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好数字生活?你可能需要一套整理术 | 数字生活家
「寻找未来的数字生活家」
决赛作品评选这是 AppSo 作品征集大赛的第 1 篇决赛入围作品。
30 天,500 多篇投稿。18 篇优秀入围作品,将在接下来一个月发布于 AppSo。
本次大赛采取综合评分制。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转发到朋友圈 / 在文末投票支持作者。
希望这些数字生活家的经验,会给你启发。更有品质的数字生活,尽在微信号 appsolution。
如何过好数字生活?你可能需要一套整理术
作者:Kyle 君
记得看过一本书叫「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作者是尼葛洛庞帝。他在 20 年前就预测了数字化对生活的各种影响,其中一些已经实现,甚至变成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常识,例如他说未来全球会有超过 10 亿人通过互联网连接,事实上早已不止这个数字。
我关注的并非是这些预测,而是剥离了技术后的思考。从「比特」到「界面」,再到「生活」,尼葛洛庞帝呈现出了一条从抽象到具象的数字化纵深轴线,描述了人类与计算机的和谐共处,而「数字化生活」便是此书的第三个部分。
这本「数字化生活」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信息技术及理念发展的圣经
现在看来,虽然「数字化」并没有像葛洛庞帝所说那样「在各个领域,数字化比特都将代替原子」,但它实实在在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时每刻,无论何地。
当我和朋友谈到「数字生活家」这个话题的时候,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对生活的方式,很难有一个客观固定的标准,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相比用什么 app 来解决问题,背后的思路更为重要。
对我来说,「数字生活」意味着效率更高,抑或看待事物的维度更多,从前我只是一味追求不断尝试新的工具,后来我发现贯穿数字生活始终、以不变应万变的是选择、组合它们的方法,是一种「整理术」。
这里的「整理」不只是把手机里的 app 们摆放整齐、分门别类,更重要的是搞清楚是否需要它们,用来做什么,如何去使用。就像是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我认为任何一个擅长数字生活的人,都有这样一套适用于自己的「整理术」。
进入正题,我将「整理术」以接触数字生活的时间逻辑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基于数字设备中内容(app)的整理;
- 第二阶段,基于时间与事件的整理;
- 第三阶段,基于自我的整理。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从可见到不可见的过程,就像数字化一半是通过屏幕投射在我们的视网膜上,一半则隐藏在二进制的比特之下,下面尽量用通俗形象的例子来描述我对它的理解。
原子和比特,生活中的设备和数字内容
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原子与比特同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最神奇的一点在于,它们会相互转化。
如我们现在正在从屏幕上获取信息,而信息又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也正是如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第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连接」的思维,连接不同的设备,连接不同的 app,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体现「连接」的好处。
1. 如何利用不同的 App 来提高生产力?
重要的是建立好你的流程。
我会用 Evernote 的「剪藏」功能从网页上收集灵感,主要是文章文字,并且通过强大的检索功能,日后可以方便地被找到。
还有一些生活琐事、心情和读书笔记,用 Day One 记录,这两个 app 作为入口,会在我的知识库里不断地累积素材。
要先想好一个大纲,简单一点的我会在手机或网页的 Google Keep 里随手列一下,如果比较复杂,比如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就用脑图的形式来梳理一下,让自己在执行之前有一个大概的框架,比较推荐简单易用的 MindNode。
我经常也会用 MindNode 来写策划方案、会议记录等
最后就是在电脑上写下这些大段的文字,通过 Ulysses 来完成,这是一款支持 Markdown 语法(一种能让人专心十万倍于内容的写作语法)的编辑器。
忠实于内容,几乎所有文字内容创作,我都会首选先在 Ulysses 里写下来,再去编辑排版
在众多的编辑器中,Ulysses 的好处在于方便地管理,不管是在电脑上,还是手机上。通过 iCloud 或 Dropbox ,你可以随时随地把写作这件事进行下去,在任何设备上拾起写了一半的文字。
2. 如何利用不同的 App 来实现自动化?
