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的概念里,你跟消费者讲健康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讲好吃、便宜和方便。

—— Bits x Bites 投资合伙人 Joseph Zhou

大声

2017-06-15 17:04

人生三大问: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在太平洋的彼岸,硅谷一带的创业者不仅仅在制造更强大的软硬件和人工智能,还在制造更方便更健康更环保的食物。不过在美食荒漠美国,这里的食物创业者其实并不那么在意味道,出发点往往是解决某个问题。

比如被谈论得最多的 Soylent,这个不好吃(喝)也不难吃的东西在硅谷创业者群体里面非常受欢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让程序员们极快速地充饥和补充能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改变世界”。

(图自 QZ

不管是仅仅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的 Soylent 还是制作人造肉的 Beyond Meat,都没有着重强调自己的味道。

这在热爱美食的中国人看来,有点儿缺乏对食物的尊重。虽然健康和环保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仍然没有哪一种因素能够战胜“味道”成为影响中国人选择食品的动因。

关于食物科技的发展,中美的创业者都面临着一样的大背景

美国的牲畜屠宰业每年会抛下 14 亿吨的垃圾。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当前全球陆地面积有 30% 都被用于养殖业(包括牧场和饲料田)。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 18% 来自养殖业。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会达到 90 亿,届时蛋白质的供应将会跟不上人口的增加。

不一样的是,美国现在在食物科技方面的投资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国际上投资在食物科技的资金在 2014 年至 2015 年之间,已经从 24 亿美元增长至 46 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属于美国。上面提到的 Beyond Meat 就得到了 Twitter 联合创始人  Evan Williams 和 Biz Stone 、比尔·盖茨等名人的投资。

在中国,关于食物的创业并不少,但更多的是 O2O 这样的商业模式上,以及小龙虾这样的爆品上,但是要说和“科技”相关的创业并不是那么多,面向这一领域的投资也并不多。关键是,中国人更在意“味道”和“方便”,至于科技不科技并不重要。

Bits x Bites 是中国第一家针对食品科技的加速器+创业投资机构,他们正在寻找第二期的创业项目。在他们投资合伙人 Joseph Zhou 在国内寻找项目进行路演的间隙,爱范儿和他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在 Bits x Bites 的官网上,他们记录着自己的食物理念:

一个可持续的食物生态系统可以支持人们更永续地满足对食物各个层次的追求:从吃得饱、吃得安全到吃得健康,进而有意念地关心提供人类食物的环境生态。

不过要是每个人吃饭都背负着这么大的愿景,似乎吃得有点儿沉重了。那么,作为投资人,Joseph Zhou 在看项目看产品的时候,首先会看什么呢?答案是:

我们关注的第一个焦点这个产品到底好不好吃,毕竟它还是食物。

所以在 Joseph Zhou 也表示他们也不会去投类似于 Soylent 这样的项目,在他看来,Soylent 在科技方面走得太超前,有点儿反人性,食物应该是维系感情的东西,Soylent 首先把“咀嚼”的动作省掉了,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的人性需求。而且人类进食应该多样化,而不是单一一个 Soylent 就解决掉一日三餐,这样的产品太“硅谷”了,中国的消费者不会很适应。

在中国,吃饭有时候是一种社交行为,甚至有时候烹饪也是一种艺术,这里不应该有太多的科技干预进来。那么科技应该用在哪里呢?Joseph Zhou 说:

科学应该更多地应用在供应链上,比方说怎样去减少浪费,怎样快速检验出有没有农药残留,怎么样延长保质期。

同理,“健康”的概念也是类似,这个概念应该是隐藏在幕后,而非展现在台前:

在消费升级的概念里,你跟消费者讲健康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讲好吃、便宜和方便。

正如很多 Geek 范儿的产品只能在小圈子里火一样,过分强调科技感对于大众用户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儿,老是向食客传递科技和健康的概念最终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图片来自:Bits x Bites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

从前年开始我们在做 AI Helpful,就是要让智能设备有用、好用。

查看全文 —— 云米科技创始人、CEO 陈小平

在吉利与魅族「联姻」后,领克的车机也已经进入第一梯队。

查看全文 ——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林杰

产品学苹果,商业学特斯拉,制造学丰田,组织学华为,变革学微软。(理想)当下的规模,好好学习最重要。

查看全文 —— 理想汽车 CEO 李想

英特尔将和联盟一起打造 AI LPL。

查看全文 —— 英特尔 张新宇

我们发现很多用户拍摄时,并不是基于构图的需要,而是基于看到的信息需要拍到。

查看全文 —— OPPO 影像产品总监 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