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南极露过营、阿拉斯加追过极光,她说中国的户外文化不妨「轻」一些

玩物志

2023-07-05 09:30

这周,走进墨尔本郊野森林,发现好看的蕨类植物。

下周,远眺富士山雪顶,山下露营悠闲地喝着咖啡。

在潮湿的南方城市骑行,在清凉的溪涧飞钓,这些随时往野外跑的「不安分」行为,是大鲸再普通不过的日常。

大鲸,13 年户外人,轻量化户外品牌蕉下的社群主理人,同时也是艺术家经纪人、策展人。旅居过十多个国家,她在南极露过营,在阿拉斯加追过极光,也爬上过 5200 米的纳木错雪山,有过不少惊心动魄的瞬间。

然而,当玩物志问起她近几年的户外经历,大鲸却回答「中后期我都玩得很轻了」。

一个户外大神、硬核玩家,现在满脑子想的是怎么让这些体验轻一点,再轻一点。

13 年户外大神,怎么越玩越「轻」?

大自然真的很好。我不遗余力地告诉大家,大自然真的是给你充电。人是需要大自然的,这是写在我们 DNA 里面的。

如今的大鲸,懂得如何从户外收获轻盈与自由。然而十多年前,她还是广告公司里的一枚社畜,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生活充斥着焦灼与压力。

一位朋友建议她去香港徒步,作为小白,她首先被印象中户外运动的门槛吓到——没有专业徒步鞋,没有登山杖,也没有徒步经验,怎么行?

朋友却用一句话打消了大鲸的恐惧:穿双拖鞋就能去!

▲ 当然没有穿拖鞋去

于是,香港的麦理浩径成了大鲸的户外启蒙。往后只要不加班,她每周都行走在山林之中。

慢慢地,大鲸越来越「野」,一个人去美国自驾,在圣地亚哥森林听见野狼嚎叫;在「世界尽头」乌斯怀亚徒步火地岛公园,登上前往南极的船。就这样,走遍全世界的山海湖泊。

几年前,世界突然按下暂停键。

无法说走就走的大鲸,跟随朋友在城市周边来了一次露营,意外发现大自然魅力不只在远方。露营,以往只是徒步中途吃饭睡觉的环节,也变得有趣起来。

13 年户外老手大鲸开始明白,原来出门即户外,接触大自然并不需要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成本。

户外品牌蕉下,也有相似的想法。

蕉下创办于 2013 年,凭借「双层小黑伞」进入防晒市场,现在已从防晒用品拓展到更多更全的户外品类。今年,基于对国内户外市场的洞察,蕉下提出「轻量化户外」理念,并以多种营销动作进行官宣。

先是找来歌手谭维维合作,在惊蛰之时发布品牌广告和中国风单曲,以一双适应多场景的户外鞋敲响概念。

然后是民谣组合「房东的猫」,画风变成清新的户外爱情故事,希望一件防晒衣,能让大家勇敢拥抱太阳。

最后的重磅是代言人周杰伦。这次他的手中没有奶茶,只是唱着《简单爱》,想跟你一起走向户外。

户外运动是一个庞大的千亿市场,既有北面(The North Face)、始祖鸟(Arc’teryx)这样的传统硬核玩家,也有耐克、阿迪达斯、迪卡侬等运动品牌活跃其中分一杯羹。

艾瑞咨询《轻量化户外行业白皮书》指出,「轻量化户外」的特点是轻心态、轻装备、轻决策、轻时间、轻运动。跟挑战极限的硬核玩法相比,这类户外运动主打一个轻装上阵、说走就走,门槛低但社交属性强。

据统计,目前轻量化户外人群规模达 5 亿,还有 2.3 亿潜在人群(以往他们很少被认为是户外运动参与者)。另外,数据显示,户外用品消费者会将 77.5% 的金额用于购买轻量化户外用品。

蕉下提出这个新概念,明显是看中了休闲户外市场的空白和潜力。

▲ 蕉下认为,出门就是户外的开始,小区遛狗、公园漫步也算是户外运动。

大鲸告诉玩物志,当蕉下找到她时,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很快达成共识——向大众普及「轻量化户外」的生活方式,打造属于中国的户外新文化。

让城市游牧者找到组织

如果你在此刻打开蕉下的微信公众号,点击「关注」后会收到一条自动回复:Hi,又一个城市游牧者找到组织了。

这句话,足以形容蕉下与大鲸合作在做的事。

2022 年 5 月 20 日,大鲸正式加入蕉下,着手建立社群 BU Camper(BU 来自蕉下英文名 Beneunder 的缩写),希望通过专业但低门槛的活动,吸引更多人以轻松的心态和决策走向户外。

随后整整一年,12 位团队成员奔走在全国各地,招募参与者解锁不同场景的社群活动。

▲ 大鲸(左六)与蕉下社群团队合影

7 月盛夏,他们在河源市万绿湖中划桨板,在山涧溪流旁冲咖啡、吃西瓜:

8 月炎热,他们在新疆天山脚下辽阔的草原,跟当地的飞盘团队一起奔跑、跃起,摩拳擦掌竞技:

台风到来前夕,一行人前往惠州海岸线学着成为浪人,驾驭海浪:

秋色蔓延时,他们在川西的四姑娘山徒步。一边远眺雪峰,一边跟着自然摄影师董磊辨识野生动植物,体验星空下的露营,甚至喝上了沙棘做的特调咖啡:

大冬天的,他们又跑到东莞城区街头骑行,用缓慢的速度探索城市:

热爱复古,就以 vintage 为暗号相见。在蕉下的大湾区首场复古露营活动,他们跟一群带着「古董」而来的户外爱好者聊天说笑:

大鲸告诉玩物志,作为国内首个轻量化户外社群,蕉下 BU Camper 已经举办了二三十场活动,主要在大湾区和成都,今年下半年将覆盖上海和北京。

从一开始定向邀请 KOL 和 KOC 参加活动,到后来面向社群招募,BU Camper 已搭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活动流程。现在,公众号、门店会员和电商私域招募制度初成体系,活动的运营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户外运动品牌组建自己的社群,这事并不新鲜,甚至有过一个「枯木逢春」的故事:

如今被称为「露营界 LV」的日本户外品牌 Snow Peak,曾在 1990 年代面临销售额持续下滑的危机。1998 年,品牌举办了第一次社群活动 Snow Peak Way,让员工跟顾客一起露营,在篝火旁面对面交流。

活动过后,Snow Peak 改变了以往的市场策略,并迎来了业绩回升。现在,他们仍然保持着这项一年一度的「优良传统」。

▲ 图自 Snow Peak

而像始祖鸟、北面、Patagonia 等户外人熟知的品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社群氛围。

始祖鸟的「山地课堂」,希望分享高山户外知识和实际技能,所组织的攀岩、攀冰、滑雪、徒步等活动都偏硬核,更适合有基础的户外爱好者。

▲ 图自始祖鸟

北面的活动,挑战人类极限的同时,也鼓励好奇心的探索——比如今年 4 月的 TNF 100 莫干山越野跑挑战赛,不仅能满足专业的越野爱好者,还增设了 5km 亲子赛道,让小朋友也能在奔跑中释放天性。

▲ 图自 The North Face

至于「将自己捐给地球」的 Patagonia,不仅在户外大玩特玩,还会组织倡导环保的活动,通过旧衣旧装备维修、公益分享和观影等形式,认真地探讨可持续发展这件事。

▲ Patagonia 在上海的社群活动,图自 WSJ 中文版

相比之下,蕉下更多将重心放在「入门」。

大鲸告诉玩物志,跟始祖鸟做硬核户外社群不一样,蕉下的活动首先会降低门槛,同时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

很多人对户外恐惧,觉得我是不是要花很多钱、买很多装备,是不是得学习很多东西。他害怕,而我们就可以消除他的恐惧。

热情、趣味、专业,大鲸用这 3 个词来形容 BU Camper。

热情,是希望有足够好的氛围。她表示,社群团队有一条很重要的宗旨——要以朋友的角色向参与者分享技能,分享自己对户外的热爱和认知。

趣味,是希望吸引大家迈出第一步,去体验户外的美好。

时至今日,麦理浩径对大鲸仍然是特别的存在。「户外的第一次感觉非常重要」,大鲸解释称,社群活动的长尾很长,就像今天编的绳结,以后在生活中一旦用到,就会回想起户外的经历。

为了发挥「第一次」效应,大鲸和团队会结合地域文化、自然风光、季节特点等因素,为每一场活动设计记忆点。夏日溯溪玩皮划艇、天山脚下打飞盘、大理观鸟做蓝染、成都森林冥想……这些,都是在为参与者创造足够强烈的回忆。

至于专业,大鲸认为,这是做一切户外活动的基础。

筹备活动时,社群团队会提前到场地踩点,挖掘适合的形式,确保安全可控。招募参与者时,他们也会考虑小白和老手的比例搭配,尽量做到「老手带新手、专家带小班」。

除了搭建天幕、生火、编织绳结等户外技能教授,大鲸和团队也会引导参与者培养正确的户外习惯,比如离开时「带走 120% 垃圾」,以及对大自然保有敬畏之心。

对蕉下来说,社群活动也有助于户外装备的科普,和产品反馈的收集。

路亚飞钓到底要怎么穿?为什么说手臂防晒很重要?钓鱼背心那么多口袋有什么用?当人置身使用场景之中,这一切都能快速体会到。而现场收集到的产品反馈,也有助于设计部门进行迭代。

从硬核到轻量,一种新的户外生活方式

说起户外,你可能会先想起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攀登者、《荒野求生》生吃虫子的贝爷,或是纪录片《徒手攀岩》无绳索保护的心惊肉跳。

