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想着 “煲机”?不如先学会 “煲耳朵”

公司

2016-05-12 16:25

煲机,or 不煲机,这真的是个很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让人很纠结,而且这还是个覆盖面很广的问题。

毕竟,月入数款过万的耳机的发烧友会纠结这个问题,一年可能还买不到一两副 400、500 耳机的音频小白也会就会纠结这个问题。

而且,每个人对煲机的看法都不一样,对它的 “不解” 也是各种各样的:

  • 音频设备爱好者认为,煲机是必须的!音频产品必须经历数百小时的锻炼,才能得出最佳的声音;
  • 器材寿命论者认为,煲机没有必要!无谓的煲机只是一个白白浪费器材生命的过程,让耳机自然 “听开” 就好;

DSC00695

目前,争得最厉害的就是这两大派别。同时,他们各执一词,这也让小白们十分纠结:

如果我只是买一副入门,或者是那些很便宜的耳机,那也需要煲吗?煲了真的会有效果?我要怎么才能听出来呢……

好的,爱范儿(微信号:ifanr)就将这一系列的纠结整合成两个问题,来为你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 到底要不要煲机?
  • 煲机重要?还是煲耳朵(给耳朵做有指向的听感训练)重要?

煲机不是 “玄学” 下的必须品,但也绝对不是改变 “渣听感” 的魔法

首先要确定的是,煲机这活,到底是不是必须的。

煲机,主要是让耳机的机械系统的一个迅速老化过程,也是机械结构进行 “磨合”、“热身” 的过程。

煲机这个工作,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就是使用者 “不听” 的前提下,让它进行有目标、有指向性的自行播放。通过不同阶段的声音来让前端(主要是播放器)、耳放、耳机、音箱等产品进行一系列的磨合运动,通过这些运动让机械 “老化” 到一个能稳定发挥的状态,这就是煲机的最主要目的。

DSC00692

从这个角度理解,如果用户刚上手就要求这款产品达到稳定水平的话,那么有指向性、目的性的煲机一定是必须的,这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所有的机械都需要这个磨合过程。

不论是煲机之后效果较为明显的动圈耳机、本身性质较为稳定的动铁耳机,以及一些普通用户不太在意的产品例如播放器、耳放等产品内部的电容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作适当的磨合运动。

这些产品经过有指向的 “煲机” 训练之后,声音其实还是会有一定变化,最终还是会对用户的听感带来少少的影响。

耳机 “煲机” 中,变化最为明显的还是动圈耳机

在制作工艺还未到达 “精湛” 的过去,耳机在装嵌时还会有一些带挥发性的多余胶水残留,而发声单元、振膜这些在初使用时也不可能就到达多次播放的水平,刚开始使用时还是会出现一些 “紧致” 的感觉。

虽然,厂商在出厂之前还会作一定的调试,但这个调试还不能让耳机到达最稳定的程度。

037bba3e

所以,后续煲机的作用就变得重要,效果也会相对地明显。

另外,出于发生原理、发声单元的差异,动铁耳机会相对地稳定,煲机的效果未必会有动圈那么明显。

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动铁耳机的声音还是会有一些趋向稳定的变化,这个只要细心一点就能够听出来。这并不像部分文章说的,动铁耳机完全不会有变化。

即便是低价耳机,煲机后也会有变化

针对部分音频用户的问题:“便宜的入门耳机到底要不要煲机?”,爱范儿在此用煲机前后 “争议” 较大的一副入门级耳塞,森海塞尔 Sennheiser CX200 Street II(以下简称为 CX200 SII)作一个简单的举例。

刚刚开箱使用时,CX200 Street II 声音会处于一个比较 “闷” 和 “紧” 的状态。主打低频表现的它,整个低频环境会有一种 “一沉不起” 的闷感,敲击低频严重缺乏弹性,高频的还原也受到限制,变得局促。这个,是该耳机刚开始使用时出现的状况。

