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 TNT 系统两日体验:没老罗说的那么好,但至少不用花 9999 元了

评测

2018-08-23 17:33

自打 5 月份罗永浩在鸟巢体育馆公布了那款 “革命性的 TNT” 设备以来,就一直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站得稳如泰山。有如「Android 手机还有勇气称工作站?」的争议,也有像「安静!你吵到我用 TNT 了!」的系列表情包,配合上各种段子的传播,漫天的嘲讽和质疑几乎遍布全网的每一个角落。

▲理解万岁

三个月过后,那个 27 英寸显示屏的设备并没有如期迎来开卖,锤子科技接到的订单量比预想中的要少,发货时间也被迫延期到了 10 月,这也让一些嘲讽坐了实。

对于这样一款激进型的产品,罗永浩称自己已经做好了承担风险的准备,虽然他「很难从网上找到有关 TNT 的正面评价」,但依旧对 TNT 很乐观,也仍然像发布会上那样,相信 TNT 会改变我们的传统工作方式。

▲这里的成本大概抵得上半台 TNT,而且还包含手机

不过面对大众的质疑,锤子科技也改变了策略。原来 TNT 桌面系统只有那台上万元的显示器才能享受到,而如今,你只要有任意一台显示器,一个转接头,一根 HDMI 连接线,外加一台坚果 R1 手机,就可以提前用上名为 Smartisan v6.6.0 TNT Beta 的众测版系统。

尽管锤子科技更推荐搭配语音和触屏一同使用,但如果你还想将它变得更像 PC,还可以再多加一副键盘和鼠标。

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吃螃蟹之旅,尝试将两天的办公室工作,以及回家后的娱乐需求都交给了 TNT,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如锤子科技所说,改变 PC 的下一个十年。

我们对 TNT 的声讨,很大程度来自那台 9999 元的显示器

开启 TNT 并不复杂,当数据线插上手机后,屏幕中央就会弹出一个红色的锤子 logo,四五秒内就会显示出 TNT 的桌面。

严格意义上说,TNT 就是锤子 Smartisan OS 在大屏上的扩展,本质上仍是个 Android 系统,但由于锤子做了一番深度定制,所以你会看到一个带着鼠标,可以重叠多个窗口,顶部还能看到最大化、缩小和关闭等按钮的类似 OS X 系统的默认桌面。

▲点开就是手机应用的尺寸

如果你恰好有一块支持触摸操作的显示器,和手机连接后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平板电脑来使用。就好像罗永浩在发布会上推荐的 999 元 GoBigger 显示屏那样。这应该是目前体验 TNT 桌面成本最低的一个,只有原本「万元工作站」的十分之一。

▲ 目前锤子官方给出的两种 TNT 连接方案

三个月前的文章里我曾给出一个假设,TNT 操作系统——即 Smartisan OS 适配桌面端这件事,只需要一个底座就能实现,那么我们之前对于 TNT 的评价是否也会因此而改变呢?

▲9999 元的显示器,请给我一个入手的理由

事实上从 TNT 开放众测后也能看到,网友们对 TNT 的评价不再是一边倒的诋毁。在新的思路下,锤子默认大家都是有显示器的,所以 R1 用户只需要再花一两百元买根转接线就能用上 TNT 系统了,这种尝鲜的成本还算是在预期范围内。

但 9999 元的 TNT 工作站就很尴尬了,纵使它的硬件做得再怎么像微软的 Surface Studio,可本质上就是一个显示器而已,甚至作为核心部分的坚果 R1 还要单独购买,至今我仍然不明白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或许更懂老罗的人会懂吧。

你可以不用鼠标,也可以不用键盘,但一定离不开语音

使用语音来实现一系列交互,是锤子 TNT 备受争议的部分。大部分的槽点源于当时罗永浩在 Excel 表格中念数字的演示场景:对着一个大屏幕声嘶力竭着喊数字,实在是不怎么优雅。

在我看来,锤子科技,或者说罗永浩对于语音交互已经到达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这在手机端闪念胶囊的记录方式,以及发布会上各种语音码字的场景都有所体现,而现在的 TNT 系统中更是将语音视为第一优先级的输入媒介。

▲只要能打字,就能用语音

打个比方,在 TNT 系统中,只要你将光标放到一个能打字的输入框中,顶部马上就会出现一个蓝色的麦克风小图标。这是 TNT 系统内的语音触发按钮,只要点击(或者触摸)后便会进入语音识别状态,虽然准确率还无法做到 100%,但得益于讯飞的技术支持,基本还是很少出错的。

这还不够,当你长按屏幕任意空白部分,也会自动弹出一个小圈,此时系统也处于语音识别的状态。但从测试的情况看,目前这个全局语音模式似乎只支持快速开启某个应用,如果是要搜索还是得单独选择底部的按钮。

