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郭茨比

公司

2017-08-26 13:44

本文转载自老道消息(微信 ID:laodaoxx),转载时已获得作者授权。

他的前半生依然在巨大的扭曲中度过,当市场突然变换口味,他已经全然失去重新体验生活的能力。

菲茨杰拉德写过,年少成名让人对 “命运” 而非 “意志” 产生了某种近乎神秘的定义——最坏的结局就是拿破仑式的幻灭。

郭敬明的幻灭从 2016 年开始。

2016 年之前,郭敬明的公司最世文化每年净利润上千万。但他始终有危机感,经常会在下班后给员工打电话,“又出来了一个新电影、新趋势,你看了吗? 我们怎么办啊,是不是跟不上新趋势了?”

为了跟上小说影视化的趋势,2013 年,郭敬明决定当导演,把《小时代》搬上大银幕。他踌躇满志,“这次我进影坛,一定会像当时我进文坛一样,震死他们。”

为了拍好电影,他连自己的脾气都改了.《小时代》监制柴智屏接受《时尚先生 Esquire》采访时说,拍片过程中,两人没少争执。但某次开会,郭敬明突然直视着她,说:“柴姐,你真像我妈妈。” 又把母亲的照片拿给她看。从此之后,每当再有分歧,他就改口叫她 “母后”,“‘母后母后,我希望可以怎么怎么样。”

同样是拍电影,韩寒当初为了宣传《后会无期》,没少晒女儿小野的照片,但到底没郭敬明姿态低豁得出去。最后《小时代》系列总票房 17.9 亿,投资方乐视影业大赚一笔。

2016 年,乐视影业再次跟郭敬明合作,推出《爵迹》。当年乐视影业对 2016 年作出了 5.2 亿的业绩承诺,他们押宝在《爵迹》上。“《爵迹》系列电影预期票房收入将会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

《爵迹》最令郭敬明骄傲的是开篇 3 分钟的长镜头。这个长镜头从 2 月份开始做,直到 8 月 30 号才做完,半年的时间就在做这一个镜头。“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不放弃,不服输,要做就一定把事情做好”。

花了郭敬明无数心血的《爵迹》遭遇了滑铁卢式的失败。《爵迹》的制作成本超过 1.5 亿元,票房最少要 5 亿才能回本,最后《爵迹》票房只有 3.8 个亿。乐视之前投资《小时代》赚的钱,又都给赔了回去。

在《爵迹》路演的最后一站上海发布会现场,郭敬明哭着问,“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郭敬明在 16 年的作品,除了《爵迹》,还有《幻城》。16 年《幻城》电视剧开播,投资 3.6 个亿,收视率没破 1%。

影视成绩不佳,郭敬明的投资也失利了。2015 年,郭敬明以每股 1 元的价格入股乐视影业 500 万股,成了 “乐视员工的一份子”。后来发生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

早在 13 年,华策影视就宣布将花 1.8 亿元买下郭敬明持有的最世文化 26% 的股权,那时候《小时代》票房大火,华策影视打算乘胜追击,把《幻城》打造成电影 IP. 到了 16 年,股权转让没动静了,电影也没下文了。

资本在郭敬明身上获得巨额回报后,曾像潮水一样向郭敬明涌来,但现在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16 年的郭敬明就像菲茨杰拉德写的盖茨比,

“我们就这样扬着船帆奋力前进,逆水行舟,而浪潮奔流不歇,将我们推回往昔岁月。”

01

 来自四川自贡的郭敬明现在的身份证上写着上海市静安区。他在静安区买了栋别墅,市价两亿,路边社说那是汪精卫四姨太的老房子,陈璧君说 “1. 完全捏造 2. 已交律师处理”。

2001 年,郭敬明参加了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我是很认真地想要拿第一名”。为了确保得第一,他仔细研究了前两届新概念获奖者的文风,才敢投出作品。他写了整整 7 篇 5000 字的文章,买了 7 本《萌芽》杂志,剪下 7 张报名表。

