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旗舰手机采用家族化设计?

公司

2022-02-18 21:23

如果只给你看手机一角,你能猜出这两台手机的品牌和型号吗?

相信很多人第一眼就能看出这两款手机分别是 OPPO Find X3 和华为 Mate 40,即便是对新潮电子不感冒的消费者,也能从这些标志性的外观猜出它们的品牌。

这是一种源自设计的魔力,让消费者不必通过一个「徽章」也能辨别出一个非常特定的品牌,不仅是手机,在工业程度更成熟的汽车行业更是如此。

当汽车在马路上飞驰时,贴在车头或者后尾的 Logo 图标并不总是那么容易被人识别,但懂车的人扫一眼,便能从车头的双肾、勾子造型的行车灯辨认出刚刚呼啸而过到底的是宝马还是雷克萨斯。

有意思的是,虽然智能手机的历史远不及汽车悠久,但由于手机产品更新周期短得多,手机行业也开始出现一些像「霍氏弯角」那样能唤起用户品牌认同感的设计元素,你会发现各手机品牌的旗舰系列开始长得越来越像了。

「为什么设计师不上班?」

提到苹果你会联想到那些关键词?强调「少即是多」的简约感、科技感或是易用性?

这些印象是有可能是源自于 iPhone 4,或者是更早的 iPod、Macintosh 电脑。

与同时代的其他产品相比,苹果总是扮演着激进的角色,为简化产品而用新的技术来实现别具一格的交互。

iPhone 干掉了其他满是按键的手机,用触摸重新定义了科技感,简约的科技美被苹果用一整块的玻璃和金属外框诠释。

这种印象被一直延续至今,因为回顾 iPhone 的设计史会发现,这些最早唤起人们对科技感想象的设计从未缺失过,并成为了 iPhone 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即便正面大玻璃的潮流早已席卷了手机圈,你依然能从茫茫机海中辨认出它。

▲ 因为改变车灯引发争议的保时捷 911(996)

当一款产品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有一定的产品认同感,那么这款产品在设计上便会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定式,就像当保时捷的粉丝在购买 911 时,他不会想要一台偏离他心目中的定义的「911」,而决定这些定式的,便被可称为家族化的设计。

这种能唤起用户强烈身份认同感的设计元素是品牌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因为随着市场上品牌的日益增多,品牌与用户的互动将变得越来越珍贵,为了与用户建立起更稳定的情感纽带,越来越多的品牌趋向于打造家族化的设计。

正如时任苹果首席设计师的 Jony Ive 在 iPhone 5 的宣传视频中提到,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由于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苹果对改变 iPhone 外观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

即便 iPhone 经历过去掉耳机接口、推进全面屏、将边框削圆再抹平的外观修改,在每次迭代时你总能在两代手机中找到一些设计延续之处,这种小幅度、递进式的演变便形成了品牌特有的家族化设计语言。

熟悉感的背后

能唤起你对一个产品家族印象的因素有很多,它可能是手机正面的 ID 设计,摄像头的布局,又或者握在手上掌心感受到的质感等。

以华为 P 系列为例,华为在 P40 系列提出了流动设计的概念,机身采用了四曲面显示屏的设计,在提供饱满视觉观感的同时,也实现了圆滑过渡的握持手感。

而到了 P50 系列,圆润又来到了摄像头之上,万象双环造型的后摄组合提高了 P50 系列的辨识度,随后又被搬到了华为首款纵向折叠屏手机 P50 Pocket 上。

随着越来越多新机的发布你会发现,旗舰新机之间延续设计这件事在手机圈正变得普遍。

▲ 左为 Galaxy S22,右为 Galaxy S21

三星在本月发布的 Galaxy S22 系列与上一代维持了相似的四边等宽屏幕,以及拼接式摄像头模组设计,三星称这是为了在保持 S 系列的设计辨识度基础上,让 S22 看起来更加时尚和简洁。

