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olt 接口会在今年爆发吗?
翻看去年 2 月份的文章《细说 Thunderbolt》,有的读者留言认为 Thunderbolt 会是一种小众的接口标准:
一个接口被一个厂商独占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行为。毕竟接口的目的是为了接不同的设备,独占一个接口技术意味着这个接口只能接自家公司的设备,这会导致这个接口成为小众接口。
从技术上看,Thunderbolt 的特点是“高传输速率”和“多设备同时连接”,理论上支持双通道 10 Gbps 传输速率,并且通过菊花链(daisy-chain)形式可以连接最多 6 台设备。有人指出了这位读者评论中错误的地方,那就是 Thunderbolt 在苹果上是先发,并非独占。然而这种疑问是有道理的——技术牛逼的标准和产品不鲜见,但能否被市场接纳,技术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从 CES 2012 大展上,众多厂商展出了支持 Thunderbolt 的设备,不禁让人疑问,今年会不会是 Thunderbolt 爆发的一年?
Blackmagic 带来了支持 Thunderbolt 标准的视频采编卡,将在 3 月份出货。
贝尔金(Belkin)带来了多插口基座,支持 3 个 USB 2.0 插口、FrieWire 800、HDMI、3.5mm 耳机孔、内置一个千兆级别的有线网卡,它上面还有一个 Thunderbolt 插口,能支持多一个显示器。
在基座前端,连接电脑的 Thunderblot 采用 MageSafe 设计,用磁性材料来吸住接口。它的价格是 299 美元,今年 9 月出货。贝尔金的工作人员称,虽然如今为 Mac 用户设计的基座要价与此相近,但无法像这个基座一样方便易用。
西部数据(WD)带来了 MyBook Studio II 移动硬盘,内置两块硬盘,最高容量可达 6 TB。以菊花链的形式同时连接 3 个 MyBook Studio II,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未透露价格。
还有日立的 G-Tech G-RAID,同样内置了两块硬盘,其它参数未透露。西部数据和日立的移动硬盘需要外置电源的支持。
英特尔带来了基于 SSD 的移动储存产品 Elgato,相信拥有 Thunderbolt,SSD 移动硬盘与电脑之间传文件会更加快。120 GB 版本报价 429.95 美元,240 GB 报价 699.95 美元,将于今年 2 月上市。该产品无需外置电源支持。
OCZ 也推出了 SSD 移动硬盘, 名为 Lightfoot。外壳材质使用了铝合金,容量最高支持 1 TB。价格未透露,但一定不会便宜。
希捷(Seagate)展示了 GoFlex 移动硬盘,通过转接器,它能够直接支持 Thunderbolt 插口——在支持 USB 3.0 时,希捷也采用了这种方案,有点是用户可以直接升级换代,但不知道传输速率能否达到 Thunderbolt 的理论值。希捷透露,该产品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上市,价格为 100 美元。桌面版的移动硬盘产品则要等到下半年才能上市,价格 200 美元。
LaCie 带来了新产品,名为 eSATA Hub Thuderbolt Series,拥有两个 Thunderbolt 和 eSATA 接口,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转接器,假如你是 eSATA 的用户,当然用得上。
在英特尔的展台上,还有几个没有正式公之于众的 Thunderbolt 产品,比如和联想合作开发的 ThinkPad Edge S430,能够连接多个 Thunderbolt 硬盘。在展台上,英特尔用这款笔记本电脑,同时播放存放于不同硬盘的视频文件,这些视频文件主要显示在 AOC 的显示器上,第五个显示在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中。
用于播放视频的 AOC 的显示器,同样拥有 Thunderbolt 接口,大小为 27 寸,在这个显示器背后拥有一个以太网接口,一个音频输出插孔,无 USB 插口。
这些设备都使用了由 Sumitomo 生产的连接线连接,但上面没有贴牌。英特尔并没有透露该连接线的价格,但应该比苹果 50 美元的报价要低。目前 Thunderbolt 的连接线均采用铜线,长度上线为 3 米,英特尔曾经承诺去年下半年推出光纤线缆,如此连接线的长度可以长达数十米。但在展会上,英特尔没有透露光线线缆会于何时推出。
去年没有那么多 Thunderbolt 设备展出,原因之一可能是苹果第一个拿到 Thunderbolt 控制器,而其它厂商需要等待。另外一个原因和英特尔今年要新推出的新架构处理器 Ive Bridge 有关,英特尔打算让主板默认支持 Thunderbolt 接口。
然而,Ars Technica 之前听到风声,Thunderbolt 的授权让一些厂商心存疑虑,具体原因还不明朗。不过在与 Ars 接触的厂商中,都急于开发新产品,希望 Thunderbolt 在今年能够拥有迅速的增长。
文章内容以及图片来自 Ars Tech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