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终于回归:“解冻” 之后的知识经济还能活下去么?

公司

2016-09-28 03:17

47 天,分答这次引人注目的 “停摆” 最终竟持续了如此之久。

一个半月的时间看起来不算长,但分答实际 “年龄” 不过 135 天,在上线 42 天之时还召开了一场充满华丽数据的盘点发布会。这也让连续 47 天的停摆显得尤为 “奇怪”。

尤其还是大家普遍将分答当做 “知识经济” 先锋的情况之下,我们更有必要再次对复盘之后的分答进行一次审视。

分答:急冻完再解冻

fenda-3

8 月 10 日分答突然暂停服务,不少用户在登录其应用时会收到这样一条提示:“尊敬的分答用户,分答君正在玩命憋大招,神秘功能,敬请期待。” 整个过程仿佛 “速冻” 一般迅速。

fenda-4

直到昨晚 9 点 43 分,分答总算通过发送在服务号上面的一张图片(左),宣布了自己的回归。(脑补台词:妈妈别打我,痛!)打开分答的 App 则可以看到另外一张图片(右)。

为啥分答停摆了那么久?

fenda-6

在分答停摆之初,就已经有很多互联网业内人士和大 V“跳出来” 透露原因在于监管问题。从目前的舆论来看,大家最关注的是分答新版本在 “找人” 页面上的差异:“名人”、“兴趣”、“机构” 及 “其他” 四个大类完全去除。而仅存的 “名人” 也只剩下了职场、健康、科普三个小类。

fenda-12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直接搜索人名,你依旧能够找到并且进入 “王思聪”、“papi 酱” 这类明显不属于以上三类人群的个人分答页面,一切功能都能正常使用。这也意味着,分答依旧保留着之前种类众多答主的所有信息。

但为什么还要删除分类呢?实际的原因应该只分两种,一是纯技术问题,果壳正在整理每个分类下的答主;第二种是分答被 “限制” 显示这几种,但是单个用户信息不受影响。

fenda-13

另外,分答的内容展示机制似乎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总的来说是更加 “纯粹”。往常那些大牌明星的内容并不容易看到,反倒是充满了各行各业的专家。

fenda-7

作为崇尚快速试错的果壳旗下产品,分答自身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连续 47 天下线但是又没有什么明显的改进,整体数据还没有受太大影响。这种状态就仿佛分答被急冻,然后又重新解冻了一样。

而当爱范儿(微信号:ifanr)就此联系果壳、分答相应人士之时,他们并未就此给出官方回复,并表示网络上所谓的 “果壳内部员工” 承认停摆是因为监管的信息 “纯属扯淡”。当爱范儿继续追问这些分类时候会在稍后补全时,得到的回答是 “目前不方便透露”。

fenda-14

而分答产品经理朱晓华也在新上线的分答中回答了一个问题:“分答关闭这么久,再次启动回归会有重磅招数出来么?” 而他本人的回复是:

我们这段时间做了很多研发,产品上也有很多的更新,但是不会一次性全部放出来。大概十一前后陆陆续续会放出一些新的功能。

在另外一个问题 “分答强势回归,现在心情如何?” 中他还谈了谈自己这段时间的感受:

这段时间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难,调整非常大,现在的感觉是 “拨云见日”。终于又重新开始奋战了,团队的士气非常高涨。后续还会有更多功能推出来,我们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逐渐 “远离” 粉丝经济的新分答

早在分答上线刚两个星期多一点的时候,爱范儿(微信号:ifanr)就曾一篇文章《3 张图,告诉你刷爆朋友圈的 “分答” 是怎么回事儿》详细介绍过 “分答” 这款产品的奥秘。而它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以下两点:

fenda-8

fenda-9

1. 偷听机制:这套机制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知识分享体系的付费流转体系。在保证回答者能够拿到酬劳的同时,还将一部分的收入回馈给了提问者,并且让平时最大多数的看客每次掏出一块钱成为这个系统的动力。

最终创造出了 42 天总订单额 1800 万元的数据(数据来自分答官方发布会)。

fenda-10

2. 粉丝经济:在分答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名人的身影一直 “如影随行”,其中最明显的肯定要数国民老公王思聪的登陆。在他通过回答 32 个问题收入 22 万元的同时,也一并将分答这款产品带上了各种热搜榜。

虽然后来王思聪已经 “静默”,但是罗辑思维、papi 酱、好好说话团队一个一个地出现。这肯定不是某种意义上的 “巧合”,这一系列颇为吸引眼球的个人和团体为分答持续保持 “热度”,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就从分答产品中发生的各种改变来看,分答团队很可能直接选择了逐渐 “远离” 之前所依赖的粉丝经济,转而凭借真正有用的内容与果壳一决高下。

fenda-11

关于这一点,果壳网 CEO 姬十三也在之前的发布会上也曾表示:

知识经济 + 粉丝经济 = 分答,干嘛非要分那么清呢?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有追求被粉的欲望。

而在重新上线之后,核心的偷听机制虽未改变,但是完全依赖个人名气的 “纯粉丝经济” 基本走到了尽头。剩下的很多各行各业的名人、专家如罗振宇也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但那并不是主导因素。

至此我们可以说,新上线的分答在经过一轮 “冷冻” 之后,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款 “知识分享” 产品,而不是一个收钱才能听八卦的平台。

“纯净的知识经济” 是未来,抑或末路?

fenda-15

图片来自 Sweetwatersprings57

虽然目前甚至未来我们都可能不会知道为什么分答会被 “冷冻”,但解冻之后的分答完全有一种理想化知识经济产品的感觉。

当初王思聪登陆造成分答 “大红大紫” 之时已经有很多人发出质疑,认为基于名人个人名气效应的热度接近于 “作弊”,而这样的 “知识经济” 也并不纯粹。

但如果我们拿国内最重要的知识分享平台——知乎对比,上面同样含有不少 “娱乐化” 的问答内容。早前丁香园前 CTO 冯大辉离职之后甚至还因为知乎平台上的数个匿名回复弄得 “满城风雨”。

是否要对问答内容进行限制?是否要保证知识平台的纯粹性?很明显在这两个问题之上果壳和知乎已经开始走上了分岔路。

fenda-16

图片来自 Bochettoandlentz

果壳在短时间将一款产品打造成型并且赚足人气之后,彻底将理想目的之外的部分斩断,提前试验纯粹的知识经济。这一点也与果壳乃至分答团队所奉行的快速试错策略环环相扣。

因为监管也好,快速试错也罢,既然决定已经做出、产品也已经改变,实际上再讨论之前的事情已无意义。倒不如看看 “纯粹的知识经济” 能不能走?以及能走多远。

文章的最后,请允许我引用并修改一下之前文章的一句话:

如果 “知识变现” 是部电影,你终于可以开始看正片了。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