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硅谷》第四季回归了,看看硅谷的小伙伴们过得怎样了

公司

2017-04-25 11:00

《硅谷》第四季正式回归了。这部 IT 男创业的情境喜剧,除了程序员笑梗满地,片头细节一直值得玩味。

现在,我们从片头看看这些熟悉的小伙伴最近都过得怎样了。

(第一季片头)

Napster

先从这个率先升起的热气球说起。Napster 是之前在美国大学生中非常火的在线音乐服务,广泛应用了点对点音乐共享技术。

它的出现,使人们可以轻松获得免费音乐,在当时投资界中炙手可热,如同快速升起的热气球。Napster 中的一位创始人肖恩·帕克,也就是电影《社交网络》里面给年轻的扎克伯格当顾问的投资人,也是现实中 Facebook 的首任总裁。

但免费音乐动了唱片公司的奶酪,音像界联合起来对 Napster 的侵权行为提出诉讼。02年 Napster 败诉被迫申请破产,后来先后被 Roxio、百思买收购。这是早期美国互联网产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时刻。

这个蓝色热气球迅速升起,后来又迅速瘪下去,在第三季的片头我们已经见不到它的身影了。

Uber 与 Lyft

在 Napster 旁边,Uber 白色的热气球不断膨胀高升。Uber 横空出世带火了这几年共享经济的概念。虽然在开拓新城市时 Uber 不断因不正当竞争遭到打压,近来意大利更是直接勒令其 10 天内退出,但这并不能阻挡 Uber 攻占全球的步伐,成为 108 个国家最热门的打车应用。

有趣的是,目前 Uber 估值约 410 亿美元,而美国整个出租车市场才 110 亿美元。高估值的背后,Uber 的全球化战略再难也不能停下来。没人知道这个风口上的热气球还能飞多久?而在第三季的开头,粉色的胡子气球 Lyft 取代了之前 Napster 的位置。Lyft 升起的时候与 白色热气球相互碰撞,直指 Lyft 与 Uber 在专车上的较量。

作为北美专车市场的老儿,Lyft 虽然一直被 Uber 打压,但目前通过大幅投资推动增长,城市覆盖量超过 300 座,更是与通用汽车开展自动驾驶的合作。这周二,Lyft 再度融资 6 亿美元,估值提升为 75 亿美元。

Apple

在热气球右侧的施工空地,拖拉机出现了三季。整整三季的开头,都是施工队伍在作业,随着画面播放,建筑已经越来越明显了:Apple 飞船总部。Apple 作为目前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深深影响了整一代人。76 年乔布斯和沃兹在自家车库里建立 Apple 公司,组装了 50 台第一代苹果电脑。在第一季开头,细心还能找到 Apple 早期的彩虹 logo,不过 logo 在几秒内马上就被拆掉了。新的飞船总部投入 50 亿美金建成,将在 4 月份开馆。即将来临的《硅谷》第四季届时肯定会更新 Apple 总部。

AOL

在片头全景图右侧的是 AOL(美国在线),美国无线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拨号上网时代,AOL 称得上是互联网服务的统治者。2000 年 AOL 宣布以 1810 亿美元收购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Time Warner),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这是美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新老媒体被整合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中,市值高达 3500 亿美元。无人料到的是,由于经营策略的失败,以及恰逢 2000 年网络泡沫的爆发,第二年新公司即陷入了 542 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15 年 AOL 被美国第一大无线运营商 Verizon 以 44 亿美元溢价收购。曾经风光一时的媒体帝国如今成为 Verizon 进军移动视频和数字广告业务的垫脚石,着实唏嘘。