他连得第三届第四届新概念一等奖。

新概念获奖者有机会被保送到诸如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韩寒作为首届新概念大赛的一等奖、第二届新概念大赛的二等奖,虽然高一就退学了,但复旦向他抛来橄榄枝,邀请他来复旦旁听。

到了郭敬明这里,他连得两次第一,奖项含金量比韩寒还高。但 2002 年郭敬明读高三时,教育部取消文科保送生制度,他的复旦美梦就此破灭了。

保送制度取消,只能寄希望于高考了。郭敬明初中就是年段第一,偶尔考个第二能难过好几天,高中也是年段前二十,妥妥的尖子生,只要好好发挥,考个 985 不成问题。

结果他高考失利,栽在自己拿手的作文上,总分 60 分,他得了 30 分,第一志愿厦门大学没去成,去了第二志愿的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没厦门大学好,但高中时郭敬明就迷恋上海, “就在那些无聊的上海人大谈上海的俗气并且一脸不屑的时候… 为什么要让不爱上海的人出生在上海?上帝一定搞错了。我固执地认定我将来的生活应该在上海。”

这是命运开的一个恶毒的玩笑。如果郭敬明去的是任何一个上海的部属高校,哪怕不是复旦交大。和那些全国各地,各种背景的,高考失利一进校门就奔着出国的学霸,深不可测的条子生和经济优越的艺术特长生,交不起学费要走绿色通道的农家子弟杂居,他不会形成后来对上海嫉愤又谄媚的极端心理。

但是上海大学是上海人的大学,学校一半以上都是上海本地学生,他们班就他一个外地人,老师上课直接用上海话开讲。

为了学会上海话,郭敬明去书店花了一百多块,买了一套上海话教学磁带,用自己的 CD 机换来了朋友阿亮的复读机,一句一句跟着学。不仅如此,他还缠着身边的上海人,用蹩脚的上海话跟人聊天。

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不会再面临听不懂的窘境了。

上大学后不久,郭敬明的妈妈去上海看他。母子俩搭地铁逛上海,第一次坐地铁的母亲不会刷卡过旋杆,先进去了的他站在里面发急,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帮了他们。他刚想开口说 “谢谢”,却听见对方低声地说了句,“册那,戆色特了。”

留下目瞪口呆的郭敬明,还有听不懂上海话而一直点头感谢的妈妈。这种羞辱,比之前他自己孤身一人来学校报道时的屈辱感更大。

一年前 18 岁的郭敬明提着行李箱一下飞机就拿着地图研究怎么坐地铁到宝山校区,打车要三百块,他拿不出来。到了学校,周围都是爸妈开着私家车送来的本地生,拿着可乐戴着墨镜有保姆伺候。郭敬明一个人交钱、认路,还要担心箱子会不会被偷。

这事儿被郭敬明写进了文章,他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孤独又渺小。”

“当一个人痛苦的时候才会变得才华横溢。“菲茨杰拉德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正面临婚姻危机,后来他写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跟韩寒相比,那时候的郭敬明更有机会成为中国的菲茨杰拉德。

其实郭敬明的家庭条件并不差,1997 年,上初二的郭敬明发表了他的处女诗作,题目就叫《孤独》。那时候他还在自贡,妈妈在银行工作,爸爸在国企当公务员,他吃穿都是同学当中最好的。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郭敬明说,高中大家还在穿普通球鞋的时候,郭敬明已经开始穿耐克、阿迪达斯了。

只是到了上海,所有的标准全变了。

大学期间郭敬明有一次受邀参加活动,穿了一套自己觉得挺好看的衣服。到了活动现场,一个工作人员问,“郭先生到了吗?你是他的助理还是什么?” 郭敬明说,我就是郭敬明。工作人员问他服装带了吗?让他先去换衣服。郭敬明说,“我已经穿好了。”

工作人员看了郭敬明一眼,后来郭敬明说,“他那个脸,我当时记一辈子。”

