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选美的亚马逊“第二总部”竞选,对候选城市到底意味着什么?
238:1。这个竞争比例不是来自世界小姐选美,而是亚马逊北美“第二总部”(HQ2)的竞标。
从投标开始,这场角逐已经持续了数月,共吸引了包括美国、加拿大 238 个城市的前来申请。大到纽约、洛杉矶、华盛顿、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小到一些人口不足百万的城镇,都想来竞争这个将与亚马逊现总部西雅图“平起平坐”的第二总部。
1 月 18 日,亚马逊官方宣布,他们已经从 238 个候选城市中挑选出了 20 个进入下一轮的筛选,将于今年内确定最终的竞标结果。
(图片来自:FOX 13)
抢手的亚马逊“第二总部”
不过是建设亚马逊的第二个总部而已,为何能吸引这么多城市来参选呢?这还得从亚马逊开出的丰厚“嫁妆”说起。
亚马逊宣称,他们将会为最终的中标城市带来 50 亿美元的投资额和大约 5 万个工作岗位。这是什么概念呢?亚马逊去年收购的全食超市,员工总人数也才 8 万多,因此这个“第二总部”差不多就相当于重新创造一家中型企业了。
(图片来自:Market Watch)
巨额投资再加上数量众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不少城市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处于“铁锈地带”(Rust Belt)的传统工业衰落、亟需注入新鲜血液的地区。
(美国“锈带”)
为了获得亚马逊的垂青,各竞标城市也是使劲了浑身解数。纽约市为了庆祝入选,特意在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等地标建筑楼顶亮起了“亚马逊橙色”灯。
(图片来自:GeekWire)
新泽西州州长在竞标的第一天起就承诺,如果亚马逊选址在本州的诺瓦克并创造足量的就业机会,他们将会为亚马逊提供包括 70 亿美元潜在税收优惠在内的“大礼包”。要知道,亚马逊所提出的投资额,也才 50 亿。
(图片来自:Twitter)
亚利桑那州和佐治亚州的方式就更加夺人眼球了,前者将一个代表亚利桑那州独特沙漠景观的巨大仙人掌送给了亚马逊(可惜被亚马逊婉拒了);后者则宣称,如果自己中标,不仅将为亚马逊提供远超过其需求的企业用地,还要把这片区域命名为“亚马逊”。
(亚马逊:你们的礼物很酷,但抱歉我无法收下。)
不过仅仅靠吸引眼球是不够的。亚马逊 CEO 杰夫·贝索斯曾在声明中表示,这个“第二总部”将完全比照现在的西雅图总部,二者的地位和职能差不多“平起平坐”。因此,他们对标的城市划定了一个不算低的标准:
- 位于人口超过 100 万的大都会区;
- 商业环境友好稳定;
- 能够吸引并留住高科技人才;
- 附近有一定规模的国际机场和主要高速公路;
- 公共交通便捷;
- 能够提供多达 800 万平方英尺(约合 74 万平方米)的土地。
这么几条标准下来,很多中小型城市可能直接就从“简历”这关被刷掉了。
“总部经济”的吸引力
尽管条件如此苛刻,还是有很多城市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来申请,这就不仅仅是因为亚马逊所列出的 50 亿美元投资和 5 万就业岗位的丰厚条件了。
亚马逊将为这座城市带来的,可能会是一次彻底的颠覆和蜕变。
这个故事已经在亚马逊现总部西雅图身上发生过一次了。别看它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 70 万人口,作为多家世界 500 强企业总部的美国西北部第一大城市,在历史上,它只是一个以伐木业为主的小城市。
(历史上的西雅图,图片来自:Alfa Img)
后来,波音的入驻使它的制造业在大萧条之后再次起飞,而微软和亚马逊的定居则让它开始转型成为一个科技之城。如今让人在西雅图体会不眠之夜的,除了飘香的星巴克咖啡之外,可能就是科技公司大楼里长明的灯光了。
(图片来自:时代)
2013 年的时候,西雅图被评为美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主要城市;四年之后的 2017 年,西雅图再次当选这一头衔。
(图片来自:西雅图时报)
让西雅图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亚马逊可谓居功至伟。数据显示,在 2010 年至 2016 期间,亚马逊在西雅图的投资为当地的经济增长贡献了 380 亿美元,相当于每投资 1 美元为西雅图创造 1.4 美元的经济价值。
2010 年的时候,亚马逊雇佣的西雅图本地员工仅有 5000 人,如今已经增加到了 4 万人;他们最近还宣布,要将西雅图的员工数量增加至 5.5 万人,而整个西雅图的总人口也不过才 70 万。
不止如此,亚马逊在西雅图的总部园区,总占地面积为 810 万平方英尺(约合 75 万平方米),相当于西雅图所有城市办公空间的 19.2%,位居全美大公司之首。
(亚马逊西雅图总部,图片来自:洛杉矶时报)
这个囊括了公司和其他基础设施在内的超大型社区,如今已经不仅仅是亚马逊的总部,更与整个西雅图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人曾说,亚马逊的不断扩张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西雅图”。办公区域的扩大为周边带来了商业圈的集聚,而员工数量的不断增加也意味着更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亚马逊总部附近从无到有的公立学校、越来越多的新建公寓楼等等。可以说,亚马逊的存在几乎为西雅图建了一座“城中之城”。
(图片来自:Boston Herald)
这种因为大型公司或者经济体的存在而形成的资源集聚效应,被称为“总部经济”。
在这种效应中,企业的成长与地方的建设与发展通常是相辅相成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好处是,企业的发展壮大会给当地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但相伴而生的,也会有一些负面效果。
房价的变动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
尽管亚马逊的扩张为西雅图当地的商业繁荣创造了条件,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也推动了西雅图当地房地产价格的水涨船高。根据西雅图房地产研究机构 Zillow 的数据,在亚马逊把总部集中到城市南部的七年以来,当地的房价已经上涨了 83%,租金也上涨了 47%。
(西雅图房价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图片来自:西雅图时报)
虽然亚马逊员工的薪酬已经算是科技公司中非常厚道的了,但相比均价达到差不多 70 万美元的西雅图房价,工资的上涨幅度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这个现象同样体现在国内的深圳。跟西雅图一样,深圳的迅速成长也离不开腾讯、华为、中兴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但飙涨的房价也同时在挑战着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腾讯在深圳的新总部大楼,图片来自:彭博社)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更多企业机构入驻,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盲目的招商引资,这对当地的长远发展来说,可能是一件坏事。
对于那些想要竞标成为亚马逊“第二总部”的城市来说,如果它们想要获得像西雅图那样的神奇蜕变的话,就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同样的挑战。
目前,在亚马逊做出的筛选中,留下的 20 个都是符合要求且充满竞争力的城市,它们分别是:亚特兰大、奥斯汀、波士顿、芝加哥、哥伦布、达拉斯、丹佛、印第安纳波利斯、洛杉矶、迈阿密、蒙哥马利、纳什维尔、纽瓦克、纽约、北弗吉尼亚、费城、匹兹堡、罗利、华盛顿特区以及多伦多。
它们之中的大部分,在城市规划和发展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但是总市值高达 6000 多亿美元的亚马逊,还是有着令人无法拒绝的吸引力。
不知道谁会成为那个最终的“幸运儿”呢?
题图来自:亚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