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2050 年的某一天,你在做什么?

公司

2021-09-14 09:51

2050 年的某一天,你可能会在一个数字酒吧里,用 25 块数字代币购买一杯金汤力,一口闷下肚。

喝下这杯酒的并不是你自己的身体,而是你在 VR 世界里的化身,一切都由字符组成,所以你不用摄入对身体有害的酒精,也能收获饮酒的快乐。

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但是如果回到 29 年前,和当时的人说,未来有人会在一个铁盒子上用所谓的线上支付超前点播一部电视剧,他们同样会感到不可思议。

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当我们处在变化之中时,往往很难真切地感受到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巨变。

那么不妨让我们跳脱出当下,想象一下 29 年后的人类,又会如何生活呢?

索尼最近联合 Wired,邀请了 4 名科幻小说作家办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展览活动:「ONE DAY,2050」。

受邀的 4 名作家以「福祉(WELL-BEING)」「栖息(HABITAT)」「感官(SENSE)」和「人生(LIFE)」为主题,各自撰写了一篇短篇科幻小说,幻想 2050 年的生活。

索尼的设计师则根据 4 个不同的主题,用图像、影片以及模型将小说提到的场景具象化,当科幻作家的大胆想象被应用到设计开发中,便组成了这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幻展览。

福祉

2050 年,东京设立了一个情绪恢复项目,用人工智能顾问帮助经历过困苦和挫折的帮助人们走出痛苦。

 

主人公鹿岛聪树的女朋友有一天突然离开了他,于是他戴上 VR 眼镜进入到虚拟世界,决定参加这个项目。

 

人工智能治疗师奥菲利亚出现在他的面前,通过情绪捕捉传感器分析出鹿岛聪树心理的巨大压力是来源于童年时缺爱的家庭关系。

 

于是奥菲利亚改变外形幻化成他的女友和他的父亲,经过一番深度对话后,鹿岛聪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小野美由纪《适应力》

无论时间如何推移,生活的压力都不会被完全消除,即便在科技更加先进的 2050 年,人类依然会遇到挫折,会感到难过、沮丧。

一段爱情的终结、工作上的失败、与亲友的离别……

每个人都难免会经历这些麻烦事,但到了 2050 年,也许人们可以更快地从受挫的情绪中恢复过来,提高幸福感。

《适应力》这篇小说提到了人工智能治疗师项目,当发生令人沮丧的事情时,人工智能治疗师会转变为合适的外表,提供咨询支持。

它可能会变成你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你意见不合的人,甚至可以是你心爱的小狗,与你进行一场虚拟对话,释放压力。

人工智能治疗师将会通过一个叫「情绪捕捉传感器」的穿戴式设备,感知你的压力水平和情绪的变化,决定采取什么怎样的外观。

「情绪捕捉传感器」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智能手表,他们直接佩戴在人的皮肤上,非常不显眼,让人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

传感器可以通过感知血液中的激素水平、血液流动速度和血液成分,全天候监测你的情绪状态,当检测到任何异常状态时,它就会发出信号。

人工智能治疗师就会根据你的情绪变化、压力、价值观和其他数据量身定制的最佳排解方法。

如果 2050 年的你也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你会考虑参加这项由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VR、皮肤芯片等科技组合在一起的心理治疗吗?

栖息地

故事发生在 2050 年,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人失去了家园生活在海上,组成了被称为「Demistates」的海上社区。

 

人们生活在可以漂浮在海上的房子里,这些房子可以在海上自由移动,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海上城市。

 

主人公一休和 Yori 从小在海上城市长大,后来有一天离开了他们的海岛,漂流到了东京湾,在东京开始了新的生活。

 

Yori 参加了东京的一个服务交流项目后性格大变,一休在寻找改变挚友的原因时,发现了关于海上城市的秘密。

——麦原遼《你,还是你》

2050 年的地球板块,还和现在一样吗?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报告指出,自 1993 年以来,全球海平面显著上升,平均每年上升趋势为 3.1 毫米,并且这一上升趋势正在加速。

海平面的变化之缓慢容易让人遗忘它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危害将会被放大。

2050 年,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让一些人失去了家园,成为「气候难民」生活在海上,居住着能够漂浮的海上房子,成为「海上游牧民族」。

这些漂浮在世界海洋各地,来自不同文化领域的人们通过独特的住宅结构,与自然环境共存,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根据索尼设计师的构想,每间用于海上使用的房屋,会配备有清洁过滤器的发动机、船帆和维持房屋不被海浪移动的稳定器。

可变式的屋顶可以在暴风雨中折叠起来以避免被暴风吹走,在旅行时则可以展开利用风作为动力源。海上房子采用两层结构,分为水上公共空间和水下私人空间。

在房顶上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日常生活所需的电力。每间房子产生的电能会储存在一个能量罐中,当能量有余时可以被漂浮在海上的能量箱回收,再传递给需要更多电力的房子。

人们就居住在这些漂浮的活动房屋里,房子可以在海上自由旅行,这取决于天气、潮涨潮落和时间。有时候人们可能会为了寻找食物而迁移到一个有鱼群的地方、因为暴风雨而连接在一起抵御巨浪。

有时候人们也可以与不同「海洋城市」的房子联系,与具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人们进行互动。这种流动的生活方式,使得城市生态系统更具流动性。

感觉

2050 年,当气味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来享受时,人们的娱乐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关于嗅觉领域的研究到了 2050 年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人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再现一种特定的气味,并且能够分享它,这催生了一种新的娱乐。

 

由于流行病引起的戴口罩风潮一直到 2050 年依然存在,只是这时候口罩已经不是用来防御疾病,而是用于「享受」。

 

主人公 Satoru 和妻子 Yuki 已经结婚 7 年了,突然有一天 Satoru 向妻子提出了一个不寻常的请求——他想尝试与一个陌生人发展一段独立于社会身份甚至超越身体的柏拉图式恋爱。

 

Satoru 带恋爱对象到了一个「气味餐厅」:他们带着面具,遮住了脸,品尝食物的香味,用气味分享彼此的经历。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真的存在吗?