▲左右两侧的按钮

目前在 TNT 桌面底部的两侧,可以看到十个小图标,它们是当时 TNT 工作站宣传的 10 个定制按钮,对应包括全局搜索、闪念胶囊、子弹短信几个语音按钮,以及照片、文件夹、剪贴板和截屏几个快捷功能,点开以后就会以侧边栏的状态显示出来。

▲右侧按钮对应的是照片、文件夹、剪贴板、闪念胶囊和截屏

和那些单对单的定向搜索功能不同,TNT 的语音搜索对应的是多个搜索源的结果。比如像我说出「爱范儿」后,上面就会并排显示来自百度、京东、微博、维基百科、淘宝、Twitter 和 Youtube 的搜索结果,方便你直观地进行对比查阅,同时 TNT 也提供了数十个搜索源供你进行定制。

▲全局语音搜索,可以一次性提供六个搜索源结果

实话是,如果要我推荐一个 TNT 上最好用的功能,搜索按钮大概率会成为首选。特别是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时,这种复合搜索结果可以让人第一时间获得更全面且直观的了解。

可惜的是目前这个搜索功能只支持用语音输入,所以这在安静的办公环境下可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操作。另外由于这个 Beta 版尚未加入坚果 Office 套件,所以也无法尝试「居中」、「空格」和「换行」等语音指令,是否真的对码字和做 PPT 的效率有所提升,当然我也不怎么期待就是了。

TNT 对 Android 底层做了不少深度定制,但拿来办公是另一回事

锤子 TNT 做的事情其实并不新鲜,之前三星就曾推出过 Dex 底座,更不要说还早些时候支持 Continuum 功能的微软 Lumia 950 系列,甚至是 RemixOS,它们都曾尝试在大屏幕上提供一个优化版的桌面版本,并实现包括键鼠操作、多任务窗口、文件管理器等传统 PC 的交互和界面。

不同点在于,锤子在桌面端做了很多交互上的改变,也是同类产品中改动最大的一个。

▲TNT 的手机应用菜单,和手机端的排列一样

为了尽可能的还原正常的使用状态,我从锤子应用商店以及 Google Play 上下载了五六十个应用,看看它们在 27 英寸显示屏中的运行情况。

▲窗口可以自由拖动,浏览器还可以拉伸

TNT 聪明的一点在于,它并没有强行将手机 App 的界面进行拉伸,以填充至整个显示屏,而是保留了原本的长宽比和尺寸,所以你在显示屏上看到的也是一个个小窗口,而支持多窗口的堆叠也意味着你可以在显示屏上连续打开多个手机应用。

另外,你还可以这些应用窗口的顶部左侧看到一颗返回按键,对应的正是手机上「返回上一层」的操作,这也是针对移动端考虑的,因为 PC 程序不会有这种上下层级的划分。

▲几个系统自带应用都做了适配

值得一说的是,不少 Smartisan OS 自带的应用在桌面模式下都有一套新的 UI 布局,比如浏览器、音乐、锤子便签、日历和相册。考虑到它们在桌面端的使用频次,做一定程度的适配还是挺有必要的。

▲自带浏览器默认使用桌面端识别,所以看到的也是 PC 版的网页

尤其是浏览器的部分,在 TNT 中锤子自己的浏览器可以支持拉伸操作,而且默认打开的是全尺寸的桌面端网站,所以你在 TNT 上看到的网页就和你在 PC 上看到的一样(当然也支持一键切换移动端)。这个设定还是挺贴心的,也确实有几分在用电脑看网页的感觉。

还有 TNT 自带的壁纸,选材十分不错,果然是一家设计力过剩的公司。

▲后台界面

起初,我随意把玩 TNT 时还是挺乐观的,但正式开始工作后,情况就有点复杂了。专业软件的缺失是肯定的,像对于我个人来说比较常用的 Adobe 系列或是视频制作方面的应用,这迫使我不得不去找一些替代品。

比如 Snapseed 这类支持平板模式的应用,拿来进行简单的裁剪或是后期处理自然是没问题。但大部分 Android 应用的控件布局和功能选项都只考虑了移动端,所以用键鼠操作反而不那么顺手。

另一个影响是效率层面的,我发现原本在 PC 上长时间形成的一套固定模式的工作流,根本没办法 100% 还原到 TNT 上,而缺失的环节恰好也是 TNT 所无法提供的。

