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 5 系今夜上市 宝马把「时不我待」讲给不到 35 岁的你

董车会

2017-06-23 22:13

经过了近半年的营销造势,宝马刚才终于在杭州宣布全新一代 5 系 Li ( G 30 ) 正式上市,售价在 44.99-66.39 万元之间。

宝马官方对这一代 5 系 Li 的宣传重点落在了「科技」二字,于是一直关注汽车科技的汽车之心(微信号:Time2Drive)也去上市发布会现场看了看。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在这一代 5 系中取消了 520Li,个中缘由我们曾经分析过,点击链接就能看到

主打「科技」对车厂而言其实来说并不陌生,但在营销角度很少有厂家提升到了企业形象的高度,直接结果就是用户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奥迪用虚拟座舱、MMI 系统以及 Quattro 四驱来讲科技,到头来不如直接说「灯厂」来的直接。凯迪拉克请了一批网红 KOL 来做「黑科技实验室」,却发现还比不上一个单纯讲 ATS-L「很快」的短视频。

而这次发布会,宝马旗帜鲜明了将科技上升到了企业定位的高度,可谓敢为天下先。

经常看我们文章的你一定会感到,当前汽车越来越智能,车辆与一切交通元素相关联成为必然,未来的出行方式会是智慧出行。

本次发布会上,宝马宣布自己的企业重心将从豪华汽车转到智能出行,宝马也将从汽车制造公司转变为一家科技公司,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宝马已经与硅谷的一系列公司展开密切合作。

搭载了全新使命的 5 系,大大方方地讲起了「黑科技」的故事。

自然语音识别升级 想吃火锅就告诉他

车载语音已经是不少豪车的标配了,而宝马这次推出的自然语音识别系统,特别针对中国用户日常语言习惯进行深度优化。说白了,就是驾驶者可以用「说人话」的方式控制车辆,而非按照特定的语序和格式。

比如要加油不用先「查找附近加油站」再「导航去 XX 加油站」而是直接说「该加油了」,需要打电话也只需直接说「打电话给 XXX」。可能是为了调侃高德地图发布报告称奔驰车主更爱去火锅店的段子,宝马还曾多次强调只需说「我想吃火锅」,就会自动查找并请示用户是否开始导航。

宝马称这套系统以开放式移动云为基础,锁定了驾驶者最常用 400 多种语音控制需求场景,采用本地加云端的混合解决方案,以海量数据来准确识别用户语音信息,并支持普通话、粤语和英语。

老实说,想要支持多语言并不难,关键是能否识别一些中英混杂的地名,比如汽车之心大中华区总部所在地「建外 SOHO」,不少语音识别系统都会跪倒在这个地名之下。

云端互联连接智能手机和汽车

智能手机和车载系统的关系,一直是汽车智能化探讨的一个话题。

很多时候,由于导航等需求可以直接用手机解决,车载系统就显得鸡肋而落后了。在新 5 系 Li 身上,宝马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云端互联系统将两者联系起来。

离开汽车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连接汽车,实现远程 3D 环视影像随时查看车辆周围环境、位置;远程上锁、解锁、启动通风;鸣笛、开灯找车等功能。

同时,还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提前规划出行路线,上车自动导航,下车继续引导至目的地。

而对于 iPhone 用户,新 5 系 Li 提供别无线连接苹果 CarPlay 的功能,宝马也是全世界第一家提供无线 CarPlay 连接功能的汽车厂商。

必不缺席的驾驶辅助 未来感的手势操作

在自动驾驶还未出现突破性进展的当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成为了确保驾驶安全的必备技术,作为中级豪华车标杆的宝马 5 系自然要把能装的配置都装上:

在发布会现场的展车上,我们可以看到新 5 系遍布车身四周的雷达传感器,这些构成了车辆智能感知环境并对驾驶行为进行自我调整的基础。

1、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通过安装在车身四周的雷达和摄像头,在 70 公里/小时- 210 公里/小时的高时速范围里,根据车辆行驶状态主动调整转向,使车辆保持在车道内并主动避免发生侧面碰撞。

2、碰撞防御和紧急避让功能。前进或倒车时,如果突然出现车辆或行人,碰撞防御辅助会迅速预警、紧急制动,避免意外的发生。

而在 40-160 公里行驶时,若车身传感器判断前方即将发生碰撞,即使紧急制动也无法避免,但侧方仍然存在足够的空间时,会通过主动转向辅助驾驶员避让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车身配置的立体摄像头每秒能产生约 2G 的原始数据。相信这些数据对于宝马来说,既是研发自动驾驶的宝贵数据,也对其车载和云端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除了实用的驾驶辅助功能,去年宝马在新 7 系上首次搭载的手势控制功能,也出现在新 5 系上。只要在中控屏幕前的一定区域之内隔空划出手势,就能比触摸屏幕更加方便地传递操纵指令。

新 5 系有 6 种预设手势控制功能:通过左右挥手、空中轻点、手指画圈以及两个手指的平行或斜向拖曳,用户可以接听、拒听电话、控制音量,或进行翻页查询交互界面信息、缩放地图页面等操作。