这事儿让郭敬明觉得耻辱,也为他日后买奢侈品埋下伏笔,“我疯狂地买各种奢侈品,带着一种快意的恨在买 “。

郭敬明的家庭条件虽然不算差,但跟上海物价一比,还是有差距,更何况他读的专业挺烧钱,又是一颗文艺的种子。在没有大把的版税之前,父母按月打进的生活费实在吃不消。

“一进大学,老师就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每个人都要买一台照相机,一台 DV,一台高配置的电脑。我拿着老师开给我们的单子,犹豫了一个星期,才给家里拨通了电话。我在电话里小声地跟妈妈要这些东西,妈妈在电话那头有点犹豫,她问了问我,这些东西是学习要用的吗,老师说得买,是吧?我说是的,声音很镇定,但眼泪已经掉出来了。

过了足足一个月,妈妈才把那一笔钱寄给我。我一直到今天,都没问过我妈妈,那笔钱到底怎么来的。”

《时尚先生》的那篇文章里写过一个事儿:大一未成名前,他和朋友阿亮相约去世纪公园看过一次烟花,入园票价 80 块,他只有 60 块。他们只能站在门外,仰着脖子看到烟花在头顶炸开,他和其他那些不愿或不能买票的人一起欢呼起来,心里却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也要进入公园。

直到 03 年,郭敬明的第一本书《幻城》出版,他才没那么拮据。那时候他最大的爱好是结版税的当天去银行查存款,看看又有多少进账。

《幻城》能出版,跟新概念大赛还有点关系。新概念比赛过后,春风文艺出版社曾向包括郭敬明在内的 8 位一等奖获奖者发出约稿通知。当时只有郭敬明一人回信,“他说自己正在写小说,期待进一步合作,还附上了自己作文的获奖简历。” 那本小说就是《幻城》。

跟郭敬明不同,韩寒很早就在博客公告上写:不写约稿。上海土著韩寒不需要像郭敬明一样每天写两万字挣稿费改善生活,03 年韩寒圆了自己的赛车梦,正式成为了一名职业赛车手。

一年后郭敬明拉着几个朋友创办了《岛》杂志,因为没有拿到创刊号,他们只能 “以书代刊”。几年后韩寒模仿了一把郭敬明,以 “以书代刊” 的方式出版了《独唱团》,韩寒为此花了两三百万,没想过盈利,“不亏钱就很高兴”。

韩寒和郭敬明对待钱的态度有根本性的分歧,韩寒会把多余的钱毫不犹豫借给朋友买房。而郭敬明有了钱之后,一名专门的助理替他在全国各地张罗房产, 一名助理拍下了他在陆家嘴上空秀豪宅的浮夸照片。

办杂志不考虑盈利这事儿,郭敬明根本不会考虑。读书期间郭敬明参加各种活动坐的士去,他记得接待人员 “对你热情地微笑”,到了以为郭敬明听不见的地方,他们会和别人分享 “喜悦”:“我和你说哦,他穷酸得连车都买不起。”

这些事情没有人知道究竟是真实发生过,还是在郭敬明的脑袋里臆想出来的。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他感受到 “对这个世界的巨大失望”。

“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帮助人们拥有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服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靓丽,体会到财富怎样使黛西像白银一样熠熠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

出生于上海郊区小镇的韩寒则对此不以为然,“我以上海人的身份告诉大家:其实上海人很土。上海是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地方”。

但是关键就是这个 “上海人的身份”,有这个身份可以无所顾忌自黑,没有就是一块粗鄙的硬盘。

韩寒作为体育特长生以低于录取线 14 分的成绩破格考入上海市松江二中。松江虽然乡下,但是号称是 “上海之根”,韩寒的母校松江二中还有长者题字的加持。韩寒高一退学后还能去复旦旁听,郭敬明拼死拼活,也就是读个上海大学的命。

02

老编辑讲过,中国文艺自古分三种等级,第一等是士大夫托物言志进行的创作,第二等是官方豢养文人的选编修撰,至于匠人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的创作,则处于文艺的底端。