▲有些小工具看似不重要,真正工作时才会想起来

这种缺失,往大了说可能是我们在 Chrome 常用的 LastPass、AdBlock 插件,或是像 Mac 电脑中 FilePane、Yoink 这类小工具,一旦没有了就会有一种 “好像哪里不对” 的别扭;往小了说,则可能是「修改截屏文件的默认保存路径同时自动去除中文字符」这种另类极致需求,没有了就会一种若有所失的怅惘。

虽然它们没有 Office 三件套那般的重要,但最起码,Mac 和 Windows 系统提供了这份可供自己定制能力,但在 TNT 上显然不行,你只能够使用锤子做好的功能,Android 没法做的,它也没法做。

▲极端情况,一直开能开 20 个应用左右,但就别指望流畅了

相比系统能力的限制,体验上的不足算是预料之内了。虽然 TNT 的桌面流畅性还不错,但时不时还是会有应用闪退的情况。虽说有手机计算性能和内存上的限制,但如果是面向办公场景,保证稳定性还是挺重要的。

▲拖拽功能似乎走的还是锤子手机中「一步」的流程,和 PC 端的拖拽还是有差异的

还有一个是拖拽的兼容性问题。按照锤子的说法,TNT 可以在多窗口之间实现图片文字的随意拖拽,但这种拖拽并非支持所有的第三方应用,更多还是受限于原有 Smartisan「一步」功能的使用范围内。

最后则是连接的时效性。比如来电的时候,我肯定要断开手机和显示屏的连接,如果只是几分钟的断连,重新接上后还是会保留原本的页面状态;但当我将手机从办公室拿回家再连接时,那些之前开好的网页和手机程序就全都要重新开启,等同于你进行一次从「关机」到「开机」的过程。

这是我对 TNT 最不解的部分,如果在随带随走的同时,却又无法做到对上一次工作状态的延续,效率的提升又从何谈起呢?

毕竟我们对于 TNT 这类产品的期望,就是让 “在办公室里按下复制,带回家里粘贴” 类似的事变成现实。但目前看来,它在系统层面就没有支持,多贵都不行。

我能理解老罗的苦心,但别总想着取代电脑

融合 PC 与手机端已经不再是个陌生的话题,上半年我们就曾讨论过的 iOS 与 macOS 系统融合的进展。究其原因,PC 端不再是大众消费者所关注的重点,相比较 Windows 和 Mac,现在的开发者对于移动端更感兴趣,所以苹果和 Google 才会想办法将这部分优势带进桌面端。

锤子的 TNT 自然也是这么想的。按照锤子的产品经理朱海舟和产品总监朱萧木的说法,他们觉得现在很多手机应用的功能点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网页端,而且依靠大屏还可以实现手机端上无法实现的多任务操作。

还有 TNT 对于交互方式的改动,我必须承认,锤子确实考虑了很多,比如自带应用的适配,还有全局搜索这样的亮眼功能,这些都是锤子在交互领域所展示出来的优势,相比较之前三星的 Dex 或是更早的 Remix OS 都会更成熟一些。

所以,考虑到如今 TNT 系统只是个依附于手机本体的扩展,体验的成本也很低,拿来当成锤子手机的差异化竞争力和加分项,想想也是挺不错的。

▲子弹短信,锤友们的陌陌

然而,这个功能点仍然要面对最核心的问题——需求。它真的可以取代我们原本每天花八小时对着的电脑吗?如前文所说,TNT 还无法做到对原有 PC 工作流 100% 的还原,甚至还有所倒退,这意味着 TNT 和大部分人的办公场景是不匹配的。

何况,我还没将那些用 Sketch、CAD 和写代码等更专业的场景考虑进来,「重新定义」的口号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什么效率提升。

我能想象的一种情况是,一位购买了 R1 手机的用户,家里恰好没有台式机或笔记本,但是却有一台闲置的显示器,所以这位用户成为了 TNT 系统的忠实粉丝。

然而我无法揣测的是,为什么会出现一群人,会有「刚好有一台显示器不拿去连电脑而是拿来连手机」这个情况。我们口口声声说 TNT 面向的是那些「超轻量办公的人群」,但这种中间层的需求往往是最为模糊的。

或许这群人根本就对工作效率这件事没什么追求,也许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懒人方案,所有场景都由 TNT 提前设计好,他们只要负责用就好了。

事实上,我并不质疑 TNT 所努力的「双端融合」方向,然而当我们回顾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史也会看到,很多理念超前的产品,如今却只能看着别人拿着他们当年的创意在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

它们有好的想法,但却偏偏选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做了一件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与其走在前头嘲笑后来人,不如先顺应时代,满足当下,尤其是对于现在的锤子科技来说,TNT 背后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很容易会把自己玩脱的。

至于现在,当我在锤子便签里敲完本文的最后一个字后,我想我的显示器也会重新连上我的笔记本电脑,而不会是坚果 R1 了。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