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勇于变革的诺基亚,在连接未来时为何掉线了?

公司

2016-08-06 18:00

很多人都觉得,智能手机的行当没太多意思了,直板触屏统治着世界,iOS 和 Android 谁更好的争论依旧存在,这个时候,总是免不了想起当年的诺基亚。诚然,这个世界对诺基亚的解读早已经过剩,但爱范儿还是想挖掘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今天,我们推出系列策划 “诺基亚往事”,来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本篇是系列策划的第三篇。

第一篇:《关于诺基亚被苹果超越的那些事,我们知道的可能都是错的》

第二篇:《诺基亚十二年老员工,回首诺基亚往事》

诺基亚的衰败总是能勾起老用户的伤感和回忆。

此前爱范儿的李谋同志在纸巾环绕的键盘中敲打出了 《关于诺基亚被苹果超越的那些事,我们知道的可能都是错的》,让我们唏嘘不已。

nokia-logo-1

分析《Nokia 对比 iPhone 的不足》、《Nokia 若是使用 Android 会如何》的文章想必大家都已经看烂了,在此就不再这在说这些无聊的话题。

那么今天爱范儿(公众号:ifanr)就尝试换一个角度,以触控、应用、系统三点聊一聊,曾经代表科技创新的诺基亚是怎么在这三方面落后于人,以及这些外人都能看到的问题,诺基亚的应对是怎么失败的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触控

说起诺基亚的衰落,大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在触屏上当年的诺基亚落后了。

2007 年 iPhone 的发布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触控体验,而其所使用的多点触控也在随后几年被业内争相借鉴。

但这庞大的跟风队伍中却没有当时手机领军大哥诺基亚的身影。

nokia-5800-philippines-photos

(图片来自:A Bugged Life

2008 年诺基亚推出第一款全触屏手机 5800 XpressMusic 开始,诺基亚一连发布了多款触屏手机,甚至包括一台旗舰机型 N97,但它们无一例外均采用单点触控的电阻屏。

这曾经是个让很多人很不解的问题,为什么全世界都在拥抱电容屏,诺基亚却不跟风的坚持电阻屏?

有人猜测是技术问题,诺基亚手中没有相关的触控屏技术。

但这并不合理。凭借多年的硬件研发经验和供应链关系,诺基亚想要弥补硬件上的差距也只是更迭一代产品的事情。

连 N97 这样的旗舰机型都不上电容屏,这很明显是诺基亚有意为之。

n97-stylus

(图片来自:My Phone Book

对于这个问题,爱范儿编辑李谋与诺基亚前员工夜话许久后,得到了当年作出这种决定背后的原因

诺基亚坚持使用电阻屏的原因在于中国。

作为诺基亚最重要的市场,中国区的意见对于诺基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与中国区沟通后,得到的反馈是 “触摸屏必须要触控笔才能写汉字”,就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诺基亚的全球规划里干脆没有电容屏。

对笔的坚持甚至体现在,后来使用电容屏的 X6、N8 随机都附赠一支电容笔。

(图片来自:AnandTech

硬件上的差距对于诺基亚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

思维上的固化才是影响诺基亚止步不前的根源。

但相比之下,在应用方面的短视,对于诺基亚来说更加严重。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应用商店

如果现在问对于智能手机系统什么是最重要的?

爱范儿觉得应该是应用,而如果问对于 Android 和 iOS 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那自然就是应用商店。

app-store-apps

曾经有人问过爱范儿宋图样,为什么 App Store 这种应用商店在 iPhone 之前没人提出来。

结果宋图样惋惜的回答——应用市场很早就有手机厂商提出,而提出的正是当年的老大哥诺基亚,只不过诺基亚自己没重视,错过了。

Nokia-9000-Communicator

早在 1996 年,诺基亚便推出了 Nokia 9000 Communicator,它拥有收发邮件、浏览网页、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功能,甚至还能发送传真,并且这款手机拥有下载应用功能。

