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人造子宫工厂,每年产 3 万个婴儿,人类的未来会是它吗?

玩物志

2023-01-03 09:14

「世界首个人造子宫设施诞生」——这无疑是 2022 年底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但还好目前只是一个概念项目。

它被称为「Ectolife」,由来自也门的分子生物学家和电影制片人 Hashem Al-Ghaili 发起,该项目希望在人类子宫外的人造子宫中培育婴儿,帮助女性避免分娩之痛,解决生孩子的各种问题。

虽说是概念项目,他们却声称这个人造子宫基于「超过 50 年的开创性科学研究」,但我们暂未查询到任何来源或引用。这个项目也因其大胆而前沿的想法,引起了巨大的舆论争议。

Hashem Al-Ghaili 在自己的网站上称自己为「科学传播者」, 他的 Facebook 拥有超过 3300 万粉丝,数百个原创视频观看量超过 170 亿次。不仅创造科幻影视作品,他还写科幻小说,并于 2023 年出版,可见其是一位对未来科学发展拥有极高兴趣的探索者。

▲ 图片来自:hashem-alghaili.com

那么这个人造子宫到底有何创新?是否能落地?以及如何影响未来?下面我们就来盘一盘。

人造子宫的前沿主张和科学挑战

在 Hashem Al-Ghaili  创作的 8 分钟短片里,Ectolife 为大众全面展示了人体子宫的强大功能:75 个最先进的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多达 400 个人造子宫,完全复制女性体内环境,一个设施每年可以孵化 30000 名婴儿。

我看完,只想说这个科学家可真会造乌托邦社会,整活一把手,处处是商机,但似乎看完总感觉不太道德也违背自然常理,背后的野心细思极恐,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感受,大家先来看看他构建的乌托邦美梦吧!

1. 体外受精,告别分娩痛苦

有了 Ectolife,低精子数、流产、分娩之痛,全都会成为过去。

从受精卵开始,每个婴儿都是通过体外受精 (IVF) 受孕,允许父母自由地「选择最有活力和遗传优势的胚胎」,他们的婴儿也将在没有任何生物学障碍的情况下发育和生长。

可以说是真「从娃娃抓起」了。

2.定制自由,300+基因任你创造

不止可以选择基因,你还可以直接创造婴儿的基因。

想要自己的宝宝出类拔萃,他们提供了「Elite package」精英套餐服务给你选择。

借助 CRISPR-Cas 9 基因编辑工具,你可以通过 300 多个基因来编辑宝宝的任何特征。只用对一组基因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就可轻松定制宝宝的眼睛颜色、头发颜色、肤色、体力、身高和智力水平。

这样的服务,如果是你,你是更愿意接受自然规律下诞生的婴儿特征,还是人为操控的基因序列呢?

当然也有生物学家对此持有怀疑态度,到目前为止人类也没有全然把握影响这些特征的基因,即使全然把握,CRISPR 也不够准确,无法在单个胚胎中可靠地改变它们,而不会因脱靶效应而破坏基因组的其余部分。

但从商业角度上来说,这可真是个牟取暴利的好手段啊,不过这似乎已严重背离自然规律,也可想而知会引发更强烈的社会矛盾。

3. 婴儿无菌成长,实时检测异常

这个项目中最特别之处,当然少不了他们的「人造子宫舱」。

这几千个完全复制女性体内条件的设备,每个生长荚都配备了传感器,可以监测心跳、氧饱和度、体温、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背后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监测身体特征并当有任何潜在基因异常时立即报告。

不过从现实来看,如果我们创造一个无菌舱,检测婴儿的心跳或呼吸状态是可行的,但人类子宫并非无菌,细菌生活在羊水中,甚至在胎儿出生前就在胎儿体内定殖,这是否和宣传的模拟人类子宫有所出入?

同时,根据硅谷遗传学博士,生物信息学家 Sam Westreich 也表示基因异常,并不是可真正监测到的,胎儿的基因序列不会随着它的生长发育而改变。

更尴尬的是,如果真有基因异常,用户会希望听到这些么?比如让这个人造子宫设施告诉你:你的婴儿四肢发育正常,或者你的婴儿有四条腿两个头的潜在风险?

4. 实时陪伴成长,真正赢在起跑线

EctoLife 生长舱还配备了内置扬声器,可为婴儿播放各种单词和音乐。父母可在手机端选择给婴儿听的播放列表,或者直接唱歌给宝宝听,以便在出生前熟悉父母的声音。

这项服务,听起来确实很不错,这是自然受孕的妈妈无法超越的优势,可轻松解放身体,无需静坐听早教。

而且,宝宝生长的每一刻,设备都能记录下来,你想看随时都可以回顾。当然,也可以满足你提前朋友圈秀娃的需求了。

还有一项有趣的新技术是:你戴上 VR 眼镜,就能实时「触摸」到孩子。

虽然看上去有点惊悚,但不得不说,这个服务还是挺贴心的。

安装在舱内的 360 度摄像头,还能让你体验宝宝在里面的感觉;使用连接到成长舱的无限触觉套餐,就可以感受到宝宝在「子宫」中的踢动。

5. 人造脐带,实现营养补给和循环使用

那么舱里的婴儿,通过什么长大呢?

