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专访周楷雯:如果我坚持 10 年,能做到多极致 | A TALK 01

AppSo

2019-03-19 10:44

认识周楷雯

周楷雯,90 后开发者,9 年开发经验,曾经开发过秒视、小记、一炷香等 app,被 App Store 多次推荐。

最近致力于于开发 50 音起源以及小电台等新产品,曾著《PRODUCTER 让产品从 0 到 1》,是一本阐述如何完成 app 产品设计、开发和营销的书籍。

《50 音起源》是一款主打日语入门学习的 app,设计简洁、功能丰富,详情评测可以戳 >>>

今天,AppSo 请来了周楷雯,让他和大家聊聊,《50 音起源》这款 app 的幕后故事。

能不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你的 App?

可爱与智慧并存,高效而富有人文气息的五十音学习软件。

为什么会想到开发这样一款 App 呢?

去了几次日本以后,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秩序井然,风景清秀的国家,不论是包容性极强的书店,高度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还是让人驻足的街头文化,或好吃的炸鸡拉面,都让我念念不忘。

在去日本前我曾经通过很多软件,书籍学习日语,但很快这些软件所忽略的人文层面的东西,像不停的挠我一样,驱使我去做点什么,很难说他们的作者或公司是不是真的喜爱日本那部分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文化,但我觉得在学习语言与了解文化之间,有一条缝需要被弥合,所以就开始做「50 音起源」这款 app。

开发过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可能就是对日语假名起源的考证上,因为我希望阐述清楚日语的每个假名,每个词汇是如何演化以及背后代表的文化符号,并体现在 app 所提供的学习过程里。

所以在准备阶段花了很多时间去逐个考证,而这方面的资料也很多都是半猜想性质的,就是说日本人也不太清楚某些词汇是怎么演化过来的。因此这部分工作大概占用了我一半以上开发周期。

除此之外第一次尝试 Android 开发,整合 3D 模型与 app 这种形式都让这次开发旅程充满了新奇体验。

你对这款产品的长线规划是怎样的(产品的迭代)?

就目前而言,这款 App 离我最初立项时所设想的目标还差的很远,大概只走了 20%。

我希望这是款「体验式」的 app,这里并不是说「用户体验」,我希望用户能获得充满惊喜的学习过程,以及不断更新与深入的内容,触及到用户真正的日语文化下的生活。

因此除了继续完善当前的内容以外,我已经着手准备新的内容,希望在 2019 年能有一次大更新,给用户带来真正的惊喜。

在过去 9 年的 app 开发生涯中,有不少 app 因为我的妥协,没有成为它该成为的样子,这是我莫大的遗憾。

因此,现在独立在做这件事情,我确信我那些疯狂的想法最终能实现出来,我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力去弥补那些未竟的遗憾。

用户对这款产品的反馈怎么样,有没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和 AppSo 分享一下?

目前在 App Store 用户给出了 4.8 分的好评,很多用户都很喜欢这款 app,甚至给出了「这是我用过最好的 50 音学习 App」这样的评价。我对此评价倍感惶恐,非常感谢他们对「50 音起源」的包容。

让我记忆很深刻的是遇到了一位可爱的「妈妈」用户,给我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且想要加入到软件的开发中,但我还是希望在产品没有变得走上正轨前,尽量保持很小的人力成本,并节省沟通成本。

虽然没能够合作,但是非常欣慰用户能够对这款产品有这样深的认同感。

在用户增长方面,你有哪些常规方案与奇技淫巧?

在这方面我现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和方案,更多的是在微博上,自己的博客,专栏里写一些文章,去介绍这款软件,同时国内几个著名的 app 推荐媒体也特别重要,比如现在正在对我做访谈的 AppSo,能够获得优质的早期用户对产品的发展帮助很大。

毫无疑问,一个软件需要设计的好看才能在被曝光时被用户一眼瞧中。但产品本身的体验能够最终决定当曝光结束,趋于平淡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因为口碑和用户评分来继续选择这款 app。

除此之外软件的关键词其实挺重要的,之所以起名为「50 音起源」也是因为,我确信「50 音」这个关键词是用户学习日语时能最先想到的词之一,而起源能暗示用户这款 app 的内涵。

你觉得目前 App 市场还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 app 的市场仍然有巨大的空间留给开发者,在过去的 10 年里 app 刚刚完成对用户需求的基本覆盖,但品质和体验还有很大很大很大的空间可以去做。

只是能够完成更高品质的公司和开发者仍然稀缺,好的设计师,遇上优秀的开发者,两者之间再能够有足够的产品素养,还能够有丰富的知识去覆盖某个领域,这种几率还是比较低的。

用户购买付费用户的习惯和途径才刚刚养成,我认为这是给独立开发者的最好的时代的开始。

如何判断自己的长处与行业大势的结合点?

我觉得不论与自己的爱好结合,还是与当下的趋势结合,最重要的还是先自己想清楚这个产品的性质,并决定好自己的投入程度。一般来说,我会仔细考虑这三个问题:

  • 这个需求是不是不会变的
  • 如果我坚持 10 年,能做到多极致
  • 对于同类产品,我是否能够提供更好的体验,并大幅超过替换成本

如果在这三个问题里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肯定答案,那一定能够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小产品可以大投入去做获得极高的竞争效率,大产品可以从小去做,简单试探一下市场的水温。

能不能聊聊你最喜欢的一款产品 / 游戏 / App?

即刻社区是我去年开始挺喜欢的一款产品,里面很多年轻人!能看到年轻时的自己,哈哈。

MindNode 是我很喜欢的一款工具,平时用来做脑图。

《风之旅人》是我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游戏,他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链接方式,那一刻怦然心动犹在心头。

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日常的工作流?

一般会先开脑洞意淫一会,然后和妹子在吃完晚饭晚上遛弯的时候交流这个想法,她如果反应平淡我就失去了很多乐趣。

酝酿两天后,会在 Mindnode 上开始写关于这件事的脑图,变成具体的做事细节上。在这个过程里会有很多很多想法被放弃掉。

如果真的开工的话,会在 Sketch 里做设计图,这往往是产品最核心的一些体验和功能,做完后如果觉得很兴奋,就会开工做 app 了。

而一旦开工,我就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往往要持续 2-3 周才会到一个阶段。以前写完 iOS 就差不多了,但现在休息一周就会开始做 Android 版本。

除了这些工作的事情,就是看书了,今年会把健身架上,以便自己有个好身体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最后,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手机首屏,看看你的常用 App?

关于 A Talk

产品(Product),是用来满足人们需求和欲望的物体或无形的载体。

AppSo 报道过无数的好产品,但好产品究竟从何而来?AppSo 希望让产品背后的人,和你聊聊产品幕后的事。

于是,访谈栏目 A Talk 应运而生,关乎产品、关乎运营、关乎创作。

如果你也想加入 A Talk,与 AppSo 百万读者分享你的产品经验,请在 AppSo 微信公众号回复【开发者】,了解更多详情。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