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iPad 多方观点之大小媒体【更新】

公司

2010-02-02 12:45

@Logoutx @Echokou 编译

iPad 发布之后,媒体评论极为热烈。但现在还没人真正拿到测试机,有些内容大同小异。现在我们从《商业周刊》、O’Relly、Ars Technica、GigaOM、Engadget、TechCrunch、BGR、《纽约时报》、Gizimodo 这九家媒体十余篇文章里摘录出一些重点内容。

原文链接均已在文中给出。疏漏必然不少,欢迎补充指正。

————————————————————————————————–

BusinessWeek 《商业周刊》的 Arik Hesseldahl 认为iPad 将会对 PC 造成威胁,这里的 PC 主要指上网本和 Tablet PC :

上网本

虽然 iPad 不是全功能电脑,但它能处理很多上网本专注的应用,而且轻便、且售价接近上网本。市场分析公司 Gartner 的 Charles Smulders 说:“考虑购买上网本的人会非常认真地考虑 iPad”。

这对 HP、Acer、Dell 等 PC 厂商而言是个严重的威胁。根据 IDC 数据,上季度 PC 销量增长了 15.2 %,但大部分增长都来自上网本。

根据 IDC Daoud 的分析,如果上网本增长放缓,PC 厂商可能需要将注意力放回高利润的传统笔记本上,“iPad 可能会为 PC 产业带来理智和新选择。长久以来,业内厂商只会死拼价格。现在他们可以跳出思维定势,在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下拿出一些能与 Apple 竞争的产品”。

Acer 副总裁 Sumit Agnihotry 表示上网本是一个重要的分类,仍会继续存在下去。但 Acer 已经在准备一款直接和 iPad 竞争的平板,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布。

Tablet PC

2009 年 Tablet PC 仅售出 103 万台,比 2008 年的 130 万台更少。Tablet PC 主要瞄准需要手写输入的商业应用。尽管 iPad 没有手写笔,但有机会凭借轻薄吸引部分商业用户。

Citrix Systems 公司专门制作供 iPhone 等移动设备远程访问其它电脑的软件。该公司 CTO Harry Labana 认为 iPad 在医用领域大有可为。比如需要看病历和 X 光片的医生可以用 iPad 远程连接存储病患资料的电脑,他说:“不是每个在工作时需要不停走动的人都需要全功能的笔记本或台式机来浏览特定数据和收发邮件”。

Piper Jaffray 公司分析师预测 iPad 将在发售头一年售出 300-400 万台,2011 年全年有望达到 800 万台。

————————————————————————————————–

OReilly O’Reily 的 Mac Slocum 选择从出版商角度审视 iPad。谈了三个问题:

电子书定价

iPad的发布预示着 Apple 和 Amazon 之间的价格战开始,事关电子图书的价格,而不是阅读器本身的价格。

《华尔街时报》报道说,Apple 力图让出版商为自己的电子书选择两个价格:12.99 美元和 14.99 美元,卖出一本书分 30% 给 Apple。这里的关键词是“选择”。电子书市场霸主 Amazon 控制价格,大多数畅销书电子版被钉死在9.9美元,比 Amazon 自己付给出版商的钱还少。Amazon 自己在为低价格提供补贴。

这只是现状,以后是另外一码事。Amazon 短期的损失是为了抢占渠道主导权地位,一旦坐拥电子书市场,Amazon 就能甩掉补贴,强迫出版商与其重新谈价格。

Amazon 害怕的就是 Apple 给出版商选择权。现在出版商要么通过 Apple 得到一定的定价权力;要么紧跟 Amazon 赚得更多,但得祈祷它不会重新改变定价规则。(当然,Apple 也有可能重定规则)

电子书程序

新的 iBooks 程序和 iBooks 商店是电子书市场上的重磅炸弹。之前出版商内部讨论的一个重点是 Apple 将如何对待电子书市场的竞争对手。已有的电子书程序应用程序如 Stanza 和 Kindle app 会被拿掉么?Medialoper 联合创始人 Kirk Biglione 认为,Apple 的圈子里允许竞争者,但别指望能跨平台共享电子书,“ 图书会被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加入机内媒体库中,其他的阅读程序可以继续存在,前提是它们不访问媒体库内的图书。也就是说你也许不能用 Stanza 来阅读 iBooks 里购买/下载的图书”。

