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很多人说:我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医疗数据,财务数据,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性生活。但这些只是你现在的观点。我认为,今后人们会去分享这些数据,我们现在还处于分享时代的早期。

—— Kevin Kelly

大声

2016-01-04 12:23

如果你最近关注微博,可能会关注到最近被广大网民指责的那位上海地铁吃凤爪的女性。在视频发酵之后,这位女性的身份职业信息马上会人肉搜索出来,甚至包括几年前几乎同样的事件:也有微博用户拍照揭露她在地铁上吃凤爪然后随地乱吐食物残渣。

作势分析的话,可以写的点有小视频的爆发趋势;互联网的信息留存和群众力量可以抵消一部分的互联网快消属性;或者最老生常谈的,这样的人肉搜索是正义之举还是网络暴力?

古时候圣人对自己的要求是“慎独”,现在来看,现代人更要在公众场合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为说不定自己的一不留神就成为互联网上口诛笔伐的对象,这是被动层面的。

在主动层面,许多人开始在互联网上主动“暴露自己”,分享自己的自拍,运动数据和轨迹,或者非结构化的生活琐碎。在社交网络之前,这可能是只会跟朋友分享的东西,但是在现在的话,这些关于自己的数据可以被搜索引擎抓取到,甚至被分析归类。

比如,前不久巴塞罗那数据透明性实验室网的调查发现,在测试的 600 个网站中,有 26 个网站多次利用 cookie 掌握顾客消费习惯差异,从而给出不同价格,差价平均在 10% ~ 30%,某些商品的差价甚至超过了 100%。

也就是说,许多网站所谓的个性化推荐中,也可能包括价格的个性化。如果自己经常炫富的话,说不定网购的价格也会高一些。

在去年苹果春季发布会上,苹果推出了 Researchkit 来帮助研究,很多人尤其是医疗研究人员为此欢欣鼓舞,也有很多人担心背后的健康数据被泄露,苹果也为此保证不会在用户未允许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健康数据,但是,过往太多例子告诉我们,数据没有绝对安全这一说。

在 iOS 9 的更新中,内置健康应用中更是添加了“生殖健康”一项,甚至包括了“性行为”的数据,在大部分国人的观念中,这是相当隐私的数据。现在来看,这些数据的监测像是一种“前夜”。

Kevin Kelly 在斯坦福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了未来 20 年的一些趋势,比如: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通过无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就会超过通过有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

未来,数据会更多地在每个人的智能设备之间传输,不会回到发射塔、交换机或者 “云” 里面。到 2020 年,超过 2/3 的信息传送距离不会超过 1 公里。

无人驾驶汽车今后将变成你的新办公室,你用汽车接收的数据将比你坐在写字楼里接收的数据更多。

而在分享和隐私的博弈中,他是这么说的:

“很多人说:我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医疗数据,财务数据,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性生活。但这些只是你现在的观点。我认为,今后人们会去分享这些数据,我们现在还处于分享时代的早期。”

也就是说,隐私这件事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封闭和独立这件事也将不复存在。想一想,未来的社交如果接入了更多的隐私数据之后,人与人的沟通效率会不会更高?直面自己的欲望和思想吧。

自我分享和网络监督之下,人类是不是距离思维透明是不是更近了一步?

 

题图来自:TED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原神上玩的好,其他游戏想玩但是没有,到时候市场上会举手,大家会被容易举手的吸引走。

查看全文 —— iQOO 副总裁罗峰

关于影像的审美,我们一直认为审美是一个多元化的,无论是某一个阶段,可能某一些声音会占据一个阶段的潮流,话语权。但是它是其中的一种,它不能代表所有。

查看全文 —— vivo X 系列产品总经理韩伯啸

增程大三排黄金时代正在过去。

查看全文 —— 蔚来创始人 李斌

我们开设社交账号的初衷并非成为「网红」,而是希望建立与用户直接、平等沟通的桥梁。

查看全文 —— 岚图汽车 CEO 卢放

10000mAh 电池手机是我们接下来一定会推向市场,不会等太久,而且也挺好看的。

查看全文 —— 真我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