——津久井五月《奇异的浪漫》

到了周末,你会做什么?

去看一场电影、听一场演唱会、追一部时下流行的综艺,还是把那本拖了很久的小说看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依赖视觉和听觉娱乐,因为在 5 种感觉中,视听能直接地刺激我们的情感和记忆,而嗅觉往往会被忽略。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数字化控制特定味道的形成,这时味道也会成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嗅觉将成为娱乐方式之一。

有可能 2050 年人们的周末清单会加多一项:「去气味博物馆、气味餐厅闻东西」。

这是为感官而服务的新娱乐。

索尼根据这一概念,设计了一个特殊特殊的气味面具。

气味面具装备了有微小的盒子,里面装有压缩的低分子化合物,用来复制气味。面具框架由金属人造肌肉和生物纤维材料制成,搭载了复制气味、视网膜投影和骨传导技术。

这种娱乐服务成为「感官娱乐」,面罩可以基于已经存储的大量情感数据,重现过去的气味,唤起用户的怀旧情绪。

雨水流过的泥土浓厚的味道、初中同座用过的洗发露、老家的木质家居散发的独特香气,这些记忆中的味道会经「气味厨房」的厨师之手,将食客带回到过去的情绪,重新体验已褪色的记忆。

在 2050 年人们对于气味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可以利用数字气味生成器产生不同的特定气味来刺激我们的感官。人们可以分享特定的气味来享受这种特殊的娱乐方式。

气味辅以视网膜投影、骨传导传声,嗅觉、视觉、听觉三者的结合,能够人带来一种高度沉浸的方式重温记忆时分。

生活

到了 2050 年,社会的保障制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全民的基本收入将会得到保证。

 

届时,人们可能要区分维持生活所必需的「职业(Jobs)」和纯粹为了享受生活的「事业(Work)」。这种差异可能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

 

由于普遍公民的基本收入得到了保障,越来越多人在基本工作之余会选择一份更乐趣的工作。一天,在工作岗位上的主人公 Shibuya,因为面前的一位老人,突然决定选择另一种生活……

——藤井太洋《职业还是事业》

2050 年可能会是一个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的社会,为了「更好地活着」,很多人都会制定最优化的生活计划。

《职业还是事业》提出了利用「生活模拟器」优化生活的概念,这是一种全新的服务,允许人们非常准确的模拟他们的生活可能性。

「生活模拟器」是通过整合和分析个人数据(如年龄、性别、职业和收入) 、包括激素水平和基因信息在内的生物数据,以及过去的行为历史,来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模拟分析服务。

以每个人过去和现在各种复杂的数据作为基础,「生活模拟器」就能计算出他未来各种生活的可能性。

一切的可能都会以可视化的数据告诉你,当你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时,「生活模拟器」就像是人生的导航,为你规划路线。

作者藤井太洋认为这能帮助用户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或者为用户如何生活提出一个鼓舞人心的建议,鼓励人追求真正向往的生活。

不过如果真的能一次性看完人生的所有可能,那么以后的生活也许会很无聊吧。

科幻小说就是科技公司的「望远镜」

「ONE DAY,2050」是一个纯粹概念性的展览,索尼在展览中反复强调展览内容纯属想象虚构,与索尼未来产品及服务的规划无关。

事实上,比起展览,索尼更倾向于将「ONE DAY,2050」定义为一场未来人类生活研讨会,利用科幻小说大胆而细致的想象力作为工具,创造未来的原型,而索尼则在探索作为科技公司在未来可能扮演的角色。

这有什么意义呢?

▲ 1968 年的《2001:太空漫游》就预言了吃饭离不开视频的你

1865 年,凡尔纳在小说《从地球到月球》虚构了人类飞向月球的故事;1931 年奥尔德斯 ·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想象了抗抑郁药的诞生;1948 年,阿瑟·克拉克撰写的《前哨》(后被改编为《2001:太空漫游》)提到了人类未来会用一块平面屏幕看新闻。

从现在往回看,这些想象都已经一一变成了现实。科幻小说就像是一场思维实验,能够摆脱技术力、资金、商业化潜力等现实因素,通过虚构场景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

Digital Pulse 的主编 Amy Gibbs 认为,以科幻小说作为设计原型探索未来,可以让科技公司更加关注「人」的需求本身。

未来的产品会怎样与人互动、能解决怎样的问题、在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科幻小说中场景化的想象得到答案,让设计师得以探讨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回应人的需求。

正如《星际迷航》之所以能激发手机的设计灵感,并不是因为手机在剧中起到了多么关键的作用,而是它虚构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轻松沟通的使用场景。

索尼并不是第一个利用科幻小说探索未来设计的科技公司,微软、Google 和苹果等科技巨头都有尝试将科幻小说作家合作。

这些作品不一定能准确预估未来科技的走向,但这些天马行空的概念仍然能给科技的开发提供一个「起点」,通过当下的社会学、经济学趋势激发未来产品设计的灵感。

如果你对索尼「ONE DAY,2050」展览很感兴趣,可以前往索尼的设计官网浏览,上面不仅有 4 个主题相关的所有概念设计,还包括 4 位作家对应创作的短篇小说。

或许可以这么说,索尼把整场展览都搬到了网络上,帮助人们设想未来、再倒推并思考「现在应该做什么」,这思维模式本身,就已经相当未来。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