Facebook、WhatsApp、Oculus

在 AOL 倒下的地方,Facebook 的广告牌挂了出来。

Facebook 是社交网络时代最大的获利者,早在 12年其月活跃用户就达到了 8.45 亿,这使得 Facebook 给某些网点带去的流量甚至超过了 Google,而各大网页上分享到 Facebook 的按钮作用,已经堪比电子邮件分享。在第二季开头,Facebook 公司旁边逐渐出现了新邻居:风靡全球的聊天工具 WhatsApp 与虚拟现实厂商 Oculus。在 Facebook 成长期,先后在 14 年以 190 亿美元收购了 WhatsApp,20 亿美元收购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 Oculus,这无疑是在为未来布局。

在Oculus Rift 刚面世的时候,虚拟设备的沉浸感惊艳了所有科技人。随着 VR 产业的火热,Oculus 创始人拉奇却黯然出局,最近离开了 Oculus 公司。

除此以外,12年 Facebook 就以 7.15 亿美元收购了图片分享应用 Instagram。国外常用的社交软件,大都被资本参股或者全资收购的方式逐渐收拢到主要的网络巨头手中。在群狼环视的硅谷圈,能做到像 Snapchat 那样辉煌上市的公司本来就少之又少。而对抗社交巨头的路上,上市仅仅只是成功的一小步。

谁知道下一秒谁会中途出场呢?

Netscape

网景通信公司。这个在 90 年代差点在终结了微软帝国的浏览器公司,永远在硅谷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95 年微软的 Windows 系统击败苹果,几乎主宰了整个操作系统市场,年收入高达 130 亿美元。当时,Internet 浏览器技术方兴未艾,加之 Windows 的成功让盖茨认为,决定未来计算机地位的,应是 Windows 系统技术而不会是浏览器技术。因此,哪怕新推出的 Windows 95 也只是简单添加了网络浏览功能,而并没有进行浏览器技术开发。

盖茨的这个疏忽让专注于打造便利浏览器的网景公司抓住了机会。伴随着 NC、JAVA 等技术标准的提出,网景公司推出 Navigator 浏览器,让平民上网成为可能。要知道,在此之前,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使用文字和指令连接极其简单的网络。

这对于刚接触电脑的人而言,带来的体验相当于有互联网和没有互联网的区别。甚至说,不需要单独的系统软件,就可以将桌面功能集成在浏览器上。Navigator 2.0 的成功迅速抢占了 70% 的浏览器市场。

一个事实正逐渐明朗:Windows 并不是关键入口,谁连接互联网谁就是计算机的未来。如果网景在浏览器市场上取得垄断性优势,它将完全可能取代微软的 Windows 成为新的应用软件平台。

盖茨迅速反击。一方面与网景公司谈判收购事宜,一方面迅速组织了上千人的技术团队,研发 IE 2.0 浏览器。刚起步的 IE 功能性上完全不是 Navigator 的对手,于是微软利用系统优势打了垄断牌,直接宣布 IE 免费,并且在 Windows 上绑定销售。

这就相当于避开浏览器的较量,直接让 90% 的电脑用户使用 IE ,利用系统垄断去创造另一个新的垄断;同时从商业伙伴处排挤网景,让主机厂商在桌面上只能展示 IE 图标,网络服务提供方 AOL 以 IE 作为主接口,而非 Netscap。

这一组合拳打下来,微软逐渐扳回局势。当 IE 4.0 发布的时候,其浏览器功能已大致与逼近网景的水平了。面对微软的反击,网景在 98 年被迫放弃浏览器市场,并公布了源代码。而这背水一战再没能打击到微软,新的用户更加愿意使用绑定在系统内部的 IE 浏览器。

第一次浏览器之争就这般结束了,网景公司以 15 个主要的程序员抗击微软 3 年之久。98 年,微软因垄断行为被美国司法部指控,同年,网景被 AOL 收购,就此淡出人们视野。

往后 5 年,浏览器上的创新渐少,同时再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微软,IE 浏览器甚至在 02 年占据了 96% 的市场份额。

Chrome

有趣的是,在片头中 Netscap 倒下的地方,出现的是 Chrome 浏览器的 logo。在今天,浏览器的最大赢家不是后来率先发展的 Firefox,却是 Chrome。截至17 年 3 月,Chrome 浏览器在全球市场上份额稳稳占据 52.8%(数据自 Statcounter)。

