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纹解锁?隔空手势?LG 新机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

产品

2019-02-26 21:08

两年前,苹果在 iPhone X 上推出了名为「Face ID」的人脸识别功能,主要用于手机解锁和支付等领域,用以取代原有的 Touch ID 指纹识别模块。

此后,多家手机厂商选择跟进这项功能,但由于苹果所采用的 3D 结构光成本较高,目前大部分 Android 手机都只靠前置摄像头来提供人脸解锁的功能,可仅凭单颗摄像头,显然很难做到对 3D 深度信息的进一步掌握。

这并非强求厂商们都只能使用 3D 结构光方案,事实上在去年的 OPPO R17 Pro、vivo NEX 双屏版和荣耀 V20 中,三者都加入了一颗 TOF(Time of Flight)后置摄像头,同样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相比于 iPhone 上的 3D 结构光,TOF 传感器的识别距离更远,功耗更低,但精度不会很高,目前大多用于后置摄像头。

▲ 图片来自:Teknoblog

至于 LG 在今年 MWC 大会上发布的手机 G8 ThinQ,则尝试将 TOF 模块放在了前置摄像头的位置,所以这款新机的顶部也会有一个类似 iPhone X 的宽刘海设计。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人脸识别仅仅只是这颗 TOF 传感器的其中一项功能,它还能被用于识别人的双手,准确的说是你的「掌心」。

这倒很像是「总喜欢折腾点新东西」的 LG 手机会做的事。

靠 TOF 传感器实现的「手掌解锁」

按照 LG 官方的表述,这项识别掌心的手掌的功能称之为「Hand ID」,顾名思义,当你将手掌放在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面前,就能将手机解锁。

「它可以通过手掌中静脉的形状和纹路特征,来识别出不同的个体。」

这是 LG 在其新闻稿中对该功能的介绍,因为每个人的掌纹都是不同的,所以 LG 还强调这比普通的 2D 人脸识别更安全。

仔细想想,利用手掌来实现解锁倒也不算什么槽点。我能想到的一个应用场景是,当手机平放在桌子上,偶尔亮屏提示你有未读通知,而你又不想拿起手机的时候,如果拿手掌在手机上方挥一下就能实现解锁,倒也算是一个挺有用的功能。

LG 还提及了一个场景是驾驶汽车的时候。此时你也没办法将人脸凑到手机面前,但双手还是比较自由的。

前提是,这个 Hand ID 能够确保和 Face ID 一样精准且快速的解锁效率。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手掌解锁对掌心悬空的位置和距离都有一定的要求,多数时候还需要有一个小幅度的抬手动作才能成功进行识别。

但 LG 手机并未止步于此,它还基于 TOF 镜头推出了名为「Air Motion」的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和手机屏幕接触的情况下,和一系列应用产生交互。

这其实和当年的「浮空手势」并没什么区别。

尴尬的「浮空手势」,这么多年后依然未变

「浮空手势」可能已经被我们遗忘在记忆深处的角落了。为了唤醒大家的记忆,我们不妨来场景展现一下现在的 LG 是怎么做的。

当你想要截屏的时候,可以在手机屏幕前面做出五指并拢的动作,宛如道士的隔空抓取;当你想要呼出音乐、短信等功能的时候,可以在手机屏幕前左右挥舞,犹如手持不存在的魔杖使出了漂浮咒;而当你想要调节音量的时候,需要想象一个浮在眼前的旋钮,一本正经地做出扭动的动作……

只能说,LG 手机的脑洞又一次让我大开眼界,多家媒体也认为这套手势交互更像是一种炫技,而不会成为人们购买手机的核心理由。

毕竟,与其有精力对着手机手舞足蹈,还不如直接点击触摸屏和按实体按键来得更为实在。

当然,如果 LG 能加入一个自动看手相每日提醒运势顺便匹配意中人的功能,或许能进一步增添该功能的实用性。

事实上,「隔空手势」不算是 LG 的「首创」。和 LG 同为韩国大厂的三星,早在 2013 年的 Galaxy S4 手机上就曾推出过类似的交互功能,它同样「鼓励」用户在空中挥动自己的小臂,实现包括照片切换、浏览器页面切换和歌曲切换在内的操作。