韩寒当初靠《杯中窥人》这篇文章拿下新概念一等奖后,就有人夸他文笔老辣,堪称当代鲁迅。后来他又在博客上针砭时弊,为中国的民主进程献计献策,直到 “韩三篇 “发表前,韩寒的公知人设还是笑傲江湖,屹立不倒的。

07 年韩寒首次登上了《南方人物周刊》封面,被南方系媒体盖章认证 “公知韩寒 “,算是完成了从” 叛逆青年 “到” 知识分子 “的转型,成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眼中的” 自己人 “,就此站在了文艺创作鄙视链的顶端。

同一年郭敬明经王蒙推荐进了作协,半只脚跨进了主流文艺圈,看起来勉强跟韩寒打了个平手。但过了这么多年,同样是拍电影,韩寒拍《后会无期》水平一般,豆瓣评分愣是打到了 7.1,而郭敬明的《小时代》还没上映,就被一帮人骂圈钱之作。

不得不说,公知 buff 的加成还是强无敌。虽然独唱团 2 被打成了纸浆,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

郭敬明这几年,从校园爱情写到玄幻架空,把市面上流行的题材类型都写过了一轮,书也卖得比韩寒好,但说到底是为稻粱谋,比不上韩寒为国为民口号喊得响亮,只能处于文艺底端。

所以郭敬明说,“我是来自乡下的小孩,只能自己小心翼翼地学着规则。妈妈说,你就是杂草的命。”

但郭敬明一直想证明自己不是杂草。

在《我的父亲母亲》里,郭敬明写,“在我开始稍微赚比较多钱的时候,我从上海买了一个 GUCCI 的包包给妈妈。” 第二天母亲就背着儿子送的包挤公交车,在车上被小偷用刀片划了一长条口子,“像是一张嘲笑的嘴,恶毒地咧开着”。

当晚,郭敬明半夜起床,看见妈妈坐在床边小声地哭。而爸爸坐在一旁,带着老花眼镜,在不太亮的灯光下,用胶水一点一点地把那条口子粘起来。郭敬明清楚的听到父亲和母亲的对话。

“你就是爱炫耀,有了新包包就了不起了,别以为自己是阔太太。” 郭敬明走过去抱了抱母亲的头,答应下次再给母亲买一个包包。

郭敬明像盖茨比一样,以为这是钱的问题,他们都热衷开 party,“在这个世界里,轻歌曼舞尽日不息,声色犬马终年无休。萨克斯管彻夜吹奏着如泣如诉的 “比尔街蓝调”,上百双金色,银色的舞鞋踢起闪亮的灰尘。”

只要能赚到钱,就能跟上流子弟们勾肩搭背,叫他们 old sport. 这是郭敬明跟盖茨比的错觉。

07 年父亲 50 岁生日时,郭敬明准备买辆车送给父亲。一位做出版的商人听到郭敬明要买车,于是推荐成都的一家做汽车专版的报纸负责人。对方表示可以代郭敬明选车,然后亲自送到自贡去,郭敬明很开心地答应了。

但就在父亲收到汽车的第二天,郭敬明就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父亲坐在汽车上的照片,标题是《暴发户的可笑嘴脸》。郭敬明哭着给父亲打完电话后,买光了周围的所有报纸,在垃圾桶里烧成灰烬。郭敬明在《我这样的儿子》中写,“我真的好恨他们”。

这不是郭敬明第一次被欺骗。

他曾应邀录制央视的《文化访谈录》,采访提纲上写的是谈中国传统文化,郭敬明很看重央视平台,还专门找资料做功课,背了很多相关知识。但节目一开始,马东直接问,“你抄袭的事怎样了?” 郭敬明解释完,马东又问了一次,郭敬明发现整场节目都围绕这个话题。他在现场感到无助,连想去洗手间冷静一下都不行。多年后接受橘子娱乐采访,谈到这事儿,郭敬明还没迈过这个坎儿。

03 年庄羽起诉郭敬明抄袭这事儿成了悬挂在郭敬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直到他遇到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副社长黎波。

黎波负责郭敬明的图书出版工作。他帮郭敬明上作家富豪榜、进作协、上《纽约时报》、通过关系把抄袭的新闻压下去,算是郭敬明的贵人。但就连黎波也看不起郭敬明,“是各种合力造就了他,他赶上这么一个时代,其实他自己什么都不是 “。

这话郭敬明肯定不认可,“我这样一个人,二十多岁、三十岁,没有爱情,大概七八年没有假期,付出了这么多在工作上,另外一个人他整天都在玩,在谈恋爱,结果他成功了,那你觉得这样合理吗?”