Chrome 是 Google 在 08 年开发的浏览器,Chrome 是化学元素“铬”的英文名称。

稳定、快速、安全性极佳,Chrome 浏览器用户界面简单而高效。每个标签页面都在独立的“沙箱”内运行,一个标签页面的崩溃不会导致其他标签页面被关闭,刚出来时就以革新者面貌示人。

Yahoo!、阿里巴巴

看新闻的人都知道雅虎最近不好过。并且不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从 94 年杨致远和费罗创立雅虎以来,到其邮箱服务上线,雅虎曾经统治过整个互联网 1.0 时代。从 01 年到 07 年间,雅虎在搜索引擎上被 Google 取代,接而雅虎试图追赶下一波社交潮流,但终究眼睁睁看着 Facebook 崛起。

这段时间,雅虎不是没有努力自救,人工智能、硬件、游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工具……但除了数十起收购案外,雅虎几乎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互联网产品。在第二季片头中,雅虎的招牌越做越小,与此同时同一栋大楼中出现了阿里巴巴的巨型 logo。非常唏嘘,05 年以 10 亿美元和雅虎中国换取阿里巴巴 40% 的股份可能是雅虎做过最好的投资了。

去年,雅虎宣布出售核心业务,这个市值曾经超千亿的公司最终以不到 50 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核心业务卖给了电信运营商 Verizon。这又是一家辉煌企业宣布出局的叹息。

当时雅虎关闭北京研发中心,被离职员工遭到科技圈哄抢。吴军曾这般评价雅虎的离开:

一百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人,那么很可能是杨致远和费罗。他们的贡献远不止是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门户网站雅虎公司,更重要的是制定下了这个行业全世界至今都在遵守的游戏规则——开放、免费和盈利。

Alphabet、Google、Android、YouTube、Chrome

Google 商业版图自不必多言。

还是 97 年的时候,拉里·佩奇找到了杨致远想以 100 万美元卖掉 Google 遭到了拒绝。5年后的夏天,雅虎 CEO 塞梅尔出现在 Google 的谈判桌时,100 亿美元的收购价格也不能阻挡搜索时代的到来了。

13 年,Snapchat 创始人斯皮格尔拒绝了扎克伯格 30 亿美元的出价,为的就是成为下一个 Facebook。今年 3 月份 Snapchat 在上市首日市值达 283 亿美元。这在之前,Google 的故事已经证明了硅谷无限的可能性了。

剧中有个彩蛋,斯皮格尔在第二季还客串了一把真人 Snapchat CEO。

Google 靠搜索引擎发家,但目前为止,其搜索和移动操作系统业务已经相当成熟。在很早之前,拉里·佩奇就表示过“厌倦了每天追逐广告收入的工作”,希望能退后一步,专注制定更大的公司蓝图。

于是在 15 年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巨头被“并购”了,Google 成为母公司 Alphabet 的全资子公司,本来 Google 旗下很多令人兴奋的未来项目被拆分出来单独成为子公司。

片头中 Google 换了新 logo,还有就是更大的 Alphabet 广告牌出现,这背后是 5667 亿美元的市值在支持。

Tesla

马斯克永远不缺新闻。年销仅 6 万辆,特斯拉的市值就已经超过通用汽车成为全美市值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用了百年时间获得的估值被特斯拉 4 年实现了弯道超车,而这仅仅是关于马斯克最近的一个头条。

SpaceX 成功重复启用猎鹰 9 号火箭,大幅拉低了未来航天发射费用,连他的火星移民计划现在看来都不那么疯狂了。

在第三季的片头,Tesla 的屋顶上铺满了光伏电池,这自然是指马斯克涉足的另一领域:太阳能。去年马斯克坚持让 Tesla 并购了旗下太阳能公司 SolarCity,裁员将近 20%,缓解了很大来自股东的压力。

