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应该彻底放弃 MacBook 上的蝶式键盘 | 硬哲学
剥离技术和参数的外衣,探求设计与人文的本源。
作为一家以工业设计见长的科技公司,苹果很少会在产品上出现硬件级翻车,但蝶式键盘显然是个例外。
这个当初被 Jony Ive 称为「纤薄、精准和坚固耐用」的新设计,因故障频出返修率高的问题,让苹果陷入到一轮又一轮的指责之中。直到今年年初,苹果才首次面向媒体就蝶式键盘的问题做出正面回应。
当时官方发言人称,对「少数用户的第三代蝶式键盘故障表达歉意」,并依旧强调「绝大多数用户都在 MacBook 的新键盘上获得了正面的体验」。
这样的答复难免令人疑窦丛生,而比起道歉,老 MacBook 用户们显然更希望苹果能够正视蝶式键盘的设计缺陷。
苹果内部其实早已知晓问题存在,不然在过去 4 年时间里,蝶式键盘也不会进行 3 次调整和改动。这意味着在最初 MacBook 引入该项设计时,苹果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完全忽略了它的不足。
问题到底出在哪?
为了解决缺陷,苹果为蝶式键盘动了 3 次手术
2015 年,苹果首次在 12 英寸 MacBook 上采用了蝶式键盘设计,用于替换原有的剪刀式键盘结构,并在 2016 年将该设计扩展至整个 MacBook Pro 产品线。
按照苹果官方的说法,新结构让键盘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都变得更强。但这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蝶式键盘和之前的剪刀式键盘有何不同,还需要深挖内部的构造。
由苹果的专利文件可知,新的蝶式结构主要由 4 大核心组件构成:最顶部的键帽,用于控制和调节下行压力的「V」型可动支架,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圆顶薄膜,以及一个用于接受输入信号的金属触点开关。
由于它的「V」型结构形状类似于一个展翅的蝴蝶,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蝶式键盘」。
同时,和剪刀式键盘交叉状的「X」型构造不同,蝶式键盘的「V」型结构还可以让键盘的厚度进一步降低,但键程也随之变短了,无法提供足够的反馈力度,这也是苹果为了轻薄机身做出的妥协。
为了解决键程过短的问题,苹果在 2017 年推出了第二代蝶式结构,改善了回弹性从而加长了键程,使得用户打字手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潜在的故障问题却仍未得到解决。
也是从 2016 年开始,有不少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反馈,MacBook 的键盘会出现失灵的情况,特别是「空格键」等几个常用字母键位,一些人认为新的蝶式结构对灰尘碎屑过于敏感,且容易被异物卡住。
让人不解的是,大部分传统实体键盘也不是完全闭合的,或多或少都存在进灰的现象,为什么偏偏只有蝶式键盘容易出现问题?
当时,苹果还向用户们提供了一个有些粗暴的应急方案:你可以将整个电脑垂直放置,用气吹或是压缩空气罐对着键盘吹气,将按键内层的灰尘挤压出来,但只是治标不治本。
为了根除灰尘,苹果在 2018 年对蝶式键盘做出了最大的一次改动。从拆解图也能看到,苹果在每个键盘内部新增了一层薄膜。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层薄膜是用来「降低噪声、实现更安静的打字体验」,可随后媒体从苹果的内部文件得知,这层薄膜更大的意义在于用来防止灰尘和碎屑。
到了 2019 年,有媒体称苹果在新款 MacBook Pro 上又对蝶式键盘做了一些调整。iFixit 拆解时也发现,这种调整更多是材料上的改变。
一个是圆顶薄膜部分,苹果选用了新的尼龙材料,外观和触感上要「更为光滑和透明」,而 2018 年款用的是聚乙炔,粘度会更高一些。
此外,苹果似乎也对金属触点换用了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技术,以改善耐用性和弹力等问题。
两项材料改进,反而让一些用户提出了更多的质疑。除了进灰,蝶式键盘是否还有我们所不清楚的隐患?
