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第二天,我们来看看国外“约约约”的软件发展到什么程度
单身狗们欢呼:痛苦的一天终于过去了。然而在这个每个节日都能演化成情人节的年代,不再吃狗粮可能才是真的解决之道。不过可以想象的是,昨天应该有一类 app 的活跃度不错,那就是各种约会交友软件。
在国外,这类 app 同样火爆,比如在 2012 年推出的 Tinder 就是目前欧美最受欢迎的约会 app 之一。根据最新的数据,它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 5000 万,他们平均每天会查看帐号 11 次,并且在 app 中停留 90 分钟。而且,不仅是普通人,连名人也同样加入了这场“网络成人游戏”。
更多人接受甚至喜欢网络约会可能是这类软件迅速发展的“群众基础”。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和 2013 年相比,去年 18-24 岁的美国人用上网络约会 app 和网站的比例接近增长了 2 倍,而 55-64 年龄段的使用人数也增长了 1 倍,达到 12%。看来,和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样,中老年人为了追求爱对接受新技术也是一样的积极。
不过,人们更多地接受网络约会和网络约会软件本身的易用和对传统约会的颠覆也是不无关系的。比如 Tinder 就会利用 GPS 来进行定位,然后根据用户的 Facebook 资料——名字、年龄、照片(可选)、喜欢过的 Facebook 页面——打造一份 Tinder 的通行资料。之后,它会根据算法推荐在附近那些用户有可能会喜欢的人。在看到这些推荐者后,用户喜欢就往右滑,不喜欢就往左滑。而如果有两个人互相对对方“向右滑”,那么搞定,你们俩就可以私聊了,下一步怎么安排你们来决定。
虽然这种约会软件会存在例如“照骗”等让人失望的情况(不过 Tinder 的资料因为源自 Facebook 所以真实性上比较靠得住),但整体来说,这样的约会效率实在比过去高得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对于那些找寻“快餐式爱情”或者担心被拒绝的人来说简直是神器。不过因为 Tinder 可以查看对方上次登陆的时间,如果发现对方登陆过但自己的消息也一直没有被回复,那还是会让人有点心伤的。
而除了 Tinder 外,国外在如何更好地满足人类这种刚需上依然在上下而求索。比如一个只有男性用户的约会交友 app Hanky 就让已有用户来决定是否能让新人加入这个社区,以此来把那些“古怪和浪费时间的人”排除在外。
“加入的过程比一般(app)都要难。你不能就是下载软件,然后上传一张照就开始和别人聊天。就算你已经被同意加入,但是在那里浪费别人的时间,你会遇到很多麻烦的。”
Hanky 的 Johan Andersson 如此介绍自家的 app。而且根据 Hanky 提供的数据,从去年 5 月推出以来,其用户量已经达到 85000 人,而且希望加入这个社区的人其实还有很多——平均 10 个申请者中只有 2 个被社区的已有用户接受。
不过,关于这些约会软件的道德讨论也一直没有停过。去年一位 VanityFair 的作者就表示,Tinder 1000 万日活跃用户中竟然有 30% 是已婚人士,因而在 Twitter 上引发了一起骂战。Tinder 的表态是,他们“创造了原本不会有的 80 亿次联系”,而虽然这些联系有可能衍生出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但这确实是这种互联网约会软件的巨大成就。
而且,因为这些软件的流行,颜值成为了在恋爱中更被看中的因素,而这点也是它们一直备受诟病的另外一个原因。不过,颜值本身确实也是一个人内在的一种外现,毕竟爱整洁干净的人不会把自己搞得太过邋遢吧?
最后提醒各位一句,一个星期后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而它的别名是——中国情人节。
题图来自:captainawk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