能用两步完成的,绝不用第三步。
减少操作成本是整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把不同的内容(如照片、密码、剪贴板等)与不同的操作(如搜索、分享、编辑)相互组合,或者说整理起来,可以让数字生活变得更轻松。
在 iPhone 上,我会使用两个 app 来「自动化」完成一些常见的操作。
一个是 Launch Center Pro,基于它对 URL Schemes 的支持,我可以预设很多方便的组合操作(Action),例如快速地将将两张截图用 Long Screen 拼接在一起、直接把输入关键词然后打开 App Store 进行搜索,甚至建立一个聚合搜索引擎,总之少点一下算一下。
文中的截图拼图就是我用上述快捷方式完成的,还可以将一些不想放在桌面的 app 用 Launch Center Pro 里来打开
另一个是 Workflow,它能更显著的缩短我们日常的操作流程,并且它已经内置了不少预设动作:从当前位置打 Uber 回家、随机播放手机里的音乐、显示到最近的咖啡店路线等等,这些往往要通过打开一个又一个 app,好几步操作才能实现的结果,都可以整理成一个动作。
这是我用 Workflow 的一个记录咖啡因的动作,快速地在 widget 里完成记录
所以,整理的第一个阶段在于,了解你周围的设备与设备中的内容(app),熟悉它们的作用,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将它们连接组合起来。
计划生活的骑士,献身方法的苦行僧
数字生活的「整理术」除了「看得见」的内容进行整理,也有对「看不见」的时间(事项)的管理,第二个阶段的核心是「处理的逻辑」。
这里不得不说到戴维·艾伦与他的 GTD (Geting Thins Done),这套被无数人封为「效率圣经」的理论,其实通过一步步整理来让自己从工作的压力中得到解放,他把这种状态比作是空手道中的「心如止水」。
戴维·艾伦所著的《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一共三部
如何把生活和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事情整理成可以采取的行动?GTD 选择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 「横向」是把所有动作按照一个流程串联起来,以保证可以毫无遗漏地加以执行;
- 「纵向」是针对每个具体项目或标签整理事情,再进行思考和解决。
这便是整个 GTD 的最基础原理和流程,其中「横向」的思维方式是 GTD 的重要核心,它包含五个流程:
- 收集(Collect):要求捕获所有「未尽事宜」,把一切琐碎赶出大脑,放入「收件箱」,并定期清空它。
OmniFocus 可以抓取提醒事项,我经常直接在日历提醒里直接记下要做的事情
- 处理(Process):判断如何处理这些事务,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最重要的是一次只处理一件事,如果判断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则可以丢弃、延后或归档;如果需要,就确定随后采取的具体行动。
- 组织(Organize):将上一部的行动根据发生的场合进行整理,基于四个角度:项目(包含在一个大项目里的行动)、日程表(具体某一天或某个时刻最需要采取的行动)、下一步(需要尽早采取的行动)、等待(需要其他人协助或承担的行动)。
组织是一个杂乱无章的事情梳理成有序的过程,亦可加深对项目的理解
- 回顾(Review):定期回顾一下行动是否合理,可以进行调整,以确保事项的完整且与进度合拍。
- 执行(Do):即执行事项,直到成功。
至于用什么 app 来整理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有很多人推荐 OmniFocus,它确实是最完美的 GTD 工具,但只要心中有这套方法,众多 todo 类工具(如 Things、2Do、Todoist 等)都可以做到。
对了,还有一个简单且行之有效的真理,就是每个阶段只专注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
行走在数字生活中,除了要整理「看得见」与「看不见」的,还有一个维度是要「从外到内的收拾」,第三个阶段便是「量化自我」。
「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 」这个词语最近已经被不少提到,好奇心日报也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它最早是在 07 年由「连线(Wired)」杂志的编辑 Gary Wolf 和 Kevin Kelly 提出,核心是「通过自我追踪进行自我认知」。
正好时值极客文化的兴起和电子设备的大幅升级,让这场浩浩荡荡的「量化运动」一直持续至今,你甚至都尚未发觉,便成为了其最有力的推动者。
「小米手环」和「微信运动」,可能是大多数人第一次的「量化自我」
「量化自我」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自我和生活的整理,它分为三个阶段:数据收集、可视化,然后加以分析。
选择被量化的范围可以很宽泛,从生理到心理,总之原则是觉得对自己哪里不够了解,就可以选择用量化的方式去分析。
我通常会定期记录及量化的方面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上的,主要是使用电脑的时间和效率;一类是生活中的,这里就包含了睡眠时间、体重变化、运动活动、摄入食物以及去过的地点。
