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2 和降级论
米1 发布时浓浓的苹果风格已经过去一年。
不过,小米和 iPhone 的落差过于巨大,很少有人会真的把他们拿来类比。小米更多的是依靠出色的营销运作,凭借性价比和 MIUI 的独特体验在中国的智能机市场攻城掠寨。一年之内超过 300 万的销量支撑了 40 亿美元的公司估值,成为了去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最黑的黑马。
魅族 MX ?
今天小米2 的外观无法不让我们想起魅族 MX 。黑色的正面面板,纯白的后背,中间线条清晰的分割——这是八个月前上市的魅族 MX 的设计(包括非常有特点的侧面分割线)。
新浪科技等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做了对比。我相信小米公司对使用这种设计面临的批评早有预期。那为何它甘愿冒这个风险?
识别率!
识别率很可能是其中的关键。
米 1 所谓“没有设计”的设计造就了一个辨识率很低的机器。塑料感极强的外壳,加上全黑的颜色,缺乏可以在远处识别的特征。远远望去,他可能在使用米1 ,也可能在使用市面上任何一个千元 Android 手机。
而正面全黑,背面全白的设计会带来更好的识别率。远远望去,这种强烈的对比就能把米2 和市面上几乎全部手机区分开来——当然,除了更早的面世的魅族 MX 。
今后,有多少人能认出这个是魅族的 MX ?
相比魅族,小米有更强的宣传能力。米2 的销量结合这种宣传能力,假以时日,很可能会破坏魅族 MX 的独特识别率。魅族 MX 被误认为米2 的概率会变高。
独特、好的设计是消费者天然喜欢的东西。这恐怕也是苹果不惜和三星在法庭上兵戎相见,也要维持 iPhone 和 Galaxy 外观上区别的原因。而在一个模仿者可能不会被惩罚的市场上?小米把它发挥成一种杀伤对手的武器。
也创新,亦模仿
小米就是这么个奇怪的公司。它有颠覆性创新的能力,比如,用互联网开发的节奏去迭代一个手机 OS ;比如,几乎没有平媒硬广的营销;比如,线上加运营商的销售渠道。但是,在某些方面,它也有毫不掩饰的山寨味道。
而且,这种味道不会影响它的成功。可以预见四核米 2 1999 的价格会重演米1 的震撼传播,会重演漫长的缺货和等待(高通 28 纳米四核的良品率到年底才比较适合量产),会重演年底上市的火爆热卖。
在性价比和 MIUI 的独特用户体验面前,外形山寨并不是问题。反而,它也许会成为魅族的问题。
中国也是奇怪的市场。很多人只知道微博而不知 Twitter ,只知道花瓣网不知道 Pinterest,只知道拉卡拉不知道 Square。而且,它也是个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实践落后于世界的国家。识别率不足够可以成为苹果把三星送上法庭的理由,在这里却还是未知数。同样,它也是个舆论对此宽容的国家:媒体可以无视 Tumblr 而称赞点点。但是,最重要的,消费者们接受这种“模仿”。
当市场不在乎的时侯,你如何苛求媒体?
当媒体不在乎的时侯,你如何苛求司法?
当司法不在乎的时侯,你又如何苛求一个商业公司?
降级论
和三星的专利官司中,苹果拿出了黑莓,诺基亚 N9 和魅族 M8 的 UI 设计。目的是用它们来告诉三星:不抄袭也可以做手机。魅族名列其中,证明了中国也可以做“原创的东西”,拿出“中国的设计”。
在愈发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 NBA 赛场的匹克运动鞋,还是伦敦奥运上美国和西班牙篮球决赛的中的李宁运动服,似乎都在推动中国品牌的“去山寨化”。但是,作为中国智能手机领域的最火热的品牌,一个有意打造独特的文化的公司,却无法摆脱设计上的“微创新”?
也许,本文仅仅是前一段时间“降级论”的一个注脚——中国的未来从未曾真正握在屌丝们的手里。甚至,不在整个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创业领域。而在玩具界,运动服装界,餐饮界,电池界,音响界……
惠威音响
这些“原始而纯粹的行业”,而非更快更潮的互联网,才真正开始慢慢走出“山寨”的藩篱,酝酿着中国的“原创精神”。
我们从不曾怀疑的,是中国人摆脱了“山寨”枷锁后的创造力:
“他们将会绽放出银色的羽翼,无比丰满,无比性感”。
展望
不知是否是巧合,小米发布会之际,我看到了微博上 @郭去疾 对 Jeff Bezos 的评价:“Jeff Bezos不是夸夸其谈的 Meg Whitman,更不是谦谦君子的杨致远,他是硕果仅存的一代枭雄、充满耐心的超级猎手。他是那种最可怕的敌人:一直在我们身边,却没有人注意到他”。
心有戚戚。
也许,继乔布斯之后,贝索斯才是另一个兼具远见、坚韧,能在“大时代”里奋力搏杀,又不忘记自己的梦想和野心的创造者。不咄咄逼人,又保守稳健。
这种人同样深刻的改变着世界,却不需制造过多喧嚣——他能坚守价值,勇创未知,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伟大的产品,伟大的场景,伟大的声音。
中国,何时,才能看到这样的商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