉淀。但是通过“直接跟钱挂钩”的“弯道超车”策略,“在行 & 分答”还是有希望通过同时解决答主的变现问题,和提问者的求知需求,从而形成一套全新的知识流转体系,在知识分享这个竞赛中缩小差距。
从全局来说,,“分答”这 42 天的成绩即便不能将果壳带到成功的彼岸,但是这依旧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试验”,即便是在免费高度“流行”的中国,依旧有人愿意为知识、乃至信息付出价值。
甚至就此真正让“知识经济”这股风挂起来,就像当年移动支付一样——“众多产品一起教育用户”,最终为每个产品的成功奠定基础。
如果“知识变现”是部电影,现在你顶多只算看了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