然而在当年,下载应用这一功能鲜有人能够理解其价值,诺基亚内部直接认为是小众需求并未加以重视。

虽然后续的 Communicator 系列依然推出,但是对应用的重视却一等就是十年。

nokia_e90_communicator_4_hq

2006 年,诺基亚推出了 WidSets,后续中文版叫做维信。WidSets 既相当于平台也相当于应用商店,用户可以在 WidSets 中添加迷你应用。

WidSets 一直运营到 2009 年被诺基亚宣布关闭,或者可以说被融入 2007 年提出的 Ovi 当中。

Nokia 5310 widSets

2007 年 8 月 29 日,诺基亚在伦敦举行 Go Play 发布会,成立 Ovi 品牌。

“Ovi” 是芬兰语中 “门” 的意思,诺基亚当时打算以 Ovi 品牌进军互联网服务业务。为了打造 Ovi,诺基亚斥巨资先后收购 Starfish Software、Intellisync、NAVTEQ、Gate5、Plazes 等公司,其中仅收购 NAVTEQ 就耗资 81 亿美元。

而后 2009 年基于 Ovi 品牌,诺基亚推出了 Ovi Store。当时的 Ovi Store 真的担起 “门” 这个含义,可以说包含了用户所能用到的所有服务——音乐、游戏、视频、地图,当然还有应用。

Nokia ovi store suite

然而 Ovi Store 这一潜力无限的商店却被当时的诺基亚玩砸了。

虽然诺基亚积极的推动 Ovi Store,但是与同时期的 App Store 相比,Ovi Store 的待遇就像捡来的一样。

对用户来说,起初在售的诺基亚手机并没有预装 Ovi Store,用户需要通过一套较复杂的操作自行下载 Ovi Store 安装,并且 Ovi Store 的易用性也略显不足。

sam_pierpoint_nokia_ Ovi store c1 c2 c3

而从开发者角度来看,则吐槽更多。

据很多开发者回忆,当年 Symbian 系统的开发体验本来就很糟糕,再让 App Store 一对比,简直烂透了。

并不友好的开发平台、臃肿的代码、盗版泛滥,而最严重的还要数让无数个人或小团队望而却步的签名收费机制。

当时开发者想登陆 Ovi 商店需要对软件签名并经过审核,而这一操作每一次都要上百欧元,并且每次审核只反馈一个问题,往往一个软件上架前需要反复几次,投入几千人民币。

45596712

劲手快拼副总裁金一楠和飞流九天 CEO 倪县乐对签名的吐槽(图片来自:腾讯

可以说,Ovi Store 既没讨好用户,也没讨好开发者。

诺基亚公布的数据,Ovi Store 在上线 3 个月后下载量达到 1000 万次,而苹果的 App Store 推出后仅 2 个月下载量就突破了 1 亿次。

当年的诺基亚,其实内部有无数次机会率先推出应用商店的。比如纽约时报曾采访到诺基亚智能手机开发团队的经理 Hakkarainen,他表示在 2004 年便有一个在线应用市场的设计,然而高层依然安于现状,未予重视。

而在错失良机,后期追赶时,诺基亚又发挥其自满与自傲,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用户,把强势的态度展示给开发者。

最终应用商店这一潜力无限的市场让苹果和 Google 赚的盆满钵满。

而面对这种情况,那些虽占少数但曾有想法的团队想必在黯然神伤吧。

渴而穿井,斗而铸锥——MeeGo

面对失利,诺基亚也曾想要做出改变的。

Helsingin Sanomat(赫尔辛基新闻报)记者 Lauri Malkavaara 在 2008 年曾与诺基亚高层私下讨论过,据他描述,对于 iPhone 的威胁,诺基亚是了解且有积极应对的,只不过走慢了。

E51

故事开始于热爱。

Malkavaara 是一位诺基亚粉丝,但是对于新买的 E51,他感到手中的老朋友和以前不同了,于是他从使用感受的角度写了一封信并给诺基亚。

信的内容简单,他叙述了以前的诺基亚是多么友好易用,吐槽了新买 E51 的用户体验,他在结尾直言不讳地指出:“诺基亚的未来岌岌可危!”

