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不上网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三倍。

—— 皮尤研究中心

大声

2019-12-31 09:11

当互联网的工具和信息对我们越来越重要,或许我们也要开始关注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技术鸿沟和信息鸿沟。它是否将部分对新事物反应不积极、年纪较大的用户挡在了门外,它是否对特定人群而言不够友好。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就显示美国残疾人不上网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三倍,而残疾成年人订阅家庭宽带、拥有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比例也要低 20%左右。残疾会影响他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仅一半的残疾人每天使用互联网,但在非残疾人中,这一比例为 79%。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也显示残疾人对信息交流技术的使用率显著低于非残疾者。部分情况下,他们也许甚至无法使用诸如电话、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基础产品和服务。

针对这种情况,各个媒体平台也在通过提供手语支持等不同方式提升残疾用户的体验。对失去听觉、视觉、嗅觉的人而言,这些尝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马里兰大学跟踪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主任 Gregg Vanderheiden 表示,我们尚未解决这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不同的认知能力。

对盲人而言,你可以将视觉交流转化为听觉,而对于失聪的人,你也可以把听觉交流转为视觉。

但你不能把信息从认知层面转换成其他维度……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现的最大问题是,在获取信息方面感到困难的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这甚至包括那些没有认知障碍的人——在技术开始渗透一切前还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的人。Gregg 表示他们已经在给自己的研究增加一定的复杂性。

你想打开恒温器,过去你要走到恒温器前打开它。但现在,恒温器可能变为了一个数字接口……「技术化」一切的行为可能会疏远一部分人,他们会突然发现自己需要坐在电脑后面工作,在学校里工作,甚至完成很多细碎的工作,比如付账单和买食物。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马上就会出现的辅助技术,用户通过设置就能够拥有个性化的体验,即使是不擅长技术的人,也能轻松的生活,另一种是长期的解决方案。

▲  图片来自:Paul Green on Unsplash

第一种是跟踪研究与发展中心带头研发的辅助技术,这是操作系统的扩展。设备可根据个人的需要「个性化」计算机,系统将改变字体的大小、语言、对比度或使某些特性更容易显现。该系统预计将于 2020 年初发布,它允许每个人设置自己的设备,就像近视眼带上了自己最合适的眼镜。当用户使用完,戴着眼镜离开时,设备也将自动回复初始设置,不影响他人实用。

长期的解决方案改变的则是残疾人访问技术世界的方式。

苹果和微软这类大公司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让自己的产品设备更易使用,但他们仍没有足够的资源或时间来找到最佳的访问解决方案。Gregg 认为,与其等这些公司创建一个人人都能使用的界面相比,开发人员直接做一个独立工具为残疾社区解释这些界面会更有用。

在 Gregg 的想象中,这套工具可以用于任何接口,它可以「理解」主流接口,然后依据各种访问入口创建一个统一版本。在他看来,大公司想要控制主界面的设计,因此关于可访问性的规则都限制了他们的能力,用一套工具适配不同的系统和应用才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案。

技术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对待技术的方式也需要改变。

题图来自 AbsolutVision on Unsplash。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我们决定在深蓝 L06 上磁流变技术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经过思考,因为它又快又稳,为什么不选它?

查看全文 —— 深蓝L06全球市场总监 彭钱磊

我们跟华为这帮兄弟们,几个「界」也好,几个「境」也好,包括跟华为其他很多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初心是一致的,一起要把中国汽车的新能源化,中国汽车的智能化做好。

查看全文 —— 岚图汽车董事长 卢放

未来,英特尔会将不同的重要功能单元灵活组合,打造适应不同需求的芯片,若中国客户想「点菜」,我们也可以定制芯片。

查看全文 ——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稚聪

原神上玩的好,其他游戏想玩但是没有,到时候市场上会举手,大家会被容易举手的吸引走。

查看全文 —— iQOO 副总裁罗峰

关于影像的审美,我们一直认为审美是一个多元化的,无论是某一个阶段,可能某一些声音会占据一个阶段的潮流,话语权。但是它是其中的一种,它不能代表所有。

查看全文 —— vivo X 系列产品总经理韩伯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