阅读体验

作者没有上手体验过 iPad,但他引用了多家媒体的上手评论。Gizmodo 说视觉特效让 iBook app 比 Kindle 看起来更像书,文字锐利、屏幕明亮但不刺眼。《纽约时报》提到 iPad 看书时的响应速度比 Kindle 快,这是理所应当的,但确实对阅读体验有帮助。总之初期的上手评论在这方面都颇为正面。

————————————————————————————————–

Ars

Ars Technica 的编辑们各抒己见,以下是重点摘录:

副主编 Jon Stokes:

其它厂商完全可以设计出同等尺寸的 Android 或 webOS 上网本,很多方面可能会不及 iPad,但可以在少数关键指标上获得优势。我是准备买一款 ARM 平台的瘦客户端平板,但 iPad 没能给我必须买它的理由。

执行编辑 Eric Bangeman:

我想 Apple 在这个较低端产品上的毛利率会比平常低,因为它需要尽量吸引大量的用户。如果苹果要与 Kindle 和 Nook 等电子书阅读器竞争,用户数量非常重要。

想要 iPad 的年轻人中接下来可能会努力打工赚钱买一台。年轻一代用户有潜力在 Apple 生态圈内长期消费。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这还不够么?

高级编辑 Nate Anderson:

iPad 采用了小型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尺寸,却选择搭配基于触摸屏的 iPhone OS。Apple 还为 iPad 带来了桌面风格的软件如 Pages、keynote,并试图让他们适应触摸操作。让iPad有“跨界”感觉的还有键盘支持,非常适用于 Numbers 一类软件。这个尺寸的屏幕、实体键盘、优秀的电池续航能力再加上不错的处理器,ipad 可以在很多场合轻松代替笔记本电脑……只要再提供一只鼠标。

Apple 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很难想象鼠标使用在iPad上会是什么感觉,但 Apple 应该不会在触摸屏上增加鼠标指针。

游戏栏目编辑 Ben Kuchera:

App Store 里每个出色的游戏都对应着上千个糟糕的游戏。鲜有开发者能在仅有触摸的情况下实现出色的游戏体验。更大更重的 iPad 会带来更多麻烦。

科学栏目编辑 John Timmer:

乔布斯非常明确地将 iPad 定位于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而这正是让我有些失望的地方,它的功能还不足以替代任意一者,不足以让我在出远门时丢下笔记本。

创意总监 Aurich Lawson:

漫画是 iPad 的杀手级应用。灰阶的 E-ink 不适合彩色漫画;笔记本作为阅读器太臃肿,键盘挡道、方向旋转不易。iPad 是漫画读者的梦幻机型,9.7″ 屏看漫画已经不错,iPhone 平台已有不少漫画应用,只是 4:3 的屏幕比例有点恼人。

贡献者 Chris Foresman:

iPad 专用的 SDK 3.2 可以为程序创建共享文件夹供其它程序使用或作为 U 盘读写。但 Apple 还应该延伸此功能,实现 Mac 与 iPad 的无线同步。最理想的情况是 Apple 将所有重要数据通过 MobileMe 在 iPad、iPhone、Mac 之间实现实时同步。

Apple 专家 John Siracusa:

两点失望:缺少 USB 接口和 SD 卡槽;招揽的大牌内容提供商还不够多。

我热切的盼望未来显然会出现的 iPad 软硬件升级:第三方程序后台多任务运行、更多的运营商支持、更强的 CPU/GPU/RAM。

Chris Foresman 之后又通过分析 iPad 专用的 iPhone OS 3.2 SDK 谈了一些乔布斯在发布会上没有谈及的功能

曾有摄像头?联系人程序内含完整的拍照界面,说明至少在设计阶段,曾考虑过摄像头。

视频通话。SDK 内建了相当完整的视频会议和视频通话功能,包括拨打视频电话、镜像显示视频流、全屏/弹出窗口显示视频通话。

浏览器下载。3.2 系统支持移动版 Safari 浏览器的文件下载和本地存储。移动版 Safari 上传文件也有雏形,不过好像无法直接进入文件系统。

文字处理。除去用于文字显示的 CoreText API 以外,iPad 还会通过多语言字典和用户新增词库实现不错的拼写、语法矫正。

手写输入。3.2 系统里有个原型阶段的“手写”键盘,混合采用了 Inkwell 和 FingerWorks 技术,手写笔输入可能会登陆 iPad。

视频输出。SDK 支持程序输出与主屏不同的内容,而不仅限于复制主屏所显示内容。这样一来程序就可以在 iPad 上显示控制界面,输出其它内容。比如用 iPad 显示演讲人界面,向投影输出幻灯片;或是用 iPad 选歌,向电视输出视觉特效。

