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企业没有时间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

—— Andrey Akselrod

大声

2014-12-08 17:41

前几日知乎有个提问“2014 年放弃阿里巴巴 offer 的人是否格外多?如果是,为什么?”在互联网圈子里传播得比较广泛,排名第一的回答之中有一个理由是,在阿里上市之后,阿里巴巴需要的只是基层员工而已:

“其实,自从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敲钟的那一刻起,这家公司需要的就再也不是合伙人,而是螺丝钉了。”

这边还没踏出校园大门的学生在分享自己拒掉阿里巴巴校招 Offer 缘由的时候,那边美国初创企业 Smartling CEO & CTO Andrey Akselrod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的时候称:

“有时候,企业没有时间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

这或许是许多初创企业的一个心声,在一个需要快速发展的初创企业中,一位需要在工作中学习的员工通常需要一位老手来带,在初期,新人带来的人力贡献还很可能是负数。估值为 2.5 亿美元的 Smartling 一共有 60 位开发人员,其中没有一位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

Andrey Akselrod 补充说:

“我们非常挑剔,我们只招高级开发者,而初级开发者到处都是,人生就是这么残酷。”

不过 Smartling 和阿里巴巴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Smartling 负责的是语言外包业务,客户基本都是硅谷的科技企业,包括苹果、Uber、Tesla 与 GoPro 这些经常霸占媒体版面的企业,他们的需求繁琐而多样。

当然,校招生也会有技术大牛,工作多年的庸才也到处都是,Andrey Akselrod 自己也承认,他的方法也不是适合每一个企业。并且,初创企业找人永远都会有一个矛盾,即技术大牛用起来虽好,但是薪资往往高昂,新手薪资要求低,不过水平会低很多。

另外,因为这种选择矛盾浪费的时间成本也是需要计算在内的,蝉游记创始人纯银曾经则这么认为:

“产品项目最大的人力支出项并不是薪酬,而是招募组建这支团队的时间成本,以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降低标准组队带来的质量与效率下降。”

 

题图来自:hackerearth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原神上玩的好,其他游戏想玩但是没有,到时候市场上会举手,大家会被容易举手的吸引走。

查看全文 —— iQOO 副总裁罗峰

关于影像的审美,我们一直认为审美是一个多元化的,无论是某一个阶段,可能某一些声音会占据一个阶段的潮流,话语权。但是它是其中的一种,它不能代表所有。

查看全文 —— vivo X 系列产品总经理韩伯啸

增程大三排黄金时代正在过去。

查看全文 —— 蔚来创始人 李斌

我们开设社交账号的初衷并非成为「网红」,而是希望建立与用户直接、平等沟通的桥梁。

查看全文 —— 岚图汽车 CEO 卢放

10000mAh 电池手机是我们接下来一定会推向市场,不会等太久,而且也挺好看的。

查看全文 —— 真我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