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的文章、优雅的讨论、赚钱的作者,这些是 Medium 的妄想还是未来?
早在很久以前,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 7 秒,7 秒之后它就不会记得曾经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会变成崭新的开始。
而在这个打开微信就有几十个公众号更新、各种新闻客户端轮番推送轰炸、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人的注意力会比鱼的记忆长几秒?不过就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大批活跃着的长文内容生产者和发表平台,而且他们证明了,长文的魅力并未减弱。
在 2012 年创立的 Medium 可以说是长文发表平台中最成功的一个。直至 2015 年末,Medium 上的文章已经超过 200 万篇。这些文章由独立的写作者和专业的出版机构撰写,其中还包括比尔盖茨和奥巴马。后者在其上发表了国情咨文,而当时国会都还没有看到。
最近,BBC 对 Medium CEO Evan Williams 进行了一次专访,在其中他提到了 Medium 如何鼓励高质量的文章、优雅的讨论环境,而且准备让作者赚上钱。不过这所有的一切,只是他过于乐观的想象还是确实能到的未来?
鼓励深度内容
作为 Blogger(2003 年被 Google 收购)和 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Evan Williams 两次改变了互联网的主流内容形式。而创立 Medium,他的初衷就是“让高质量的内容回归互联网” ,再次颠覆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
在这过去的 4 年,Medium 在这点上似乎做得很不错。根据 Medium 所做的数据统计,在他们这个平台上,那些阅读时间为 7 分钟的文章是最受欢迎的。
(Evan Williams)
这样的新形式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去年 9 月,Medium 获得了由 Andreessen Horowitz、Google Ventures 和 Greylock Partners 参与领投的 A 轮融资,融资额为 5700 万美元。
“我们尝试去提高讨论的深度,远离这个充满各种摘录的世界。我们的目标受众是那些真正关心世界到底在发生什么的人。”
Williams 透露,除了文字外,Medium 还在考虑增加其他内容形式,比如视频和播客。
另外,他还提到了内容产出者和平台的关系。在他看来,媒体想要打造和维持他们自个的网上空间将成为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世界上不会存在那么多能吸引大量用户的网站。我认为那些在使用 Medium 的出版机构就是觉得他们并不需要一个单独的网站。”
通过产品设计来塑造讨论环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发表意见的平台就有争吵的基因存在。面对这个难以回避的情况,Medium 的方法是通过产品上的设计来打造有利的讨论环境。
比如,优先显示文章作者 Twitter 好友的评论。但这个设计直接引发了大批文章的批评,认为它会使得一类人抱团在那里自说自话,而不知真实世界对他们的评价。
Medium 为此做了更多的尝试:在保持相对礼貌的情况下,多放上一些相反的意见。
另外一个产品设计是读者可以对文章某些句子或段落进行高亮标出。这样可以潜意识地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表评论,而不是看了一部分就急急忙忙地滚到文末。
“我觉得我们可以做的是帮助作者补充他们的观点。而其中一件我最关心的事是去展示一系列的观点。这样我们就可以拥有一个能共享的对话。”
让作者赚上钱
内容生产者如何盈利,这是个一直讨论和探索不休的话题。上个月,微信公众号被传会推出“付费阅读”,当时腾讯公关总监张军表示,这个功能还在测试阶段,何时运营和上线还没有时间表。
而“基于内容分享的社区”的简书,则通过打赏功能来让作者直接获得报酬。不过根据首页的情况来看,打赏并不能给作者带来太多的物质回报。
Medium 同样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在专访中,Williams 认为,优质的、需要订阅甚至付费的内容潜质是巨大的。
“我们正在往产品中加上和货币相关的功能。”
虽然 Williams 表示这个功能会在一个月内上线,但具体怎么设计和实现并没有透露。在这个内容平台都在苦思冥想如何让内容变现的情况下,Medium 的解决方法值得期待。
作为一家创立只有 4 年的初创公司,Medium 的模式是否成功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不过,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有一个平台可以让自己发表和阅读各类深度好文,而且没有那些“开撕”的评论,那么我就真希望这个平台能够赚到钱,一直地做下去。
题图来自:《成为简奥斯汀》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