舱里的人造脐带,能吸收绿色生物反应器里的营养物质,产生的废料(红色)也将通过人造脐带传输到第二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某种工程酶再转化成有用的营养素,还实现了可持续可再生的理念。

简单来说,就是婴儿的营养供给,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6. 家中即备,让不育夫妇实现生儿育女梦

这个项目的初衷倒是非常正能量,他们希望让所有不孕不育的夫妇都能有自己的亲生儿女。

当一切流程结束后,羊水褪去,孩子就能从人造子宫里出生。

为了避免你拿错了孩子,手机上还可以进行「亲子鉴定」。

如果你不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工厂,他们甚至还准备了「家中培育版」,放在床边就可以。

但其实,并非所有不育患者都可借助其实现生娃梦,它可能对于因癌症或其他并发症而切除子宫的女性来说是一个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它帮不了那些本身自带畸形精子或卵细胞问题的人。

最终,项目团队还希望这个人造子宫能挽救人口严重下降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比如韩国、日本等。

当你听到「挽救」一词,基本就知道是穷途末路了。

通过人造子宫设施批量产生新生儿,一方面有悖自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并未解决导致人口下降的更大社会问题(抚养孩子的成本、缺乏经济保障、周全的配套措施)。与其说是为挽救出生率献上功劳,不如改成为「制造婴儿」拉高 KPI 吧。

从人造子宫技术,窥见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

Hashem Al-Ghaili 并非世界上第一个构思体外孕育生命的科学爱好者。

早在上个世纪,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在 1932 年创作的反乌托邦著作《美丽新世界》中便提出了胚胎试管受精的构想,但后者更多是在抨击这种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 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小说设定为公元 26 世纪,也就是距今 27 年后的社会。

《美丽新世界》讽刺新世界虽看似美丽,但科技并没有令社会的人民精神进步,反而让社会文化倒退。未来社会通过试管培植婴儿,让新生儿出生即被划分等级和种姓,完成不同的社会分工。

个人与社会完全合并,个人不再具备思考力和独处能力,也感受不到情绪的变化,一切都只为了塑造一个仅有享乐的稳定社会为目标。

▲ 图片来自:美剧《Brave New World》

人造子宫被视为标志着受科技影响而分层的未来社会。

在这样的未来社会中,我们放弃了人类与进化历史之间、与动物祖先之间以及与彼此之间最深刻的联结。

对赫胥黎来说,人造子宫的发明是一种极为可怕的前景,但是对那些持有更激进观点的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

女性的乌托邦,还是压迫的温床?

第一次对人造子宫进行的全面讨论,在 1923 年由英国生物学家 J.B.S. 霍尔丹(J.B.S. Haldane)主持——他是最早提出卵子可以在子宫外受精的人之一。

霍尔丹认为,体外发育是科学如何引发彻底的社会变革的完美范例:将女性从孕育子女的需要中解放出来,性别与生殖便不再相互绑定,社会中现有的权力不平衡也会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 美剧《使女的故事》

从近年来全球人口出生率的增长颓势便可知悉,或许科学技术的革新,也是女性得以解放,人类延续繁衍的途径之一,而避免像《使女的故事》女性最终沦为生育工具的残酷情景。

▲《送我上青云》

人工妊娠的理念将允许女性设想一种不同的社会现实,她们不必以生儿育女为人生终极目标,因此也不需要再扮演母亲的角色,她们将不再卑躬屈膝,被束缚在家庭里,被排除在公共事务之外。

对于因身体原因无法自然受孕的女性而言,这也是一次宝贵的「生育」机会。

但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表示:体外繁殖技术会败坏男性和女性在生物学上被赋予的角色,体外发育是「彻底实现了暗含在贬低身体观念中的迫切需求」,并且声称人造子宫会导致性别的彻底消亡,甚至是家庭观念的彻底瓦解。

▲《黑客帝国》

「机器妊娠」如是必然的趋势,也要警惕这种技术为压迫性的力量所利用,用它将人类划分成「受改造的」和「未受改造的」两个群体。

在沃卓斯基兄弟(如今已变性成为姐妹)所执导的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便映射了科学技术的另一副面目:

科学并不是为了推动社会而存在的,而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统治秩序而存在;技术进步也不是为了推动产业的进步,而是为了打破现有游戏规则从而获得更多征税权或者超额利润。

科学技术本身无好坏,服务于谁才是关键

科学技术的革新,在每一个转折点上都会引发道德上的惊惧,甚至恐慌。

对于人造子宫技术,这个近百年来极具争议性的议题,初衷本是用于救治严重早产的人类胎儿的医疗设备,但随着技术和人类发展进程的变化,胚胎学研究也在近年来进展显著,去年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就成功令母体外的小鼠胚胎,能够自己进行器官发育。

下一步,他们希望能用人类胚胎进行实验——此时已在伦理道德的边缘疯狂试探。

另外,仅凭一项科学技术的革新,便给女性解放套上高帽,定论为时尚早。今天,女性解放已成为一个司空见惯的概念,它在本质上其实是整个人类(男人和女人)在挑战以性别为基础的自然分工,更深一层的是,女性解放并非让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而是以实现男女之间的社会平等为目标,从而开创整个人类觉醒和解放的全新历史时代。

当然我们还要思考的是作为人,作为每个意识个体,如何在技术疾驰的未来,如何保有权利与自由,避免成为技术的奴隶,更要避免变成「工具人」的角色,学会客观科学的驾驭技术,为个人命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正向的推力。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