充满未来感的手势操作的运用,的确为「科技感」的营造加分不少,但冷静一想,隔空操作现在可以实现的功能,其实并没有哪个真正地提高了操作的效率,也没有哪个功能是实体按键不能实现的。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汽车中控完全被大屏代替,开车时驾驶员需要快捷盲操时,这项技术才会变成必不可少的。起码在现在,手势操作的作用更多地是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溢价。

除了智能配置的卖点,全新一代宝马 5 系 Li 的「传统卖点」也很出彩:车身尺寸为 5097 x 1868 x 1500 mm,轴距 3108 mm,全面超越长轴奔驰 E 级。轻量化材料的运用必不可少,相比老款车型整车减重了 130 公斤。

动力方面,搭载两种不同调教的 2.0T 和一款 3.0T 的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 224 马力、252 马力以及 340 马力,并匹配 8 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宝马 5 系所在的中大型行政级轿车细分市场一向是豪华汽车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四五十万的价格区间,决定了这一级别对厂家来说既是事关品牌影响力的「面子」,更是走量赚钱的「里子」。

但宝马试图正在打破我们对于传统 5 系车主的呆板印象,在发布会上,宝马介绍说当前 5 系车主的平均年龄只有 35 岁,而全新 5 系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这既符合当前城市精英逐渐年轻化的现状,也给了我们不少的压力,努力吧,时不我待!

于是,我们在现场看到了在年轻人当中口碑颇佳的撒贝宁,也看到了大热的《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既要讨好新贵,又不能放下传统的架子,宝马也是不容易。

不谈车型实际配置,BBA 三强中,奥迪和奔驰在人们主流认知中的形象,似乎已经领先于宝马。

就在我上周出差广州期间,抽空见到了毕业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相比在职业生涯上磕磕碰碰的自己,这位同学可谓稳定而顺利:本硕法学连读,毕业进入律所。如今已经结婚买房,工作上也小有成就。

酒足饭饱之后,对方提出用刚买两个月的新车送我回去。来到停车场一看,是一辆阿格斯棕的奥迪 A4L。

图片来自:太平洋汽车网

出于职业习惯,路上免不了会问为啥要选这个车。同学的答案也挺直接:「也谈不上为什么,就是从小时候,自己就想如果将来有一天会买车,那这个车就应该是一辆奥迪。」

好学生、律师、奥迪……突然在那个瞬间,一切都恰如其分,一切都再合适不过。同时,再过十年,当需要换车的时候,如果这位同学的 A4L 换成的 A6L ,想必我也不会感到意外。

图片来自:爱极客

相比奥迪,奔驰在主流认知中的气质显然更加霸气张扬。《人民的名义》中的大风厂厂长蔡成功,即使面临经营不善,股份被夺的境遇,也要贷款买辆奔驰 S 级「维持在客户面前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社会现实。

而奔驰显然不满足于吃豪车的老本,其营销团队做出的努力是,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 slogan 投放一支合适的广告 TVC。于是,在近两年的春节阖家团圆之际, 电视上春晚轮播的切换中,能看到这样一支广告:

工地现场的工程师、会议中的企业高管、讲堂上的高校老师接连出镜,并穿插搭配车型特征。片尾结语铿锵有力——「全新梅赛德斯·奔驰 E 级车,成就社会中坚力量」。显然,奔驰已不满足单纯的豪华形象,希望向更加务实的社会中产群体靠拢。

而结合主要购买人群,主打驾驶之「悦」的宝马似乎形象上最为不搭。但这并没有影响目前市场在售的宝马 5 系(F10)的优异市场表现:在今年前五个月个月中,宝马 5 系销售总量达到 53,920 台,远超奔驰 E 级(45,822 台),微弱落后于奥迪 A6L(55,688 台)。

华晨宝马 2017 年前五个月所有在售车型中, 5 系销售占比达到 35%,甚至比价格更低的宝马 3 系还卖的多。

现款宝马 5 系,图片来自宝马中国

上一代宝马 5 系(F10)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产品的均衡。既保留了宝马引以为傲的驾驶品质,空间也大得能够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价格和技术配置更是达到了一个平衡点,使其能够撼动细分市场老霸主奥迪 A6L。

面对去年 8 月上市,有「小 S 级」之称的全新奔驰 E 级来势汹汹的挑战。宝马此次推出的新 5 系,也基于和去年推出的新 7 系一样的 CLAR 新平台打造,除了尺寸小一号,其他配置(甚至外观)堪称「小 7 系」。同样,也延续了去年 7 系 「科技定义新豪华」的营销思路,主打智能科技卖点。

(新一代宝马 7 系)

无论宝马着墨多少来讲科技配置,新 5 系的广告片中,车主依然是一位西装革履的成熟男性的形象——购买这一级别的车主,经济实力和人生经验,显然都需要一定的积累。

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术急速发展,所有的汽车厂家都在思考未来的汽车形态,以及如何才能俘获年轻人的内心。

比如,这次新 5 系就大大方方的提供了 M 套件,让整车锐气十足,很讨年轻人的欢心,与那些老旧的商务时代说再见。

而另一个问题则是,如今年轻、充满活力弄潮儿们,总会成长为穿上职业正装的「主流人群」。当他们成长为中大型行政级车型的潜在车主时,不知是否还能有一颗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敢于尝试、拥抱新技术的初心呢?

本文由行知、常岩共同完成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