郭敬明很勤奋,白天接受采访出席活动,晚上挑灯夜战写稿,一天能写两万字,比起点上的网文作者还要拼,敬业程度堪比唐家三少。

但唐家三少最近也陷入抄袭风波里了,现如今高产的网文作者,十有八九都避免不了抄袭的指控。而郭敬明抄袭,在法律上比他们走得更远。

郭敬明在采访中表现出的对自己的剖析是清醒的,在散文中写出来对世界的感触是敏感的。如果老老实实当一个普通作协会员是够用的。但是动辄要在现实之外架空一个新世界,庞大的人物关系和世界设定,不借鉴借鉴怎么行呢?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也就一部《红楼梦》,美国 Jazz Age 几十年也就出了一个菲茨杰拉德,勤奋有用的话,还要天才干嘛?如果真的要写当代红楼梦的话,也是二十年之后的王思聪写。

《天才的编辑》里面的主人公麦克斯铂金斯一手挖掘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他们能被写进文学史的作品,也就屈屈那么几部。而这几位天才写完了这几部作品后,老得老,疯得疯,死得死。谁能像郭敬明一样一年一部戏地折腾。

所以郭敬明虽然身处一个菲茨杰拉德相似的时代,也不断在作品中寻找菲茨杰拉德式的灵感,但是永远成为不了菲茨杰拉德。他没有菲茨杰拉德的天分,更承受不了菲茨杰拉德晚年落魄的苦难。

他的成功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一本书卖几百万册的成功。

03

黎波讲得很明白:“有些人是做事,郭敬明是做局。” 郭敬明想走的路,是郭德纲的路,是赵本山的路,是做个大班主,给手下铺路。

拍《小时代》时,为了让片子赶上暑期档,郭敬明把时间流程图甩给旗下的编辑看,让之前从没写过剧本的编辑在两天内交出电影剧本。他对《小时代》的海报不满意,会当面大骂设计师,你做的这东西就像屎一样。

苏小懒在 2010 跟最世文化解约,转签了磨铁图书。谈到签磨铁最重要的原因,苏小懒说是 “所有的账目、图书印数和销量,全部都是透明的,随时可以去磨铁公司查账,彻底公开。”

最世文化克扣版税的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即使是这样,很少有人从最世文化离职。

Hansey 是当初跟郭敬明一起创办《岛》杂志的公司元老,他负责《岛》杂志的全部装帧设计。2007 年,Hansey 表示,因为要继续念书,没办法继续做《岛》。后来,Hansey 又提出,要让他继续做可以,但要郭敬明支付他 11 万。

为了保证《岛》如期推出,郭敬明答应了 Hansey 的要求。之后每出一本《岛》,郭敬明就把钱转给 Hansey,无论春风文艺出版社有没有把钱打给郭敬明。

但就在离《岛》还有 15 天就要出最后的印刷菲林了的时候,Hansey 打电话告诉郭敬明,“我告诉你一声哦,岛我不做了。” 第二天,Hansey 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了自己做的同类竞品杂志《爱丽丝》的预告。

Hansey 从《岛》离职时,还带走了郭敬明旗下的员工不二跟晴天。离职后 Hansey 写了一封信,指责郭敬明雪藏自己的作品,利用和某网站高层的私交封掉 Hansey 搜索关键词。

Hansey 离开时郭敬明哭了,这事儿让郭敬明元气大伤。2011 年左右,《爱丽丝》杂志停刊,Hansey 为了办杂志欠了 50 万,不得已向郭敬明求助。郭敬明替 Hansey 还了债务,Hansey 重新回到了郭敬明旗下。

