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nr 访谈:墨子科技,电视也社交
墨子科技团队
第一次踏入墨子科技在上海虹口区花园路运动 LOFT 办公室的门,便被他们整齐划一的T恤所吸引。墨绿色的T恤,白色的 LOGO,以及团队周末全员加班的盛况。
墨子科技的受访者分别是公司创始人蒋泊聿和殷志刚。在社交电视领域打拼2年后,他们终于拿出了一件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一个黑色的小盒子 58mm*58mm*26mm ,通过蓝牙和 Android 客户端连接,载入和当前机顶盒匹配的红外遥控数据后它就接管了遥控机顶盒的作用。客户端上的菜单除了普通的频道列表以外还有以栏目和内容分类的模式。比如你无需记得哪个频道在播放意大利对阵西班牙的比赛,只需要找到这场比赛,它就能为你切换到正确的频道或者预约这挡栏目。
ifanr:两位创始人是如何想到创业的,之前的职业经历又是如何?
蒋泊聿:毕业之后,先后在毕博和德勤工作,主要涉及 IT 领域的战略咨询。在咨询行业工作5年后,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因为自认为比较熟悉互联网,加上08年各大广告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就想到了做“多拍网”。
ifanr:当时做“多拍网”的动机是什么?它成功了吗?
蒋泊聿:多拍网是一个互联网 Flash 相册。当时是希望将其培养成一个和分众传媒有一定相似性的媒体平台。通过为会员提供个性化相册,而让多拍出现在各种社区中,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展示网络,然后通过统一管理广告投放来实现“相册广告屏”的目的。
殷志刚:同期我在博客大巴任职。多拍网当时已经形成了和博客大巴的合作,成为博客大巴用户可选的应用组件之一。国外一个叫 Slide 的 Flash 相册因为在 MySpace 上爆红一时,被高价收购。这也刺激了国内市场的行业竞争。不过由于国情不同,多拍网没有能够吸引到足够的用户和投资者的注意力。
蒋泊聿:当时认为只要提供酷炫的、设计精良的模版,就能吸引大批用户。实际上过于文艺的设计反而拉远了用户和产品的距离。由于没有快速获得足够多的用户,产品在天使投资用尽后就无力继续了。当时得到的一个教训是,尽管自己参与过很多 IT 项目的规划工作,但是真的去创业的话,战略上的“规划性”不如战术上的“执行力”来的重要。
ifanr:在“多拍网”结束后,两位是如何想到进入电视这个领域的?
殷志刚:我在初中毕业后就再没有回到校园,属于非科班出生的技术人员。在博客大巴任职技术团队负责人之后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和蒋泊聿是在他结束“多拍网”之后认识的。当时是2010年,正值互联电视的元年。由于双方人际圈子的原因,无论是从电视厂商还是其他创业团队那里传来的信息,都预示着互联网电视这块处女地将成为未来几年内变革兴起的地方。
蒋泊聿:在确定了新方向后,我们着手同厂商一起为互联网电视带去各种应用。从家庭相册,图片新闻,语音新闻,一直到电视杂志、电视彩票等,我们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应用,有的已经预置在了当时上市的互联网电视机上。但我们发现,这些应用并非适合电视屏上的展现以及客厅的应用场景。由于电视遥控器的操作并不方便,以及客厅中弱交互的应用场景,老百姓休闲的心态,将大众已经熟识的产品硬生生搬到电视上反而凸显了互联网电视不如传统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使用方便的弱势。
ifanr:那么,现在墨子科技的创业方向是如何确定的呢?
殷志刚: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应用放在电视上才合适。电视是一个和用户产生弱交互的屏幕,这个现实提醒我们,产品的突破口也许不在电视机上。然后2010年世界杯期间的一件事情启发了我们。
当时 CCTV1 和 CCTV5 两个频道交叉直播比赛。我们两个球迷经常弄不清楚哪个频道播哪场比赛,这个困惑也出现在了身边很多朋友身上。我们发现用户要找到自己想看的节目内容其实是有门槛的。随着可收看电视频道的增多,这样的门槛实际是被提高了。
蒋泊聿:最早的时候,我们通过一份《每周广播电视报》来获知内容排片表,于是,电视报成了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后来,各类电视台的网站上出现了电子版的收视指南,现在的机顶盒也有同样的导视功能。电子化的收视指南被称为 EPG (Electric Program Guide), 我们决定往这个方向发展。
图:左 殷志刚,右蒋泊聿
ifanr:机顶盒上的 EPG 并不好用,反倒是目前视频网站以内容为分类的内容管理更加先进好用。墨子科技是否注意到了这种现象?
