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恐龙化石被高价拍卖,博物馆和科学家都买不起了
私人买家和拍卖行正在一步步把恐龙化石的价格抬高,博物馆和科学家想获取新化石越来越难了。
据 Quartz 报道,6 月 4 日,巴黎一家拍卖行将拍卖一具约 9 米长的食肉恐龙化石,预期成交价 120 万-180 万欧元( 折合 900 万-1350 万人民币)。据悉,这具化石与异特龙相似,但牙齿、头骨等特征都存在差异,因此很有可能是一个还没被发现的新物种。
▲ 图片来自:nature.com
这具化石的科学研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但现实情况却是,按照拍卖方的预期拍卖价格,古生物学家和博物馆都难以承受这笔支出。
古脊椎动物学会(SVP) 是一个聚集了超过 2200 名古生物学家的非盈利机构,5 月 25 日,SVP 写了封信给拍卖者 Aguttes,希望对方可以取消这起拍卖。SVP 认为化石标本不应该进行私人售卖,因为其科学知识意义更重,并表示如果这具标本是一种新物种,命名需要受国际命名法典的规定限制。
然而这封信并没有奏效,毕竟如果成功就不会有文章开头的新闻了。
私人售卖动物化石是否合理?有关于此的相关争论其实早已不新鲜。从 1993 年《侏罗纪公园》上映之后,买卖恐龙化石就变得越来越流行起来。
▲ 霸王龙 Samson. 图片来自:inverse
2008 年,英国克里斯蒂拍卖行在巴黎卖出一副长 7.5 米的三角龙骨架,价格约 77 万美元(493 万人民币);2013 年 11 月,一具接近 16 米长的怀俄明州梁龙骨架化石被成功拍卖到 48 万英镑(折合 409 万人民币);2018 年 4 月,巴黎分别以 141 万欧元(1057 万人民币)和 144 万欧元(1080 万人民币)的价格将两架异特龙和梁龙拍卖给了同一位买家。
购买化石作为私人收藏或者展品、家庭摆饰的买家越多,拍卖行也在通过这种方式将化石的价格炒得越来越高,长此以往,当私人买卖化石成为主流盛况时,生物学家和博物馆能拿到新化石用以研究或展览的可能性将变得更低。
尽管有许多科学家都表示化石是不可代替的自然遗产,不该成为自由买卖的流通商品,但单纯从法律上看,英国、美国等国家买卖化石都是合法的。对此,科学家和博物馆无话可说。
这时候也许可以喊「XX 主义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的保护。
题图为:《侏罗纪世界 2》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