对最世文化的作家来说,郭敬明就是一块活招牌。郭敬明离了谁都能活,但他们不能没有郭敬明。如果没有郭敬明,《最小说》旗下的作者新书只能卖 3000 本,但封面一旦写上 “郭敬明” 推荐,就能卖出三万本。“他像一个金炉,你在里头沾点金,就能赚钱。”

2008 年,郭敬明签下了二十出头的笛安。他当时做了一个决定,停掉一直连载的《小时代》,把笛安的长篇小说《西决》放在《最小说》最好的位置连载。这样做的代价是前几期杂志销量下滑。后来《西决》出单行本,卖了 75 万册。

在笛安之前,郭敬明签下了落落。落落写完《年华是无效信》时,郭敬明的《夏至未至》正准备出版。郭敬明想出了个点子,两本书在封面上都用绿色,因为在书店里摆在一起时,看上去就像一个系列。结果《年华是无效信》销量很快破二十万。

真是了不起的郭敬明啊。

郭德纲讲过,我想让谁红就让谁红,想让他几月几号红就让他几月几号红。韩鹤晓从郭德纲门下出走又回归,不过是 Hansey 跟郭敬明故事的翻版,没有郭德纲,谁知道你韩鹤晓,没有郭敬明,谁知道 Hansey?

郭敬明走上了一人致富,带领更多人致富的路子,他接受采访时说,“我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梦”。

但是赵本山的弟子是穷得揭不开锅的东北草根,郭德纲的弟子是没什么文化的胡同串子,当然还有从炸酱面店里捡回来的岳云鹏。郭敬明的手下,净是些七窍玲珑心的人精。人常说,仗义每多屠狗胡,书生总是负心郎。郭德纲、赵本山靠师徒伦常,佐以蝇头小利管住徒弟,也防不住出了一个曹云金。

更何况如今节节败退的郭敬明。

去年先是有传言说最小说系列销量严重下滑,年亏损达到千万,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停止跟郭敬明合作,最世文化跟新出版社博集天卷签下五年合约。

新的合约没能解决最世文化的困境。2016 年 9 月,最世文化旗下的作者琉玄在微博上宣布写完了《北京人在北京 3》,虽然纸媒濒死,没人买书了,但仍然会继续出书。等到了 11 月。琉玄就称,《北京人在北京 3》很有可能不会出版了,今后的方向是写剧本做直播。

纸媒没落了,影视行业成了最世文化的发力点。郭敬明摸着石头过河拍完《小时代》后,他旗下的落落把自己的小说《剩者为王》搬上了大银幕。安东尼的《陪安东尼渡过漫长岁月》也被改编成了电影。

可惜他们全都跟《爵迹》一样,票房惨淡,口碑扑街。

现在的郭敬明,没有资本加持了,旗下的作家走的走,反的反,关键时候连帮着说话的人都没有。最世文化要想翻身,只能希望郭敬明再写个大 IP,赚个盆满钵满了。

但郭敬明能写什么呢?他的前半生依然在巨大的扭曲中度过,当市场突然变换口味,他已经全然失去了重新体验生活的能力。

“当我的生活步入正轨时,我开始跟你一样,像你忘记我那样忘记你,然后忘掉那些痛苦,开始变得平庸可耻。”

菲茨杰拉德写过这样的话。

“他的才气如蝴蝶翼上,由粉末形成的花纹一样的自然。有段时期,他却像蝴蝶一样对此全然不知。他更不知那图案何时被拂去,何时被搅乱。后来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已被毁坏的羽翼,他学会了思考,但无法再度翱翔。因为他已不再热爱飞行,只能回忆当初轻松自如地展翼天空的日子。”

海明威为菲茨杰拉德写过这样的话。

天才的菲茨杰拉德最后选择让盖茨比在 32 岁的年纪吃到一颗仇恨的子弹,那我想知道,到底是谁,让并非天才的郭敬明在 34 岁之后,陷入终生无法撇清的桃色传闻?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