网络打印。SDK 里有一些 API 可以将文件转成 PDF,至少在打印 API 里有初步支持。

蓝牙/USB。对蓝牙和 USB 设备的支持似乎也很强大,但还不清楚只是支持 Apple 的无线键盘和摄像链接套件,还是也支持其它设备如 U 盘。

最后,60 天对于最终完善发布会上提到的内容而言非常充裕。OS 3.2 SDK 里提到的一些内容可能是未来的 iPhone 4.0 将实现的功能。Jobs 最近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下一代 iPhone 更新将是“A+”级的。新 SDK 暗示 Apple 未来还能为自己的移动产品提供很多功能。

————————————————————————————————–

Om Malik 对 iPad 的态度属于非常典型的肯定,基本上和 Apple 观点一致,他也在现场试用了 iPad。

全世界长久以来都在寻找一款无论是性能还是设计都恰好直击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空白的设备。有些人争论说答案就是上网本,在我看来上网本不过是便宜的笔记本。现在,多亏Apple,第三类设备终于现世。iPad基本上是一个超大号的iPhone,有着笔记本的电力支持。感谢出色的移动处理器和 9.7 英寸 IPS 屏,它们让 iPad 成为最理想的第三类设备。

尽管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也在进化,在我们眼中仍然是生产工具。它们为内容生产而生——用来写博客(或写书),编辑照片或制作视频。而在iPhone上我们生产截然不同的内容——以个人、沟通为中心的内容。

而 iPad 是为数字消费媒体而生:游戏、音乐、照片、视频、杂志、报纸和电子书。当然你也可以用来收邮件或者撰写演讲内容,但iPad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帮助你轻松消费前所未有快速膨胀的数字媒体内容。

从多个角度来看,当今是内容生产者和所有者的崭新时代。只要够聪明,我们所有人,从 Fox 那样的媒体巨擘到我现在的小公司,都能借助 iPad 强大的处理器、杰出的图形界面、出色的屏幕还有最重要的——网络连接,找出打造全新杂志/新闻体验的途径。

————————————————————————————————–

EngadgetEngadget 此次带来了最出色的 iPad 发布会前线直播。他们的评价和 Ars 一样,也是编辑们每人说一段,以下是他们自己总结的亮点:

Josh:

我知道自己会找个理由买 iPad,但对大多数消费者还不一定会做出这个选择。

Chris Grant (from Joystiq):

作为手持游戏平台,iPhone 代表着质的飞跃。iPad 目前没展示出这种质变。

Chris:

这只是 Apple 以自己的方式对智能本市场的回应。但到底有没有人真的需要这个世界上最精巧的智能本仍是未知。

Ross:

有得有失,没有专长。(A jack of some trades, a master of none)

Thomas:

我第一反应永远是,得买一部。然后回到现实,我真的需要第三类设备么?

Laura:

我在真正用 iPad 阅读之前无法做出评价。但它看起来就像是实体书以外的最佳选择。

Joanna:

说的不错,乔布斯先生。但反方也很有道理,便宜 100 美元的上网本在很多方面超过了 iPad——比如多任务、Flash 视频和视频电话。

————————————————————————————————–

TechCrunch TechCrunch 的 MG Siegler 将 iPad 比作未来产品,但他加了个前提,你得是 iPhone 用户:

2007年当iPhone 首次发布的时候,我没打算买。后来玩了一下,15 分钟后就掏了 600 美元。这可能是我最明智的一次选择。iPad 发布后,我又有机会玩了一下,漂亮,速度快,真的很快。请原谅我的夸张,但我觉得手里握着来自未来的产品。但是不是必买的产品?这问题很复杂。

有个简单的答案:对很多人来说,现在没必要买。iPhone 已经满足必备需求——通话,但 iPad 目前并没满足现有的必备需求,除非你现在已经是 iPhone/iPod touch 用户。如果是,iPad确实能满足一些需要——iPhone 程序的最好平台,更重要的是,可以用触摸这种你最喜欢的方式来浏览网页。

Flash?不需要。Youtube 程序现在已经全部可以通过专用程序访问。我敢说迟早会看见 Hulu 的应用程序。我到底想念 Flash 哪一点?浏览器崩溃、被拖慢的 CPU 速度、Facebook 小游戏?不支持Flash,好解脱。

