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很 SoLoMo ,不 C2C
4 月份的一天,我去参加 36 氪组织的一个移动互联网聚会,到了车库咖啡,面对 200 多号人不知什么来路的潮男潮女,傻掉了。
你根本不知道谁是谁。大家聚在一起介绍自己的产品,交换名片。然后,吓出一身冷汗:以为那个面像忠厚的大叔是红杉资本投资人,结果竟然是竞争对手的 CTO 。
专业的活动组织者, NTalks 创始人蒋静似乎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当时她说要做一个解决方案。 5 个月之后,这款叫做幸会的 App 真的登陆 AppStore 和 Android 平台了。
缘起
ifanr : 做为专业的活动组织者,为什么会想要去做移动互联网应用?
蒋静 : 我组织的活动越多,越觉得聚会前后人们的交流、互动都有许多刚性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且,现在的所有社交产品也都不能满足。这时,自己做就是自然而然的想法了。
问题
ifanr : 现有的聚会方式出了什么问题?
蒋静 : 聚会中,大家最头疼的问题是缺乏“关于人的信息”。如果你是投资人,不看好 iOS 在中国的用户量,那么你在互联网创业聚会中,就会倾向于寻找 Android 开发团队。可 Android 或者 iPhone ,这些又没有写在脸上。
所以会想做一款应用解决这个问题:你到会场,签到。有谁在,长相如何,干什么的能大概有个数。
答案?
ifanr : SoLoMo 的方案是这个问题的最优解吗?
蒋静 : 聚会是线下的活动,大家为了同一个主题凑到一起来。这是一种很宝贵的关系,或者说是缘分。
网上关注一下太廉价了,说明不了太多问题。而真正在这个地方出现的人,动机和气质上都不同。他们是行动者。所以需要把他们和不参加聚会的人区分开来。打开手机,可以定位到会场 500 米的范围内,才可以 Check-in 这个活动。
聚会比较少选择在自己家里,那么基于 PC 的解决方案没有意义。在外面抱个电脑或者笔记本很奇怪。所以需要 Mobile 。
最后,聚会是人的交际。我们参加聚会并不是来听听一些专家的发言就完了。既然真正到了现场,还是希望认识有趣的朋友,聊聊天什么的。
既然是人的交际,就必然需要社交网络的元素:你可以收集朋友的名片,查看他们参加的聚会。
幸会不是一个为了概念而概念的解决方案。 SoLoMo 只是结果,不是目的。
ifanr : 但是,你不去会场,也能通过朋友的推荐和别人交换名片?这会削弱聚会时去 Check-in 的动力吧?
蒋静 : 这是中国人之间的关系的特点。同事的同学的弟弟可能成为朋友。幸会是个从头为中国人设计的 App ,所以觉得必须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如果一个 NTalks 的活动,你因为各种原因去不了,不过你的朋友去了。那经过他介绍,你可以结识他结识的人。两个人能认识同一个人,也是一种缘分吧。幸会自动的帮你发现这种缘分,拓展圈子。
而且,幸会还会纪录这种缘分。无论何时你察看一个人的名片,都能知道你们是怎么认识的:是共同参加了一个活动?还是你们的哪一个共同的朋友介绍你们相识的。
ifanr : 微信都可以利用地点搜索约炮了,为什么幸会却给交友加上那么多限制?
蒋静 : 我们的社交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不知道算不算朋友的朋友。看似人人,微博不断拓展我们圈子,可其实朋友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淡了。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觉得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凑到一起聊聊天,参加个聚会什么的,比在微博上做个信息搬运工有意思多了。
幸会既然聚焦在线下聚会,就必须限制“弱关系”。能聚到一起的,都是一定程度上的朋友,有比较强的关系联接起来。否则,也不会有意思。
ifanr : 太多限制的结果是否就是没有人用?瞄准的用户数量会很大吗?面对小众群体如何赚钱?
蒋静 : 的确,这不是个很大的市场。选择我们产品的,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少数人。那些对聚会感兴趣,会真的来参加聚会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
但是,选择我们产品的人,也不不是芸芸众生。既然他们不满足于线上那种浅浅的交互,那他们更可能是注重人脉和关系,倾向于行动,同时,也更善于利用科技的人。以前的职业经历告诉我,要相信服务这些人的价值。
而且,为了服务他们,幸会也要更加注重人脉和关系,不断行动,同时,善用科技。我也相信这样的团队的价值。
ifanr : 电子名片,美国有以前有 Bump ,现在有 Cardflick ,日本有 Poken ,幸会能超越这些解决方案吗?
蒋静 : Bump , Cardflick 或者 Poken 都是电子名片。他们都需要"先结识,再过滤"。要先聊聊天再拿出手机说:“换个名片吧”。
幸会不同,只要 Check-in ,就可以对聚会中大家的名字,头像和职位有个大概的印象。传统的关系拓展方式被颠覆了:大家先过滤,再结识。效率完全不同的。
团队
ifanr : 聊聊你们的团队吧?
蒋静 : 我觉得我们的团队真是太棒了。我们的三个工程师,一个设计师和一个负责运营的美眉都很年轻。但是,很踏实,很专注,有着惊人的执行力和创造力。他们以非常快的速度在 4 个月的时间前后迭代了 5 款产品,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幸会 1.2 。
这个队伍不仅有工程师,还有高度熟悉目标行业的专业人士。有年轻人,也有经验丰富的活动组织和移动互联网的资深人士。是个很难得的各方面都很全面的团队。
大家现在已经磨合的非常好了。
未来
ifanr : 幸会未来会向那些方向发展?
蒋静 : 会继续改善设计,优化细节,增加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功能方面,聚会的预告是已经确定的。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主题,创造线下幸会的机会。
另外,考虑到大家会有流量不够或者接不到数据网络的情况,现在允许在离线情况下访问地址簿。接下来要开放更多离线功能。“关系”对于大家的重要性,幸会非常清楚。手机可以离线,但是,关系永远不能离线。
最后,幸会已经上线,我们会根据运营数据分析用户行为,也会私下里请教我们的用户。结合一些测试方法,相信能通过不断改进和调整,把幸会做成最好用的聚会 App 。
最后的话
从概念出发,忽悠到投资又怎么样?投资人既不是行业大牛,也不是技术高手,投其所好的概念能带来投资,能创造对用户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而概念往往让创业者倒置了因果。结果,硅谷最出色的团队,只搞出了全不靠谱的 Color 。
今天,幸会这个小众市场的问题解决方案,能否争取到足够的用户还是未知数。但是,她至少说明 ,从专业的领域出发,结合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优势解决问题,不需要 C2C ,反而能设计出更自然的 SoLoMo 解决方案。
对用户有用,是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