▲「食物链上的男人」贝爷,图自IMDb

▲ 图自《徒手攀岩》

实际上,户外运动刚开始进入中国时,确实先以危险系数极高、装备极专业的硬核运动吸引到小众群体。

在以前,登雪山、攀高峰只属于国家队和少数「不要命的勇士」。直到 2000 年前后,越来越多民间爱好者加入,人们才发现——原来,普通人也可以去做这种挑战人类极限的事。

▲ 成立于 1989 年的北京大学山鹰社,是国内有名的民间登山团体,图自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Patagonia 的中国大陆区负责人曾维刚,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国内一小部分人开始关注到了户外,其实是因为 2000 年的青海阿尼玛卿山难。

几个「驴友」就穿着毛衣、球鞋、牛仔裤去爬雪山。这是相当无知的,也是血的教训。

▲ 海拔 6178 米的青海玉珠峰,是适合初学者攀登的入门级山峰。2000 年,这里也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山难,5 位登山者长眠于此。图自新华社

这些早期经历都在提醒着人们:户外运动是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只凭热情和勇敢是万万不够的。

随后,滑板、冲浪等在中国慢慢兴起,但户外运动主要还是以小众爱好的形式发展。直到几年前,人们对接触自然的渴望大爆发,飞盘、皮划艇、桨板、腰旗橄榄球……迅速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开来。精致露营在互联网引起现象级讨论,直接将 2020 年变成了「露营元年」。

户外,似乎更触手可及了一些。

▲ 蕉下认为,中国大众的户外运动正向「轻型全民化运动」发展,享受自然成为了普遍心态。

今年,「户外潮」「露营热」都有所回落,不少露营地也接连倒闭。但在大鲸的观察看来,这并不代表是遇冷,反而是理性的回归。

她指出,社交媒体其实起到了很强的引导作用,「一开始,在中国做露营普及的就是一部分很高端的玩家,他露营的门槛就是我们模仿的对象」。

很多人其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没关系,所有的规律都是这样——爆发、跟随、最后筛选出我自己想要的。

▲ 精致露营:虽然人在户外,但不打算吃苦。图自 Nordisk

大鲸认为,户外运动在国内短时间的膨胀,更像是跑一段 500 米的冲刺;而现在才是回归到了一条正常的曲线,「像跑马拉松一样,虽然很慢,但能跑很长很久」。

今年 4 月,大鲸人在日本,第一次参加由户外生活文化杂志《GO OUT》举办的大型露营活动 GO OUT JAMBOREE。

她告诉玩物志,现场有几万个人、几千顶帐篷,还有父母牵着小孩,用露营推车拖着到处走。这些场景让她震惊目眩,「我的信息量爆炸了」。

▲ 大鲸在 GO OUT JAMBOREE 现场

▲ 除了露营,现场还设有音乐表演、美食、文创、儿童游玩、户外装备特卖等体验。

说起这个活动,一些露营爱好者会用到「朝圣」的字眼。

但在日本人眼里,露营其实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家庭露营开车说走就走,各种营地设施极其完善,就连《哆啦 A 梦》《蜡笔小新》等动画片也有不少露营场景出现。

然而,露营从 1970 年代开始在日本兴起、1990 年代迎来成熟期,再到今天这般模样,背后离不开经济发展、公路建设、私家车普及、五天工作制推行、政府支持营地以及大众媒体传播等多种因素。

大鲸认为,户外在国内也会慢慢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就跟出门跑步吃饭见朋友一样日常,「但这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

▲ 露营主题的动画片《摇曳露营》,图自 AcFun

除了小规模的社群活动,最近,蕉下也在跟政府部门合作,希望以公园绿地为切入场景,鼓励人们走出家门感受户外。

6 月10 日至 11 日,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公园的蕉下日落营地,举行了首次蕉下日落生活节。深圳市民坐在草地上野餐,体验飞盘,暂时忘却压力,重回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连接。

大鲸表示,蕉下未来会在这里定期举办活动,像观鸟、植物认知、手作步道等都有机会规划落地。

这就是你身边最小单元的户外。就像健身一样,如果这件事需要你想很久去做决策,那会很难;但如果就在你家楼下,其实是很容易的。

现在的大鲸,仍然向往去远方攀登高山,也习惯了骑车出门玩皮划艇。

她说,轻量化户外其实是带来了另一种可能性,「我不再需要特意腾出一大段时间,随时随地就可以享受户外」。

与其说大鲸和蕉下正在倡导一种新的户外文化、新的生活方式,不如说他们在试着传播一种新的自然态度。

回头看 13 年前那句「穿双拖鞋就能徒步」,虽然不是专业安全的户外建议,但也像极了现在大鲸想要做的事情——为更多人提供户外入门指引,消除恐惧,走出第一步。

户外没有那么难,大自然也没有那么远。或许就像她说的那样:

不试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爱上呢?

(除特别标注外,本文图片由蕉下提供)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