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 “东游记”

公司

2012-10-12 13:50

这是一篇来自《创业邦》助理副总裁陈朝冰的分享。他刚刚结束 10 天硅谷行,期间参加创业项目 DEMO 大会,参观 Google、Facebook、Zynga 等科技公司。他刚刚回到北京,用文字记录下十天行程的点滴感悟。让我们随着他的《东游记》更近距离地了解硅谷企业。

在颠簸的美联航飞机上写着这些文字时,我刚刚告别旧金山市区的错踪迷途、金门大桥的蓝天白云、Baker Beach 的阳光海滩,告别圣特克拉拉(Santa Clara)的宽敞街区和宜居环境、VagaBonn 酒店的周边美食和龟速 Wi-Fi,告别顺畅的 101 公路和拉风的福特车。

“东游” 之行正在回返,几番留恋,却也抵不过回归北京的热望和激动。

何谓 “东游”?

一百多年前,很多中国人开始从东部沿海乘船一路向东,来到了旧金山,在此长住并繁衍不息,逐步形成了著名的华人社区 “唐人街”(ChinaTown)。

十天前,我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跟随创业邦组织的 “硅谷行”,也是一路向东,抵达美国西海岸加州的旧金山,之后在旧金山和圣特克拉拉之间往返旅行,权且称之为 “东游” 吧。

“东游” 之间,有机会参加 Demo 大会,看到来自世界各地 77 个极具创新的创业公司,以及几百个心怀梦想的创业者;有机会看到办公环境如同斯坦福大学般优美的 Google,极度崇尚黑客文化从而显得有些无序的 Facebook,在业绩低谷中略显过度紧张的 Zynga,在创新之路上疾驰而还看不到未来的 Evernote 和 Waze,颇多受益和感想。

Evernote 的梦想是 Remember Everything,叫 “帮助用户记录点点滴滴”。我的梦想小很多,只是把自己此次 “东游” 的点点或滴滴记录下来,哪怕一点或一滴也好。

DEMO Fall Conference

此次硅谷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来观摩 DEMO 大会(创业邦为国内 “Demo China”《创新中国》主办方)。DEMO 由 IDG(International Data Group,国际数据集团)举办,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办一次。DEMO 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创新产品展示大会,从这里获得融资的公司数不胜数,也走出了 Skype 等知名公司。

两天的 DEMO 大会,从会务角度,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其很富科技感的项目展示和舞台表现。舞台中间是项目演示者演讲之处,也是进行小型圆桌和对话的地方。舞台两侧是多排梯形桌子,放置着几十台展示者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多台即时扫描成像机器,连接到投影控制中心,项目的团队成员可以在这里帮忙播放幻灯片或进行产品演示,相关信息会投放到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上。投影效果相当不错,大屏幕的清晰度和视觉效果堪比很多电视台的演播室。

DEMO 的会场很宽敞,感觉把 Hyatt Regency 一层的大部分空间都利用起来了。除了可以容纳近千人的主会场,还有一个差不多大小的房间用于集中摆放参赛项目的展位,另外还有宽敞的媒体间和自助餐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露天带游泳池的活动场所,被用于会议开始前一天晚上的参会者接待和欢迎聚会,以及第二天晚上的参会者交流酒会。在对创业项目和创意应接不暇之余,在星空下和泳池边喝着小酒,听着音乐,很是惬意和享受。

此次 DEMO 活动集中展现了移动社交、视频服务、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前瞻思维和产品,体现当前硅谷创新的趋势和方向。

本人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一家做在线 “打赌” 应用程序的公司,YouBetMe。在美国,可能拿到博彩方面的 License 就可以顺利运营类似产品。在中国,使用虚拟积分系统加以改造,应该也可以绕开政策的壁垒。国内会否很快会上线类似产品呢?