此外还有 Paypel、Hyperloop 等,看看他做过的事,你会理解媒体对他诸如“浑身充满了冒险和进取精神”,“使命感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梦想”这样的评价。

Soylent、Amazon

第三季的交通画面丰富了很多,包括在硅谷来回穿梭的 Soylent 餐车和 Amazon 无人机 Prime Air。被纽约客称作“食物终结者”的 Soylent,将人类需要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维他命、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数据化,制成粉末食物,人们只要像喝豆奶一样冲水喝下去就能解决等候就餐问题。

简单的操作方式此前在科技圈收获很高的人气,12 瓶 Soylent 饮料只要 32 美元,也被称作“程序员经济”。Soylent 1.0 出现之后,硅谷掀起一波液体代餐风潮。好玩的是,Soylent 1.0 开始像程序升级一般迅速改进各种缺陷,在 1.5 版本后还升级为形态彻底不同的 2.0。

Soylent 并不是要完全取代餐饮文化,只是提供硅谷圈常消费的高油脂和高热量快餐食物外的一个选择。但去年其营养棒和饮料产品在 1.6 版本出现了部分食品问题,将这个新潮的科技食品公司推上舆论风口。

之前 Amazon 的贝佐斯在电视节目上展示了无人机产品 Prime Air。这架 8 翼的无人机,可以在半小时内将一件五磅重的快递送到你家门口。此外 Google、沃尔玛、京东等也在纷纷跟进研究无人机送货技术。

今年 3 月份,Prime Air 已实现首次无人机包裹快递,成功运输 7 罐防晒霜。Prime Air  至今迭代至了第七、第八代了,能够根据地形,自动调整脚架的高度在斜坡上稳定降落,将快递适用范围扩展至斜坡、雪地甚至是泥泞地。

这只是 Amazon 技术道路的一个小项目。

更多的细节

三季开头的片子来来往往,见证了硅谷的成长。潮来潮往,像 Intel、惠普、Oracle(甲骨文)这类屹立不倒的科技巨头非常不容易。

每次更新,片头都会添加一些当年硅谷圈热门的初创公司,像开源应用平台 Appcelerator,基因检测服务公司 23 and Me,科技资讯公司  re/code,社交游戏公司 Zynga,博客平台 Blogspot,新闻平台 Digg 等。

彩蛋

在 Oracle 的背后,可以看到剧中互联网巨头 hooli 公司的 logo。导演为了做得更加细致,居然在现实中为此搭建了 hooli 的真实官网,并且随时更新剧中 hooli 公司互联网产品的开发进度。

(剧中嘲讽硅谷创业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网站往下翻,甚至可以看到剧中 hooli 总裁的风采。

搞得跟真的一样。

极好的年代

互联网刚开始的八十、九十年代,从车库、宿舍走出了一批业界巨擎,雅虎、苹果、微软、惠普、PayPal。那个时代的硅谷,挤满了极客、投资人、艺术家、音乐人,他们做过的事情,写成了热血翻滚的文字;他们认识的人,酷到没朋友。

(加州嬉皮文化深深影响早期硅谷)

那是一个“极好的年代”。

《硅谷》作为一部情景喜剧,讲的是今天的硅谷故事。不同于我们一直以来听到的那些披荆斩棘顺理成章的成名故事,剧中充满了各种折腾和作死,几个程序员创业道路饱经混乱,但这种意外的荒诞,却往往渲染了无比的真实感。

剧中的投资大神彼得·格里高利说过这样的话,正好解释了剧中种种狗血:

每个成功的公司,可以回头看看之前的关键时刻,即使当时看来那像个天大的错误,但要不是因为那时候,那个有远见的人所展示出的勇气、坚持和堪称疯狂的劲头,他们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那个时候所有的指标和数字,都没有意义了,一切都只关乎情感、关乎信仰、理性亦或是冲动。

这就是硅谷。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