我将这些从各个方面收集起来的数据统一用一个叫 Gyroscope 的 app 管理,原因是可以量化健康、生活等多维度的数据,另外就是它的可视化做得令人称赞。
Gyroscope 的开发者 Anand Sharma 也是一个热爱量化自我的视觉设计师
工作中的数据,我通过 RescueTime 在后台自动收集,它会将我每天在电脑上使用不同软件和浏览各个网站的记录下来,并用判断它们属于 productive(效率的)、distracting (令人分心的),还是 neutral(中立的),通过一天的记录下来可以计算出一个当天的效率值。
RescueTime 提供 PC、Mac 和 Android 版本,主要在网页端查看管理以及设定目标
所以你会发现每天消耗在微信上的时间非常可怕
在 Gyroscope 上,这些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你可以很直接地看到不同时段的效率变化和时长,更有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很清楚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而生活,或者说更多是身体健康,则是「量化自我」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手机里多少都有一两个这样的 app,甚至连 iOS 10 中的闹钟 app 都自带了睡眠记录功能。这里我主要描述一下我的选择,和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交叉分析。
- 睡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手机上的 Sleep Cycle,一个老牌的睡眠记录 app,功能强大,通过麦克风或震动检测睡眠时的变化,加以睡眠前后的状态记录、天气和运动数据,得出各个因素对睡眠的影响趋势;另一个种就是通过运动手环检测了,好处是不用将手机一直放在枕边,但同时也大多数手环也不能收集声音,因而不够准确。
左:来自 Health 的睡眠时长统计;右:Sleep Cycle 给出影响睡眠的因素
- 体重:之前很少关注,自从工作后发福不少因而非常重视,记录的方式也很简单,我用小米体重秤,然后通过小米运动 app 同步到系统自带的 Health 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记录就好了。
虽然大多数记录体重的 app 都会给出曲线,但 Gyroscope 在细节上处理很出色
- 运动:于我来说通常只有三类运动:行走、跑步和游泳。行走主要通过 Apple Watch 自带的功能记录;跑步的记录 app 也很多,我选择 RunKeeper,界面流程简单,社交属性强,购买了增值服务后的个人指导和训练计划也很适用;游泳暂时还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但是 Apple Watch Series 2 似乎是个很好的工具。
- 食物:要全面地统计食物摄入量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很多国外专门减肥的 app 会带有食物卡路里的数据库,但不适用于国内的饮食习惯,于是我只记录摄入的咖啡因和水,我采用的方法是用 Workflow 建立的两个动作,只需要通过 widget 就能完成记录,不需要单独为了两个数据而去下载 app。
- 地点:从校内网、街旁网签到开始,很多人就热爱记录自己去过的地点,不过如今一路坚持下来的人可能不多,连 Foursquare 也转移到了 Swarm,但通过 Gyroscope 结合行走路径和地图,让记录地点变得更有意义了一些,定期可以回顾一下,看看过去的一段时间去过哪些地方。
一个月下来回顾自己去过多少次餐厅,逛了多少个商场,就像是一个用脚步写下的故事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就是交叉分析,每个方面的数据单独都能体现趋势,就例如我前面所提到的睡眠监测,当我记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喝茶对我的睡眠远小于咖啡的时候还是蛮惊讶的,甚至气压和潮汐变化对睡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写在最后
瞎扯了这么多,希望我有把自己对于数字生活的理解讲清楚,数字内容的连接、时间管理的逻辑,以及自我量化的方法,它们共同组成一套用 app 来打理数字生活的「整理术」,同时也是我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
我一直觉得数字化是拓宽了我们的认知边界,当我们能把能够看到不同 app 背后的原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方式,摆脱工具带给人的限制,数字生活才有它的意义。
本参赛作品来自合作投稿平台「字里行间」。字里行间,发现创作的乐趣。结合传统中文字体与现代美学,为热爱文字的你提供舒适、纯粹的创作与阅读体验。
优秀参赛作品将于微信公众号 appsolution 持续更新,点击微信号菜单栏即可查看,并投票支持你喜欢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