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几乎每一个我共事过的人,我都曾看过他们桌上的泪痕。

—— 亚马逊员工 Bo Olson

大声

2015-08-17 03:56

亚马逊一直为人所熟知的是电子商务巨头的称号和诸多成功的业务,如 Kindle,AWS 等。但是亚马逊的工作环境却一直被视为机密,原因是亚马逊内部严格的保密政策和对媒体保守的态度。这一点,似乎与乔布斯老爷子时代的苹果公司很相似。对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先生对下属也很严苛。

近日,媒体标杆的《纽约时报》刊出一篇长文,详细揭秘了亚马逊这家科技巨头的工作环境。文章很长,内容详实有料,文字功底也很深厚,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专题报道,推荐阅读。

里面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段落,一名亚马逊前员工表示永远定格在脑海的一个画面是员工在办公室哭泣:

“走出会议室,然后你会看到一个成年人掩面而泣。几乎每一个我共事过的人,我都曾看过他们桌上的泪痕。”

在亚马逊,工作压力非常大。员工按照他们的业绩表现来制定职级,每年垫底的那些员工会被清除,高层倾向于在办公室制造不和谐气氛。在他们看来,矛盾激发创新。同时,亚马逊也不像 Google 和 Facebook 那样为员工提供健身房、美食或者家庭福利,而是用赔偿金和股票作为补贴和激励,然后大部分开销需自费。

这篇文章引起巨大反响,纽约时报上将近 2000 条评论,其中有一条编辑精选的评论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工作不是为成年人准备的的托儿所,这个国家也不是建立在每周 40 小时工作日并且办公室还像个社交俱乐部。美国需要更多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要求多劳,馈以多得。

是的,我想到了希腊,想到了我国,也想到了自己的工作。

 

题图来自:站酷海洛创意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我们开设社交账号的初衷并非成为「网红」,而是希望建立与用户直接、平等沟通的桥梁。

查看全文 —— 岚图汽车 CEO 卢放

10000mAh 电池手机是我们接下来一定会推向市场,不会等太久,而且也挺好看的。

查看全文 —— 真我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徐起

今年是我们第 7 年参加 ChinaJoy,从手游到 AI PC,从 XR 到智能汽车,骁龙产品技术赋能的数字娱乐体验已经无处不在。

查看全文 —— 高通全球副总裁 侯明娟

英文动画叫 Animation,谈到日本动画作品的时候,英语市场的人用 Anime,但谈到中国动画的时候他们会直接用中文的发音「Donghua」。

查看全文 —— 安尼普(上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黑崎静佳

我们正在见证中国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中心,这是近五年内发生的。此外,我们也在见证大量技术变革同时且集中地在中国出现。

查看全文 —— 高通高管 Nakul Dugg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