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功能游戏」,网易为何选择以「教育」为突破点?
你会对游戏产品做出怎样的评价?一种被年轻人喜欢休闲的方式,或者是一种新时代的社交活动?
现在,游戏行业正在努力揭掉这些单一而又片面的「标签」。
随着游戏行业的成熟,全球的游戏开发者们正在试图突破「娱乐」这两个字眼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托「游戏」的形态,达成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情志等目的。
这种并非以「娱乐」为单一目的的游戏,被称为是「功能游戏」。
耕耘「功能游戏」,网易代理《极客战记》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同样有一批开发者在关注「功能游戏」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作为中国游戏产业金字塔顶尖的厂商之一,网易游戏也是最先入局的耕耘者之一。
此前,网易宣布代理了《极客战记》(美国 CodeCombat),这是一款以编程学习为目的的教育类游戏。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我们面对的世界,几乎每一分钟都在进行高度程序化的演变。伟大的程序员们改造了这个世界,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 Craig Federighi 曾语出惊人:
不会编程的年轻人,和文盲没有什么区别。
Craig Federighi,图片来自 twitter
恐怕不少人已经动过了学习编程的念头,但一打开教程,要装 C++、装 Java 开发环境、装 Python……马上就被这些陌生的字母吓退了。更别说如何去引导孩子学习相关的知识了。
网易在宣传中表示,《极客战记》(美国CodeCombat)以游戏的方式学编程,让用户学的轻松有趣、学习门槛低,零基础也可以轻易入门……如果如宣传所说,《极客战记》(美国CodeCombat)能以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将编程的知识融入其中,这倒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值得提示的是,《极客战记》(美国CodeCombat)的部分后续关卡需要付费,用户有两种获取方式,一种是 66 元的价格每月订阅,或者是一次性付费 648 元终身订阅。
经过短暂的体验,AppSo 发现,《极客战记》(美国CodeCombat)与普通的游戏体验十分类似。但在游戏的过程中,AppSo 完成了几行代码,控制游戏中的英雄完成了指定的移动动作,了解到一些关于编程的基本语法。
看,除了「娱乐」之外,游戏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为何以「教育」为突破点?
其实在最近几年,类似于《极客战记》(美国CodeCombat)这样,希望「用游戏手段探索教育技术」的作品正在越来越受到游戏企业的重视。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功能游戏」概念兴起的一个缩影。
而显然,教育是功能游戏普适性最强的领域之一。
图片来自 armscoop
有机构在对超过 130 款功能游戏统计中发现,与教育领域结合的约占43%,这其中超过半数的功能游戏产品被运用于中小学教育。
网易正在成为教育游戏的探索者。
这样的理想大致是来源于两个出发点——一方面与当下政策和市场的动向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是源于网易多年来在教育和游戏领域上的深耕。
去年,网易代理了《我的世界》,这同样是一款极富教育价值的游戏产品。据悉,《我的世界》已经进入了欧美多个国家的中小学课堂中。
Minecraft 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它还「糊弄」了 4000 万人学习 CAD 程序。
来自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研究员的这一评价,正阐释了游戏化教育的优点——让教育变得有趣、人性化起来。
课堂上的《MineCraft》,图片来自 THE VERGE
在《我的世界》、《极客战记》(美国CodeCombat)之外,网易还自主研发了「网易卡搭编程」这样的少儿编程学习平台。
事实上,教育也正是网易擅长和重视的领域,从网易公开课到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网易在在线教育领域上的研发和运营能力已得到了市场的认证。
当然网易做这些事情,除了以上从网易内部考虑的原因外,也有行业环境大背景的影响。
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们已经成为了第一批「互联网原住民」。在学会说话和走路之前,小孩可能就已经学会了在 iPad 玩游戏。
玩游戏的儿童,图片来自 huffingtonpost
根据去年年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达 1.91 亿,占青少年网民的 66.5%。
连接互联网的速度越来越快、游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玩家越来越低龄……但与之相对的,是针对低龄玩家的游戏作品的匮乏。
这些提供给大人的游戏产品,正在以无差别的方式对待屏幕面前的孩子们。
所以我们的产业,也应该做出更多的改变了。
题图来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