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新网络

公司

2010-08-25 06:30

NewWeb.001-001.jpg

连线那个 Web 已死引发的大讨论说明:大家对 Web 的定义不是一般的混乱。

以前,普遍认为 Web 就是把信息连接成网而已。现在的这种混乱说明, Web 已经不同。

今天,到底什么是网络?

信息是物

NewWeb.002-001.jpg
看过矩阵,或者玩魔兽的朋友应知道:里面的信息,无论几百 K 或者上 G 字节,都可以表现为 “东西”:一栋房子,或者一套梦换装备。

一篇 Blog ,或者一个 Wiki 页面也是字节,当然也可以想象为 “东西”。

信息,就是网络中的 “物”。

超链接是路

NewWeb.003-001.jpg
现实世界不但有 iPhone4 ,还有广深高速。

“路” 把 “物” 连接起来构成物流。这样, iPhone4 才能长途旅行到中关村,让身价翻番。

超链接在网络上同样重要。他让孤立的信息大大增值(最不济还能增加 Pagerank)。没有他,互联网也就无法真正互连。

SNS 带来人

NewWeb.004-001.jpg
Blog , SNS ,或者说实名制的 Facebook 出现以前,网络上一直没有明确的 “人”。

“没人知道你是条狗” 搁在哪里都是骂人,但旧网络上不是:没有” 人” 可以骂。

email ,论坛 ID 有人的属性。但是既不统一,也不实名,各处马甲横行。

是 Blog 和 SNS 让 “人” 的角色渐渐清晰。

Web ?

NewWeb.005-001.jpg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定义新 Web 了。Web = 物 + 路 + 人 。

看似完美?但这里有个重大缺陷:用什么连接人?去 Facebook 看一眼好了,仍然是超链接。于是:

Web = 物 + 路/关系 + 人 。

超链接 2.0

NewWeb.006-001_1.jpg
Twitter 也被形容为信息高速路。

假设 Twitter 本身完全不生产新内容,他仍然有巨大价值。这是好的流通环节的特点。实际上, Twitter 的确一直在鼓励 RT 短链接(物流),限制评论(内容生产)。

更重要的, RT 的 “路” 和以往超链接的 “路” 不同: Twitter 里有 “人” 的概念。 RT 具有 “路” 和 “关系” 的双重意味 : 他同时链接 “信息” 和 “人”。

这可以叫 “超链接 2.0 ”。

信息用这种链接传播,效率和速度都是旧网络远远不及的。这也是为什么不是 Google ,而是 Twitter 或者 Facebook 才代表这未来。

私产

NewWeb.007-001.jpg
以前网络上就有私产了。比如 email 。但是明确的 “人” 让事情更复杂。

都是普通的超链接,在连接 “物” 和 “人” 的时候还不同。广深之间有条高速路大家都知道,这没问题。而某报主编和女编辑的关系?公开了就可能坏事。

有了 “人”,无论是 “物”(信息),还是 “关系”(超链接),都需要能 “私有”。

正是这些网络上的私产,构成了如今最 NB 的希望之星: Facebook 。

NewWeb.008-001.jpg
私产必然意味着 “墙”。网络上最牛的一堵墙什么样?一点也不壮观,就是 Facebook 的登陆页面。

一个超链接在这终止了。或者说,一条路/关系在这遇到了墙。

当然,你不需要把所有私产都围起来: Blog 有点像临街的后院。

Facebook 如果修的是砖墙,那么 “版权” 则是一堵玻璃墙。 All rights reserved 可以在法律上保证:这个东西你只能看,不能摸。

共产

NewWeb.009-001.jpg
Wikipedia 是开放网络的登峰造极之作。他的兴起,恰恰在 SNS 之前。

注意 iFanr 最下面的 CC 版权。 CC 指共同创作 (Creative Commons) 。

Wiki 和 CC 这种非常开放的版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个 C : Communism(共产主义)。

他们都在做一个类似共产主义理想的尝试:把物变为公有。(即信息进入公共领域)

还记得课本中欧文他们是怎么失败的?

无法搞定利益分配。

Google 的角色

NewWeb.010-001.jpg
Google 的伟大在于,他在尝试现实中失败了的事: AdSense 试图公正的分配利益。

现实和虚拟世界并非精确匹配。 Groupon 利用网络特有的东西(信息传播的成本低,共同购买的时空都扩大),搞出现实中压根不火爆的团购。利用好网络的特点,现实中的失败也许不会重演。

Google 的成功系于三个方面:
1 首先是开放网络。“人” 的属性还不够强,私产少。

2 Google 手中的数据要足够多。展示次数,点击次数,购买次数等数据是按照效果分配的基础。现实中如此精确的统计成本太高,网络上则可以接受。

3 Google 本身不作恶。 Google 要有操守,认数据,不撒谎。

Google 的鼎盛时期,也许是网络最自由和开放的黄金时代。(Wiki 出现了,需要注册的论坛却没落了。)

Facebook 的角色

NewWeb.011-001.jpg
Facebook 是可疑的私产保护者。

你的东西放在那和放在独立的 Blog 完全不同:数据到底算谁的,一直有争论。

你的关系网放在那,也和在 email 里不太一样。 email 是有锁的盒子,连接他们的道路是大家的。( Gmail 当然可以给 Hotmail 发信。)

Facebook 用户的关系网更像是 Facebook 的私有的道路。对内连接所有人,但是 Facebook 设置关卡隔开大家。对外? 你指望 Facebook 中可以 DM 到 MySpace 用户?

公开和分享是人性。而自私,控制信息,建小圈子也是人性。(无贬义。在我看来,不承认自私的人,八成不诚实。)

他们决定了会有对抗 Google 的角色出现。 Facebook 正是利用这个成长的:他几乎处处和 Google 对着来。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

NewWeb.012-001.jpg
随时随地可接入的移动互联网让网络为更多人服务。路痴美女开始使用 Google Map 。

智能手机搭载了大量传感器,可以把你周围的环境数据上传到网络。拍个书的封面可以在网络上查询价格了。

随时随地上传更多环境数据意味着:“现实世界” 这个革命性的参数,被带到了网络中。

谣传 Facebook 收购 Foursquare 时出价 1.2 亿美金。 而 4sq 仅有 200 多万用户而已。 4sq 仅仅是上传一个参数而已。 Wii 的革命性,其实也不过是多传了几个参数到游戏中而已。

浏览器或 App ?

本文中,这个问题不重要了。

相对于云中的服务和数据,他们不过是表现方式。类似你看世界的眼镜,随天气或者心情更换。

当然,如果仔细分辨,还有区别。比如,收集你周围环境参数的能力, App 强于浏览器。这是他目前的一大优势。(HTML5 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的话

NewWeb.013-001.jpg
本文完全不涉及商业,却得出了和连线类似的结论: Google 是特例。

如果 Google 用心不良(作恶),或者能力不够(无法公平分配), Facebook 之前的那种自由而开放的网络,就一去不复返。

而作为 “人”,你总有些事,无论网上网下,都不希望被围观。也许 Google 的衰落不过是因为:

我们在修建本应修建的围墙。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移动互联网/苹果/ERP/SAP。 写过:「 iPhone 可有设计哲学」,「领先五年的迷思」,「以前没有 iPhone OS,以后没有 Mac OS」,「对社交说不」,「 MSNS :移动社交网络 」,「云书店,新阅读」⋯⋯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