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LinkedIn 的移动 app 终于不再像“上世纪的产品”,还有唯一的中国版本

公司

2015-12-07 11:39

“后天我得回一趟硅谷山景城的总部,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继续沟通。”11 月下旬,在 LinkedIn 位于北京嘉铭中心的办公室里,工程师高磊说道。

他又下意识地补充了一句:“用 LinkedIn 移动端新版本也行。”

这是因为,LinkedIn 这个基于电子邮件和 PC 诞生的职场社交网络,在移动新版中强化了即时通讯(IM)的属性。

高磊是 LinkedIn 的高级工程师主管,在山景城总部工作近 7 年。他现在另一个身份是中国落地团队负责人,主导 LinkedIn 移动端中国新版的用户体验提升。

2014 年,为了主动适应移动时代,LinkedIn 开启了名为 Project Voyager 的移动 app 改版计划。

与此同时,2014 年 7 月份的数据显示,LinkedIn 正式入华近半年后,中国用户数超过了 500 万。其中近半数用户是通过手机注册的,移动端的流量也几乎占到了整体流量的 50%。

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磊在总部提出建议,为了适应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专门打造一个 LinkedIn 移动端中国版本。

“正式提出这个想法后,我邀请了很多上层的决策人员到中国,让他们对中国市场和业内公司有更深的了解。”高磊说道,“用了大量时间和总部很多部门沟通后,我在产品团队和国际部的支持下,用了 4 个月时间制定了深度本土化领英产品的方案——Zephyr。”

也就是说,LinkedIn 这次移动 app 改版共有两个版本。“其他国家采用的都是全球统一版本,只有中国独立开发了一个版本。”

“欢迎来到 21 世纪”

新版本继承了 LinkedIn 标志性的蓝色主调和全球社交网络体系,但大大提升了性能和速度,“搜索速度快了 300%”。

UI 布局也做出大幅度的改变,导航栏放弃了左边抽屉设计,第一层级共有 5 个页面入口:首页、职位、人脉、消息和我。上面提到的强化即时通讯属性在“消息”页面中得到体现。

linkedin

(左边是旧版本,右边是新版本)

“消息”页面中,对话框不再全都列在同一边,而是改成了左右对话的形式。甚至还加入了 emoji 和群组功能,让 LinkedIn 的即时通讯系统更活泼。

linkedIn new versioin

(左边是旧版本的对话界面,右边是新版本的对话界面)

事实上,LinkedIn app 之前的版本同样提供了即时通讯系统,不过是藏在二级目录里面。少有人通过 LinkedIn 内置的即时通讯系统高频地聊天。

通过上浮“消息”入口和更适应移动时代的设计,新版本正在降低使用门槛、鼓励用户更高频地使用内置的即时通讯系统。

LinkedIn CEO Jeff Weiner 在今年 10 月份新版本初次亮相时打趣说道:

邮件开始退场,消息取而代之。欢迎来到 21 世纪,LinkedIn。

在中国,说到即时通讯必然绕不过微信。高磊认为,LinkedIn 的职场属性让它的即时通讯系统和微信产生差异化。“2015 年 5 月,LinkedIn 针对中国一、二线城市近 2000 名职场人进行的线上加实地调研结果显示,有 64% 的职场人有意区分生活与工作关系。”

高磊补充说道,“再者,微信上的交流更多地基于封闭的熟人关系链,而LinkedIn 的切入点是弱关系,两者关注的点不一样。”

整合,整合!

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LinkedIn 采取的是多 app 策略,共有 11 个移动端的 app。“微信的成功告诉我们,中国用户更习惯用聚合多个功能的平台型 app。”高磊说道。

同时,LinkedIn 对中国用户移动端使用行为进行分析后发现,除“首页”外,中国用户使用频次最多的功能模块为人脉类和工作职位类。

“在其他国家,我们有单独的一个 app 叫 LinkedIn Job Search 来给用户找工作。但在中国,我们把它整合进一个 app 里面,并且给予很高的级别,单独列为一栏。”高磊告诉爱范儿。

comparision

(左边是全球通用版,右边是中国版本)

此外,LinkedIn 中国新版 app 还整合了原本独立的新闻资讯应用 Pulse,内容会出现在首页。

首页依然是信息的聚合,不过顶端新增了“发动态”和“发照片”,用户发布的信息也会在首页显示,还可以选择公开可见还是联系人可见,看上去就像一个职场版的朋友圈。

目前首页的 feed 按照相关性来排序,但据高磊透露,很快就会测试多种排序方式,以找到最适合中国用户的一种。

“对于不同的用户群,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排序方式。”高磊说道,“对于人脉圈很大、比较活跃的用户,会和全球版本保持一致,feed 按相关性来排,我们对领英的精准推荐有信心。而对于一个新用户,他还没有多少联系人,也不是很活跃,我们可能会尝试朋友圈的时间线形式。”

除了移动端的中国版本,正式进入国内一年多、“现在已经拥有 1300 万中国注册用户”的 LinkedIn,还有一个土生土长的产品——赤兔。

“LinkedIn 在中国实行双品牌策略,领英和赤兔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高磊告诉爱范儿:

LinkedIn 面向职场关系更加国际化、有跨国沟通需求的职场人,而赤兔则针对那些更愿意在中国发展的年轻职场人士。两者有不同的职场社交网络。

“团队每个人都用一款不同国内厂商的 Android 手机”

开发国内版本的落地团队里都是来自山景城总部的中国工程师,有着中西方双重背景。

“今年 4 月份我正式开始在山景城总部组建团队,要求每位工程师会说中文,必需在 LinkedIn 工作满两年,对 LinkedIn 的核心价值观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职衔也得是高级工程师。”高磊对爱范儿说道,“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主人翁精神,坚信 LinkedIn 在中国是能成功的。”

2015 年 9 月左右,高磊带着一支 12 人的落地团队从山景城回到国内。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高磊要求他们团队成员至少要用一台不同国内厂商的手机,平时的生活服务也尽量用本土 app,“叫外卖用饿了么,打车用滴滴快的。”

Landing team 2

(落地团队的办公区域)

“开发中国版本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跟总部的交流。我此番回山景城也正是为了和总部沟通。”高磊说道,“一方面我们要跟上中国市场的速度,产品开发和迭代节奏很快。另一方面中国版本还是要用到总部的资源,担心对产品的支持没有到位。”

近日,LinkedIn 移动端新版本在 iOS 和 Android 平台相继上线。在 App Store 中搜索“领英”,进入下载页面查看版本记录,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 app:版本迭代号是 1.0,图标右上角挂着一个醒目的“New”,App Store 中国区也将它评为了优秀新 app。

高磊解释道:“由于底层架构不一样,新版本和旧版本其实是两个 app。”不过,Android 版本在国内应用市场的帮助下可以“直接升级”。

接下来,落地开发团队还会留在中国继续维护产品,“以后基本就驻扎在国内了”。不管是对 LinkedIn 中国还是落地团队成员来说,这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