毕竟,在苹果的键盘服务计划中,官方对蝶式键盘的故障问题有更细致的分类:一个是按下按键后字母出现连打,其次是按键粘滞、卡顿和凹陷,最后就是按键完全失灵。这些真的都是进灰造成的吗?
即使排除了进灰问题,蝶式键盘仍不是一项好设计
今年 5 月,Reddit 论坛上有一篇贴子详细分析了 MacBook 蝶式键盘的构造。发帖人 U/cil3x 自称是一名苹果授权维修中心的技术人员,他发现 MacBook 键盘的防尘措施其实并不比其它笔记本要差,所以认为灰尘并非是蝶式键盘高故障率的根源,而是其它因素。
为了得出合理解释,U/cil3x 对一款 2017 年的 MacBook Pro 键盘进行了拆解。从图片可以看到,键盘内部的金属触点完全被外层的圆顶薄膜所覆盖,体积稍大一点碎屑最多只能影响到「V」型结构的按压动作,但基本不可能进入到薄膜内部。
另外,在金属触点底部还有一个微型网孔。这实际上是一个防尘过滤孔,用户的每一次敲打按键,其实也是在挤压空气,同时把更细微的粉尘吹走。
如果说,蝶式键盘的按键粘滞、卡顿是由体积较大的异物所影响,那么按键完全失灵和连打的情况又该如何解释?
U/cil3x 猜测,这很可能是因为用户长期敲打键盘,对触点部位的应力集中,导致了金属疲劳的现象;他也不排除温度、湿度等其它因素造成的氧化影响。
另一个论点是「热变形」。具体来说,MacBook 采用轻薄设计后,过分紧凑的体积也让机身的散热变得更差,这导致金属触点外围的塑料薄膜容易出现形变,从而影响按键的灵敏度。
这么来看,苹果会在今年的新键盘中换用了新的薄膜材料,并调整金属触点的热处理工艺,显然也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遗留问题。
可惜的是,蝶式键盘的口碑实在很难扭转。一项新设计想要获得大众的认可,靠的是比传统方案更出色的用户体验,但经过这 4 年漫长的调整,苹果无疑已经失去了这个机会。
它不仅和最初宣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势相差甚远,且苹果在意识到这一缺陷时,显然也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断招来老用户们的抗议甚至是多次集体诉讼,损害的是 MacBook 多年以来的品牌形象。
但当初苹果执意推行蝶式结构,或许不仅是为了轻薄体积,还有另一层考虑。
分析师 Neil Cybart 就认为,蝶式结构的短键程、紧凑设计会逐渐改变 MacBook 用户敲键盘的体验,并最终让苹果实现「用具备按压反馈的全触控面板取代实体键盘」的目标,彻底解决机械结构存在的损耗隐患。
事实上,现在 MacBook Pro 上的触控条已经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但想要改变上亿人的交互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在当下,实体键盘仍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多数 Mac 用户都希望苹果能找到新的设计,根除蝶式键盘的缺陷,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一些小修小补,再拿去做新一轮的「付费测试」。
毕竟键盘是人机交互的核心与根基,也是笔记本电脑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分,它如果不靠谱,可不是找个 USB 转接头就能解决的。
苹果分析师郭明褀在近期透露,苹果会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的新 MacBook 上重新启用一种基于剪刀结构的新设计,以取代蝶式结构。据悉,新键盘会使用玻璃纤维来强化耐久度,键程也会变得更长。
但这项改动显然不包括近期新发布的 2019 年款 MacBook Air。它和今年 5 月份更新的 MacBook Pro 一样,依旧采用的是蝶式键盘结构,哪怕它们都用上了最新一代的设计。
目前,这两代 MacBook 仍然包含在苹果的键盘服务计划之中。
没人知道它们还会不会重蹈前几代产品的覆辙。
题图来源: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