走访 Google

DEMO 大会之后走访了 Google。

Google 财大气粗地盘踞着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一大片街区,各色办公小楼散落在宽阔的绿荫和草地间。走进 Google 街区,宛如步入斯坦福大学校园,而且视野还更加开阔,也更富科技感。办公区域随处可见休息和健身区域,24 小时不间断地供应着各种点心和饮料,号称身处任何位置的员工,都可以在 100 步之内拿到。

随处可见的大小会议室,各个产品团队、包括 CEO 等高管,都会在这里经常向不特定员工公开发布产品或项目进展情况。员工们可以自由选择参与不同的 “发布会”,就类似在大学里选择旁听课程一般。而类似的信息发布,在大部分公司,可能会被作为商业机密而受到严格保护,普通员工很难直接接触到。

每周五晚上,Google 的高管,包括佩奇,都会在主楼附近的草坪上举办酒会,与普通员工面对面沟通。当天晚上,草坪上可能会有很多醉酒的员工,躺得东倒西歪。公司及管理层开放和平等的心态由此可略见一斑。

Google 的普通员工,都是弹性工作制,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也没有被要求必须在上班时间做什么。你完全可以一整天在草坪上晒太阳和发呆,或者在附近山道上骑骑自行车,只要你可以在深夜里埋头苦干,跟上团队的节奏,完成自己的工作。

Facebook 和 Zynga

相较于 Google,Facebook 和 Zynga 则显得更加封闭和自我,或者说是显得更加特立独行,不那么包容和多元。

Facebook 的办公区域随处可见 “Hacker” 字样或 logo,其风头甚至盖过了 “Facebook” 本身,让人以为是来到了 “Hacker” 公司。

Facebook 公司的墙上,也随处可见 hacker 们的随意涂鸦。访客们也被允许在几面墙上随意涂画,这些墙面上可以看到众多国家的文字符号,类似 “到此一游”、“小芳我爱你” 之类的多语种留言不一而足。

令人惊讶的是,在显著的位置有人写着 “钓鱼岛是中国的”,这似乎是人们的共识?不过了解情况后,才感觉这并不出人意料——Facebook 两三千人的员工中,华人超过三分之一,据说老板娘的华人血统是其重要原因。

对于我个人,我很自然地在墙上签下 “Bing” 字样,希望不会被认为是那家 “But Is Not Google” 公司的 hacker 入侵进来了。“Bing” 是我的名字,几十年之前就是,那时候这家叫 “Bing” 的搜索引擎还没有出生呢。

Facebook 的产品和项目研发流程也跟 Google 有很大的差异。Google 的项目,更多地在早期就有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多方评估合理之后才会投入后续工作。而 Facebook 的很多产品或功能,都是由团队们快速开发出来,很少经过严谨的论证。因为 Facebook 一直持有有错就改、快速迭代的观点。

Facebook 过于依赖展示广告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日益移动化的现在和未来,显得益发脆弱。手持终端的屏幕用于展现广告的空间非常有限,即便有,目前 Google 还占据着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链的最顶级,而 Facebook 是生态链中的下一级。从技术角度,Facebook 可以拒绝给 Zynga 提供 API;同样地,Google 也可以遏制或压制 Facebook 在安卓系统中的发展。如同苹果在自己的系统中用自己的地图代替 Google Map,Google 也可以在安卓系统中用 Google Plus 替换掉 Facebook 或 Twitter——当然,仅仅是从技术角度。

相较 Facebook,Zynga 的处境可能更加不好。发行受到 Facebook 等渠道的钳制,收入不可避免地萎缩,股价下跌,高管流失。如果纯粹只是一个游戏内容制造商,Zynga 拿什么去跟哪些更大的游戏内容厂商竞争呢?Zynga 的快速崛起完全倚赖于 Facebook 这样的平台,而如今这些平台正为了自己的利益,离它远去。

Zynga 在中国的业务进展也差强人意,其在 QQ 平台上的下载和用户量少得可怜。QQ 自己也有类似的游戏 APP,而且更加本地化,也更适合自己从小培养起来的用户的口味。于是 Zynga 不得不高擎内容的大旗,希望可以做出独树一帜的、平台和渠道们难以抗拒的产品,所以它很需要 “艺术家” 的帮忙,它需要不断产生创意,不断用更艺术的方式去表现这些创意。