还有一个是眼球追踪,它通过侦测用户的眼睛来做出识别。比如当你你的视线离开屏幕,正在播放的视频就会自动暂停,此外还可以根据眼球滚动来实现屏幕翻页操作等。

当然,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但凡用过 S4 手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个眼球追踪功能并没有预想中那么好用,实际上它更多是依靠头部运动来做出识别,对颈椎倒算是个不小强度的锻炼。

而浮空手势也一直没能在行业内获得认可。早几年还有一家名为 Leap Motion 的手势识别公司,同样希望只借助手掌和手指动作来实现人机交互,其新颖的概念也吸引了不少话题性。

但实际产品出来后,人们发现大部分操作的精度都不高,而且长时间悬空手臂也极不人性化,很难作为日常使用的交互方案。

当然,在 3D 结构光和 TOF 传感器的帮助下,今天手势交互的精度问题应该能有进一步的提升,但它仍然很难在效率上超过键盘、鼠标、按键和触控屏等实体交互工具。

有人也认为,真正能发挥浮空手势价值的应该是在 VR/AR 场景中。因为虚拟空间中并不存在「实体」,但你同样需要像真实世界中一样去使用双手,这便衍生出手势交互的必要性。

在「创新」这点上,LG 手机一直都挺努力的,只不过…

在中国,LG 手机一直都是边缘化的存在,如今就算在 MWC 有新机发布,也很难引起国内大众消费者的注意。

事实上,上一次 LG 在中国市场发布的新机,还是 2016 年的 LG G5;而在 2018 年年初,LG 北京的一位代表也承认其手机业务已经退出中国市场。单一的渠道和落后的营销,加上国产手机的崛起,都是它不得不离开的原因。

但回归到产品层面,你又总能从 LG 的手机产品中找到一些有趣且大胆的设计,且大多是别家厂商不会去尝试的点子。

当年的 LG G5 就是一个典型。这款手机使用了可插拔式的模块化设计,不仅允许用户自由拆卸电池,还能给手机换上 Hi-Fi、拍照等模块,从而实现更多的扩展功能,但这款手机并未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同时,LG G5 也是首批使用双摄像头组合的智能手机,而且其中一颗还是当时非常罕见的超广角镜头,这为拍照体验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可惜的是 LG 没能在算法上有足够好的优化,最终也拉低了成像表现。

还有一个是更早的 LG G2,它尝试过将音量键和电源键等都集成在手机背部,所以你在手机两侧并不会看到任何按键。这在设计层面也算是一种大胆创新。

LG G Flex 大概是一次对自家柔性屏技术的展示,当时 LG 还表示在后壳上使用了一种可以「自我修复」划痕的特殊材质作为保护涂层。

至于 LG 的 V 系列,则在正面主屏幕的顶部还多设计了一小块副屏,在屏幕开启时,主要用来当做通知中心和快捷按键;而在息屏状态下,则会用于显示日期和时间。

不过,这些「奇思妙想」并未给 LG 手机带来与之对等的赞誉,很多时候还让 LG 的移动业务部门陷入到业绩低迷的境地。

这也牵扯出一个问题,即 LG 所做的这些「创新」,是否真的是用户需要的?

市场反响已经能说明一切,其实浮空手势也好,模块化设计也罢,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那么在意这些「看起来很酷」的东西。很多人或许只是想要一台长得好看、用起来顺手、日常不糟心的手机,可 LG 寻找的创新点,偏偏都没能切中消费者的痛点,反而还有画蛇添足的感觉。

这也是不少手机厂商正在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新产品需要足够亮眼的卖点支撑,就必须要有一些差异化的功能,它们大多被厂商赋予「创新」的名号;可另一方面,用户对于部分创新的认可度并不高,也不承认这些创新能给自己带来多少体验上的提升。

但 LG 仍没有放弃对前沿技术的追赶,据说它的下一个重点,会放在即将到来的 5G 时代,它又会脑暴出什么新东西?稍微想一想,还有点小期待呢。

题图来源:CNet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