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的“后破产时代”
如果一个科技公司已经前景暗淡,但公司剩下的那些人又不想要放弃努力,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柯达,作为这样一家前途未卜的公司他们的做法是:在摄影业务上继续挖掘创新点,同时又寄希望于其光学与化学技术能给公司带来一定收入。
在《纽约时报》近期为柯达拍摄的短片“After the Kodak Moment”中,柯达伊士曼商业圈总负责人 Michael Alt 在讲到柯达近况时甚至有些哽咽:
1300 英亩的柯达伊士曼商业圈曾有 200 多座大楼,其中的 80 座现在已被我们拆除,另外有 59 座也已出售。
Michael Alt 说,他在这些大楼里工作了 34 年,看到一些建筑被拆除,心中难免非常难过。伊士曼商业圈这个曾以柯达业务为主的大园子,现已入驻了多家跟柯达无关的公司。而在留存的柯达公司大楼里,老员工也所剩无几。
不过,从 2012 年 1 月开始走上申请破产道路的柯达,这两年其实还在苦苦坚持着。《纽约时报》的文章称,如果知道柯达一直还在营业,大部分人可能会觉得吃惊吧。但事实的确如此。柯达研发部主管,另一位柯达老员工 Terry Taber 表示,只要还能看到一点点未来,他还是愿意留在柯达做点事情。
Terry Taber 和他带领的 300 多名工程师正在研究的项目包括纳米油墨技术、可以检测食物或药品是否变质的传感器,以及可降低智能手机价格的触摸屏等。这其中有很多其实是柯达还在辉煌期时已开始的项目,但 Terry Taber 的老板还是打算要从这些项目中掘金。
Terry Taber 的老板就是去年上任的柯达现任 CEO Jeff Clarke。Jeff Clarke 没有妄想依靠上述技术,以柯达的名义投入市场来赚钱,他的计划是与其他公司合作生产具体产品。
我们正在从柯达过去那些有潜力的技术中挖掘一些价值。
Jeff Clarke 说,如果仅以柯达品牌出售,他们很难从中得到较高的知识产权价值。
柯达,曾像现在的苹果或微软那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然而有于其在面对变化时的“反应迟缓”,往往成为传统科技公司转型的“反面教材”。从 1990 年的 190 亿美元年收入,到现在的年收入 20 亿美元;从 14.5 万员工到现在的 8000 名员工,这家老胶片公司再也无法恢复昔日辉煌。
逐渐走出破产阴影的柯达现在主要服务那些小众市场:拒绝数码时代,坚持用胶片拍摄的一小部分导演;报纸印刷;包装印刷……公司主要收入仍然来自其传统业务。而新上任的 CEO 以及老员工 Terry Taber 则认为公司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不是传统业务,而应是那些出色的技术。因此,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各种技术的研发和专利申请上。
当人们问我,为什么我还在这里。我的回答是:我觉得(柯达)还有希望。
Terry Taber 仍然对柯达抱有信心,目前他和他的团队研究出了一种比信用卡还薄的手机屏幕材料,比普通的触摸屏更便宜也更有用。另外,在手机方面柯达公司还在去年年底宣布将其品牌授权英国厂商 Bullitt Group,将于 2015 年推出一系列 Android 智能设备。
虽然看上去有种要“起死回生”的感觉,但《纽约时报》仍然提醒到,不管柯达在未来要采取什么措施,他们最好快点行动。
其实 Jeff Clarke 早已意识到了柯达存在的各种问题,一年前出任 CEO 时他就因公司分给研发部的资金数额太少感到震惊。他觉得公司研发了很多新技术,但不知道如何利用它们,也因此错过了大量好机会。
2013 年 9 月,柯达正式脱离破产保护。当时的几家投资者都希望柯达能够重整旗鼓,而现在这些投资者中只有 Serengeti 愿意就相关问题发表评论。Serengeti 说他们投资柯达主要看重的是其在高速数字印刷方面的技术。
7500 万美元的现金,仅 2014 年就净亏损了 1140 万,预计今年还将继续亏损。柯达能为大众提供的东西,只有找到合适的伙伴帮忙开发和销售才能获取价值。现在柯达的合作伙伴有做包装箱的瑞士公司 Bobst,印刷公司 Utah ,以及与柯达共同研发触屏的一家机械公司。
这些“拿出去”合作的技术其实是柯达早就开始研发的,Jeff Clarke 在去年夏天开始重视研发部,并专门划分了新部门:Kodak Technology Solutions。
作为一家老牌科技公司,其发源地 Rochester 的人们依然对柯达抱有很深的感情,外卖盒、广告牌等很多地方都还保有柯达的印记。然而分析师们却没有那么看好柯达,CRT 资本的 Amer Tiwana 认为:
问题不在于柯达的技术,而是激烈的竞争。柯达的技术可能会略胜一筹,但是市场上会有和它差不多但价格却便宜很多的技术。所以,在一些新领域里,柯达很难获利。
Jeff Clarke 从上任起就在对柯达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改变,包括战略转变,部门调整、重组,裁员等等。变化中的柯达不知能否追赶上时代的步伐,真正重振起来。
题图来自 《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