Zynga 的涂鸦墙上,随处可见音乐等艺术和娱乐元素,公司的入口也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星光通道。公司楼外,挂着巨幅的 Zynga Dog Logo。希望这只 Zynga Dog 可以用自己灵敏的嗅觉,把公司带向正确的方向。

改变世界的梦想

相对于自己的几千万用户,Evernote 在商业上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Evernote 帮助用户便捷地记录生活点点滴滴,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都可以很方便地记录和分享。Evernote 的产品在各种主流操作系统和终端设备上的全面部署,使得用户可以便捷地在多个设备之间与 Evernote 的云端同步数据,保持个人记录的完整和统一,也实现个人数据的安全和持续。

所以 Evernote 的产品一经推出,其用户量就一直呈爆发性增长,目前推出的付费版本也颇受欢迎,为公司贡献了些许的收入。当然,相对于它的投入,这些收入还微不足道。未来 Evernote 也不排除尝试在应用程序内置广告等收入模式,但是这些尝试对 Evernote 的创始团队而言,还为时尚早。

这个在搜索和大数据处理方面具备多年经验的创始团队,目前正在全力以赴给用户提供体验最好的产品,并相信最好的产品最终必然会赢得用户和市场。

我遇到的 Waze 公司,则是一家提供地图导航和交通路况信息的早期创业公司,其在美国的总部只有 10 位左右的员工,挤在斯坦福大学附近街区的一个小房间里,主要负责市场开拓。小房间位于某个矮楼的地面一层,看起来像是北京街道上的小底商,其会议室都坐不下 10 个人。Waze 在以色列还有五六十个员工,包括其创始人,以色列是其产品研发的大本营。

这个精悍的小团队开发出了可用于苹果手机等手持设备的应用程序,用户通过 Waze 应用程序,在 GPS 的帮助下,可以向 Waze 的云端实时发送其行驶的路径信息,帮助 Waze “画出” 越来越细致和精确的交通地图。用户还可以使用 Waze 实时发送当时的交通状况,帮助其他用户绕开拥堵路段。

Waze 通过积分等手段来激励用户产生上述信息,希望通过众包的方式来低成本收集实时的地图和路况信息。如果某个区域的地图尚还空白,用户甚至可以为自己 “画出” 的新线路命名,写上女朋友的名字,或者宠物狗的名字——万一哪天 Waze 成长为世界级的公司,走你这条路的人多了,你的狗或许可以像 Zynga 那样家喻户晓。

不同于市场上既有的地图和导航软件,诸如高德、导航犬、Route 99、Google Map 那样通过完整的地理信息来给用户提供服务;也不同于众多的 LBS 签到程序那样,让用户不断的签到却不知道能用签到信息做些什么;Waze 在鼓励用户产生有价值的信息方面,作出了很有意思的探索。Waze 目前只是通过在应用程序里内置广告来获取微薄的收入,之前它通过二轮融资超过六千万美元,引进包括李嘉诚旗下基金在内的投资者,持有一定的发展资金。目前它正在招募中国团队负责人,建立完全本地化的服务团队,寄望在拥堵的帝都和魔都等城市获得实质的进展。

Waze 身处激烈的竞争市场,现有的主要竞争者无不更加庞大且具备先发优势。再者,竞争对手们所有的位置信息,已经足够完整和精确,不太需要用户重复提交和筛选。这次使用安卓手机上的 Route 66 离线地图导航,我已经可以自如地在旧金山和圣特克拉拉穿梭。另外,Waze 的竞争对手们也可以方便地通过 GPS 等反向收集到用户的实时反馈,根本无需用户手动设置和提交。

无论如何,希望 Waze 的” 位智 “服务,能够惠及更多的用户,对巨头们形成一定的挑战,并推动生态链的不断进化。

改变世界,创新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爱范儿在发布文章时有删节,对创业公司评论代表本人观点,原文请前往作者博客

题图来自 oligarh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陈朝冰,创业邦助理副总裁, 曾供职于财经、福布斯等媒体,关注互联网、新媒体、创新和创业。

累计已发布 1 篇文章

最近文章: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