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可能没那么快乐,反而让人们感到不真实。

—— 《消费者研究杂志》

大声

2019-12-30 15:43

有一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冒名顶替综合症」

通俗来讲,就是由于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而在某些时刻觉得自己像个「冒牌货」,认为自己拥有的并非理所应当。

但现在有人发现,奢侈品消费也会刺激和导致「冒名顶替综合症」。

▲ 图片来自:Mixmag.asia

来自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团队,对  1000 多个高端消费者进行了九项研究,包括纽约市的 Louis Vuitton 商店的顾客、大都会歌剧院的观众、玛莎葡萄园岛上的度假者等等。

他们发现,奢侈品消费带来的快乐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让消费者感到不真实。

具体来说,就是一些奢侈品消费者所感知的真实自我,与他们的外部投射自我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比如,其中有一位消费者就表示,她戴着自己拥有的镶有钻石的金项链时,会感到非常害羞,因为佩戴高档珠宝并不符合她的性格。

所以实际上他们戴上奢侈品后,比戴非奢侈品还显得更不自信了。

▲图片来自:Newsfeed.time

「奢侈是一把双刃剑」,波士顿学院卡罗尔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副教授 Nailya Ordabayeva 说道

如果人们心理上对应享受权利的意识较低,那么在奢侈品服装中就更容易感到不真实——就像它不属于你本人, 只是你穿戴上了它而已。

这种心理矛盾是让人很不舒服的。

尽管研究人员早就知道,奢侈品可以提高社会认可度和地位,但高端零售商却很少重视这项「奢侈品的心理成本」。

但对于买得起奢侈品的人们,这很明显会降低他们的享受感和幸福感。

▲ 图片来自:Bustle

波士顿学院卡罗尔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副教授 Nailya Ordabayeva 表示:

零售商应该通过市场营销和销售策略来「提升消费者的应得感觉」,从而避免这种心理冲突,让他们觉得奢侈品不是特权,而是应得的。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一加之前提的未来三年在 2000 元以上价位段做到线上第一的目标,实现的情况可能会加速。

查看全文 —— 一加中国区总裁 李杰

人工智能让人们思考得更快,而不是更聪明

查看全文 —— 心理学家 Tomas Chamorro-Premuzic

电动车的设计绝不应该千篇一律。

查看全文 —— 吉利集团设计副总裁 陈政

ChatGPT 是一个糟糕的产品,它真的不是为使用而设计的。

查看全文 ——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 Sam Altman

与其逃避数字化和 AI,还不如拥抱它们。

查看全文 —— 岩彩艺术家 莲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