随后的事有些超乎预料。

信件在诺基亚内部相互传递,引起了诺基亚高层的重视,诺基亚开始与 Malkavaara 电话沟通解释诺基亚的战略,最终其中一位高层还安排了一次拜访。

Nokia E51 symbian

两人在会议室进行了一场辩论,诺基亚高层叙述了诺基亚的战略,并试图让 Malkavaara 明白,消费者需求多样等等。

而 Malkavaara 则表示用户并不需要一台使用困难的设备,并从多个角度讲述目前手机给他造成的困难。

两人的辩论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诺基亚高层突然沉默了下来,并看着 Malkavaara 说:“咱这是私下交流吧?”

在得到 Malkavaara 点头保证之后,他表示 Malkavaara 写的和刚刚说的,他完全同意。

紧接着他告诉处于惊讶中的 Malkavaara,诺基亚内部正在研发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新系统更加易用和使用友好,这将会改变一切。

nokiaN91

而在几年后记者重现见到这位高管时确认到,当年所说的新系统就是 N9 上搭载的 MeeGo。

MeeGo 这款系统可以说是诺基亚倾尽全力研发的系统,诺基亚将自己此前的 Maemo 系统与英特尔的 Mobin 融合,可以说解决了 Symbian 所有的缺点。

确实符合当初所期望的,更加易用、友好。

然而项目死于未来。

N9 n iPhone

这次谈话是在 2008 年进行的,然而一直拖到 2011 年 N9 才面世,直接和 iPhone 4s 撞车。

此时的 iPhone 4s 已经不像最初的 iPhone 那样连基础功能都欠缺。

用爱范儿编辑李谋的话说,诺基亚要是能在 2009 年拿出 N9,现在可能依然还是王者。

那么 2009 年的诺基亚在做什么?

nokia

这个时期的诺基亚是动荡不安的。

据诺基亚员工回忆,管理层的想法一直在不断变化:

“2009 年我做项目经理,管两三个不同的项目。那会儿我们不管做什么产品,刚开始没多久,管理层就会更改最初提的需求,有时新功能刚做完就被砍掉。”

可以想象,在公司方向不断变化的同时,阵痛的不仅仅是公司的财报,公司的员工也是迷茫的。

投机之会,间不容穟——错失的市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诺基亚成为今天这样也并不是单单因为某一个 CEO 或者某一个决策的。

而是一个又一个问题不断积累最终爆发的结果。

Stephen-Elop-and-Steve-Ballmer

爱范儿(公众号:ifanr)宋图样认为,诺基亚在 iPhone 和一众 Android 设备的夹击下,反应是有的,但成果出得太慢了。

初时虽然能意识到问题,且作出了改变,但过于重视眼前,为了中国市场而未能跟上全球大趋势。

而当意识到落后时又无法找放下矜持,依然沉湎于过去之中,未能准确发现问题根源,固执己见且频繁变换方向,导致员工迷茫,产品反应过慢,错过了最佳时机。

而总体来说,从诺基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凭借功能机一举成为龙头老大后,诺基亚就开始过久的沉醉于自满和自嗨当中,且过于逐利,无法听取底下员工的意见,对小众但可能是未来的产品视而不见。

凡此种种或许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大公司病。

2011 年的 Nokia 依然是很多人喜爱的品牌(图片来自:bigger

据知乎用户 Roy Li 回忆,诺基亚内部的环境就曾让他苦不堪言:

管理伪自由化,说是什么都不管,实际上什么都想插手(大部分情况下不会真的插手,而是让你感觉 my eyes are on you),甚至形成了风气后还把我给带坏了,我也染上了这个毛病, 下面看不过去就想插手。

我在负责 Ovi 的时候,上头一直给我灌一个理念就是诺基亚是个大公司,我们可以轻松获取很多免费合作资源,好好利用是很容易推广的,殊不知时代已经不是这么慢节奏了。

诺基亚在最艰难的时期,勇于变革从造纸业全力转入电信业,但是却在最巅峰时未能果断变革。

在风云变幻的商业战场上,可以说一刻都不能放松。

投机之会,间不容穟。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热爱你所做的事情,感受到它的重要性,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趣的呢?—— 凯瑟琳.格雷厄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