蒋泊聿:视频网站的 EPG 解决方案是目前最好的方案。这也是视频网站吸引用户的原因之一——容易发现内容,容易管理内容。墨子科技在决定了创业方向后就开始着手研究 EPG 在机顶盒环境下的创新。
殷志刚:我们尝试了几种方法,首先是和电视厂商的合作,在长虹和TCL的互联网电视中置入 基于EPG 的智能节目导航平台,但发现由于最后的转台工作是由机顶盒完成的,因此这种方法基本无效。然后我们发现一家国外创业公司 Peel ,他们通过一个摆在茶几上的小外设来实现控制机顶盒转台,而与之匹配的手持客户端则负担起了内容发现、内容管理的工作。
蒋泊聿:当时我们受到了“软件公司不做硬件”观念的影响,没有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前行,而是转投为第三方互联网盒子厂商提供基于EPG的智能节目导航系统,来达到帮助用户更好的发现内容并直接换台的目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第三方互联网盒子本身受政策影响,且用户量不大,这也是一条死路。
殷志刚:最后我们又回到了小外设的道路上。墨子是不懂硬件的,但在电视行业深谙硬件技术的团队有很多,所以在找到合适的硬件合作伙伴,搭建自身的核心团队之后,我们的开发就进入比较顺利的阶段。
蒋泊聿:我想通过一段视频来介绍墨子科技的遥控小外设是如何工作的。简单来说,它是一个 Android手机客户端和遥控小外设的组合。遥控小外设已经兼容了市售大部分的机顶盒,通过蓝牙和手机客户端连接完成传达指令的作用。用户只需要关心自己想看什么内容或者某个频道,就能利用手机完成转台。
ifanr:墨子科技对这个小外设的研发计划是怎么样的?它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殷志刚: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以更小的代价拥有我们的产品。因此降低成本,减小体积,增强兼容性基本成了我们工作的重心。从产品的原型电路板到这次峰会上我们准备送出的测试产品,你会发现我们的产品变得越来越小,也越来越美观。
蒋泊聿:由于遥控小外设会出现在家庭的客厅里,因此拥有良好的外形也很重要,我们在解决它同机顶盒兼容性的过程中也在耐心地尝试改善它的外观。我们希望有朝一日,它会称为用户家中的一个装饰亮点。
图:左 工场样板,右 测试版产品
ifanr:对于未来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考虑的?
蒋泊聿: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测算,未来的小外设铺货程度如下:一线城市,50万用户/城市;二线城市,30万用户/城市;三线城市,10万用户/城市。获利的途径主要包括内容推荐、硬件销售来完成。
ifanr:内容推荐实际是一种硬性的广告,除了这种广告以外,还有怎样特别的销售渠道?
殷志刚:通过和电视栏目组绑定也能作出特别的广告。比如一个电视栏目在开拍前就能准备好播出时的互动环节。通过和数万名观众的互动,电视栏目可以走出屏幕形成以内容为核心的用户社区。
ifanr:这种以内容为核心的用户社区的好处是什么?
蒋泊聿:在电视栏目-电视台-广电运营商-社交电视创业团队-观众的生态链上各自都有分工,但为了让电视社交化,小创业团队往往要涉及社区运营这块工作。而这块工作却是小团队所不擅长的地方。你很难找出比编剧更懂一部电视的人。你也很难对每一部电视剧都了如指掌。因此,通过合理分工,由创业团队来建设互动平台,栏目组和内容提供商亲自参与小社区运营。这种上下游分工明确的生态体系是我们未来盈利的重要基础。
ifanr:感谢墨子科技接受我们的采访。社交电视的兴起需要各色创业团队的参与,唯此这个市场才能摆脱太过概念化的印像。
殷志刚,蒋泊聿:感谢爱范儿的报道。我们认为这个领域需要软硬结合的团队,我们愿意成为开垦者。
关于 “爱创会 社交电视峰会”:
如果读者对墨子科技的产品感兴趣,请参与本周六举行的社交电视上海峰会,所有报名的普通观众都将获得一个遥控小外设,提前体验社交电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