对我个人而言,不做一些密集输入(如写作)的时候,我更愿意用手指动作完成网页浏览。iPhone 教会了我如何触摸操作;而云计算的快速步伐教会了我摆脱大多数桌面应用程序。也就是说,我已经为这款设备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很多人还不适合,但只要 Apple 能够维持购买和使用 iPad 的用户基础,它就可以给自己也给第三方开发人员更多时间,创造出杀手级用途,让 iPad 变成更多人的必需品。iPhone/iPod touch 上,App Store 就实现了这一点。 以 499 美元的起价,很多人愿意花这点钱看看它到底咋样。他们也会为此着迷。

iPhone 和 iPod touch 已经为我们使用新的 iPad 完成了培训,最起码也知道 Apple 的多点触摸板和多点触摸的 Magic Mouse 吧。所有这些都直指 Apple 最看好的未来计算趋势:触摸。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楚,而 iPad 就是向前迈进的最重要的一步。

————————————————————————————————–

BGRBGR 提供的 Apple 产品价位覆盖图很有意义:

————————————————————————————————–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这次很有意思,Bits Blog 主力作者,Apple 爱好者 David Pogue 在他的初感里除了介绍 iPad 的基本情况以外,并没有做什么语言,而是将 Apple 新产品发布后旁观者的反应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Apple 发布新产品,这次是 iPad。之前是几个月的猜想和预测、Apple 不承认产品的存在。

阶段2,没有接受教训的作者们开始大肆批判:“没有实体键盘”、“电池不能换”、“太贵了”、“不支持任务”、“没有闪存卡槽”。

阶段3,如果历史重演,将会是正面评测、排队购机、失败论作者消声觅迹。

他的忠告是:fanboy 别高兴得太早,还没有评测者真正拿到机子、iPad 专用程序还没出来、电子书商店也没上线;批判者也一样,别忘了当年那些对 iPhone 的预测。

和 iPhone 一样,iPad 其实是个容器、是个工具,它是一个重 680 克的极富潜力的袋子。它可能会变成很多东西。它可能会改变一两个行业,也可能不会。它可能会带来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也可能不会。任何宣称自己知道未来将发生什么的人以后都像个傻瓜。

关于 iPad VS Kindle,Bits Blog 先后发布了两篇观点和标题都针锋相对的文章

iPad 干不掉 Kindle 的三个原因》by Brad Stone

1. Kindle 为读书爱好者量身定做。E-Ink 屏文字显示效果卓越、续航时间更长;没有额外的功能意味着看书时不容易分心。

2. Amazon 会继续改善 Kindle。Pixel Qi 屏幕支持彩色显示,Amazon 的设计分部 Lab126 过去两个月就提供了 46 个职位。

3. Kindle 商店会继续茁壮成长。Kindle 商店用户更多,iPhone、PC、Mac、黑莓不是已经有了 Kindle 软件就是即将发布。Amazon 的电子书售价低于 Apple。

iPad 会干掉 Kindle 的三个原因》by Nick Bilton

1. 内容在变,Kindle 不变。图片、视频、评论正在越来越多的融入阅读体验。

2. Kindle 硬件发展不够快。机器布局还需要很大调整;如果采用 Pixel Qi 彩屏就需要全新的操作系统利用这种屏幕的双模式技术。

3. Kindle DX 的价格相对单一的功能而言太高

此外 Amazon Kindle 软件对 iPhone 系统的支持也非常出色,希望从 Amazon 买书的顾客仍然可以用 iPad。

————————————————————————————————–

Gizimodo 发布会刚结束,Adam Frucci 就出了一篇《iPad 八大失败之处》,无非就是宽边框、宽边框、没多任务、没摄像头、软键盘没新意、没 HDMI 输出、名字烂、不支持 Flash、没 USB 这几个问题。作者后来又补上了非宽屏、3G 网络支持有限、App Store 封闭这三点,以及一条“本文不能代表 Gizimodo 其他成员观点”的注释。

一天后,Wilson Rothman 拿出了一篇可以代表 Gizimodo 其他成员观点的文章,认为:

总的来说,iPad 的目标不是替换上网本或 Kindle。如果你有了这两款产品,Apple 很难劝说你改用 iPad。但对于无数还没买这两种产品、正在寻求手机和电脑之间的“第三”产品的用户而言,iPad 很有吸引力。

【作者在文中举了一些应用类的例子,谈了潜在市场,但之前的文章已经全部覆盖,不再累述】

乔布斯不关心上网本业务和电子书业务。他瞄准的目标用户群和上网本、电子书厂商没什么不同。区别在于,他会成功,并且会和任何一家伴随自己进入平板市场的厂商竞争。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关注电子阅读、任何有趣的设备、IC 以及“历史的草稿”,相信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正促成近百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