相比 S 系列,Note 的家族化设计更加明显。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塞下更大的屏幕一直是 Note 的设计理念,从初代 Note 到 Note 9,大屏幕一脉相传。

当人们的手掌终于容纳不下更大的屏幕,Note 便从追求转变为追求最大屏占比,原本圆润的机身变得方正,尽可能让大屏幕填满一整个正面,对屏占比的极致追求也与 Note 代表的「效率最大化」概念不谋而合。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配有 S Pen 的 S22 Ultra 不再命名为 Note,三星粉丝也会下意识地将其定义为 Note 的续作——S22 Ultra 上有着太多 Note 家族化设计的痕迹。

这种痕迹是很难被归纳为固定的条框规矩,它应该是流动的,并且不断在发展的。

例如 vivo 在 X50 系列应用了名为「云阶」的摄像头模组设计,双色设计的摄像头模组削弱了镜头模组凸起的视觉厚重感,来到 X70 Pro+ 上时,云阶发展出了「云窗」,平衡了超大摄像模组的视觉冲击。

而这种设计传承、发展的关系,同样也体现在 OPPO Find 系列上。

从实现真全面屏的 Find X 到追求感官一体化的 Find X2,再到用「环形山」设计实现摄像模组平滑过渡的 Find X3 和 Find N,OPPO 对一体化自然美学的执着一直贯彻于 Find 系列的设计之中。

对所有手机厂商来说,如何淡化日渐突出的手机摄像头一直是个难题。

OPPO 设计师为了让 Find X3 实现从模组到后盖无缝的过渡,他们将手机背板分割成 2000 多个单独的点,对每个点单独进行微调,最后用高精度的热压玻璃成型工艺,实现了被 OPPO 称为「不可能的曲面」设计,使得 Find X3 在视觉、触感的双维度上实现了一体化过渡。

在 OPPO 公布的 Find X 系列新机上,这个从初代 Find X 便开始探索的自然美学也得到了传承,从现有资料来看,Find X3 的热压玻璃被质感更佳的陶瓷材料代替,一体化的家族设计得到了跟进一步的打磨。

家族化设计从何而来?

家族化的设计应该基于产品功能,然后才能加深它与消费者的情感纽带。

先后为 IBM、西屋、NeXT 等公司设计企业标志的设计大师 Paul Rand 曾在采访中提到,人们看到 IBM 的 LOGO 设计联想到电脑,并不是因为蓝色、条纹的设计是根据电脑而设计出来,而是因为 IBM 电脑本身的成功,从而让人们记住了它的 LOGO 设计。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关联行业属性,而是满足需求。

同样的,能够经久不衰的产品设计应该源自于对功能需求的关注。

OPPO、华为、vivo 等手机厂商之所以致力于塑造家族化的设计风格,除了为用户塑造清晰的品牌辨识度外,更重要的是借助统一的设计解决用户的痛点需求,传递出一贯的品牌理念。

例如 OPPO Find 系列通过「流体曲线」的设计语言,用环形山曲面模组减弱了摄像头的视觉凸起,同时还让机身后盖更贴和手掌,让人对手机这个原本冰冷的电子产品也有了与自然世界有机关联的联想。

正如徕卡 Q 的设计师 Vincent Laine 说的,人们对品牌和品牌价值的认知是一件主观的事情,但在设计语言中却能清晰地体现出来,功能设计和传承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消费者对产品还普遍存在一个误解,那就是产品的进步必须要与引人注目的工业设计变化捆绑在一起。

Gartner 研究分析师 Tuong Nguyen 认为,智能手机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消费者更关注关注手机能为人提供什么服务,而不是设计本身。

这并不意味着优秀的工业设计不再重要,恰恰相反,Nguyen 认为当智能手机已经寻找到一个被大多数消费者所认可的设计时,它接下要做的就只是不断的调整、改进和更细致的打磨,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功能服务上。

也就是说,当一个品牌开始出现家族化的设计,意味着其基本已经完成了品牌设计哲学的探索,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在基础上精益求精,将品牌价值注入到设计之中。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