5831e585_DSC_1379

在经过简单的煲机处理(白噪音、小音量的舒缓音乐、中度音量的流行乐、较大音量的摇滚乐)后,CX200 SII 声音上的问题会得到一定的缓解。鼓点等敲击低频恢复了一些 “数码式” 的弹性,整体的低频环境也不会像之前那么闷,压抑感会有所下降。高频的展示会稍微 “放松” 了些,但是在解析力、分离度的表现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总的来说,入门耳机的煲机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其他的音频发烧用户说 “入门耳机不需煲” 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副 200 左右的塞子花上 400 小时去折腾,这是个很不符合经济逻辑的行为。

其实,也不太需要纠结寿命

针对煲机时长的问题,有人会担心这会白白浪费了耳机的寿命,WIRED 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其实,现在推出的耳机产品,平均寿命都能够达到 3000 到 5000 小时以上。而一个简单的煲机处理,也只是在 400 到 500 小时左右,对寿命的损耗其实并不大。

所以,为此纠结的用户可以不必担心,可以按一个特定的煲机计划进行煲机。当然,平时普通的使用也算是煲机的过程,所以对这方面不擅长的用户,也可以选择 “自然听开” 的方式。

只是,部分耳机会在刚开始表现的有些 “局促”,声音不能完全放开。另外,刚开始使用的耳机也不能用大音量做长时间播放,所以选择这段时间开始听的用户就要稍微的忍耐了。

煲机只是让 “好” 变得 “更好”,绝对不能把 “渣” 变得 “更好”

最后有一点要强调的是,煲机,只是让器材展示它应有水平而作的训练,它并不是改变渣耳机、渣音质的灵丹妙药。

耳机、前端等产品经过煲机这种磨合之后,声音会发生一些细微的改变,听到也是它应有的水平。

但是,煲机只是磨合,它不可能改变产品声音的 19 个基本要素,也不能让它展示超越其他价位的表现。这一点,所有的入门者都要切记。

无论是适应耳机,还是提升能力,煲耳朵都比煲机重要

对于 “改善” 听感这件事来说,煲机也算是重要的一环。它让音频产品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展示其真正实力,是一种改善和促进的手段。

girl-headphones-music-emotions-black-and-white-desktop

但是,如果听者没有相关的感知能力,他未能够体会这些音质上的改变,那在怎么用一些高端耳机,选择一些高端品牌的音频产品,也是浪费。

因此,比起煲机这件小事,“煲耳朵” 其实更加重要。

煲耳朵,其实指的是让耳朵去做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这种训练可以让听者去反反复复的听同一副耳机或同一个音频组合,让你的耳朵快速适应某一款或某一套音频产品。

另外,这种训练也能让听者接触多副耳机或多个音频组合,提升听者的声音辨别以及鉴赏分析能力。

DSC04765

所以,对于渴望适应同一个组合的用户,或者是渴望提升自己鉴别分析能力的初入门玩家来说,煲耳朵都比煲机来得重要。

虽说这个煲耳朵的训练对两种用户都重要,但是针对目标不同的用户,“煲” 的配方也不一样。针对这个问题,爱范儿(微信号:ifanr)总结出两套不一样的办法,供各位参考:

快速适应耳机的用户:挑好你的 “通勤装备”,多听就好

这种需求相对比较简单,耳朵也不需要接受太多复杂的训练。应该说,训练的重点并不是在听耳机,而是在选耳机这个层面上。

有这种需求的用户,选购耳机或播放器产品时需要多加的注意。毕竟选择的是长期使用、长期陪伴的通勤工具,如果用户不能通过文字测评、语言转述来确认声音特质的话,那就必须通过实际产品的表现来确定。到卖场或借该产品来进行试听,从感知上确定这耳机或播放器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再去购买才正确。

6598060426694112731

毕竟,煲机或者煲耳朵不能改变声音的特质,也不可能让你去适应原本不喜欢的声音,所以一开始的选购就变得尤为重要。

选好之后,那就尽情的听吧。先煲后听可以,跳过煲机的上手即听也可以。在你听的过程中,耳机在做煲机的磨合运动,使用者的耳朵也在适应这副耳机。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使用者就能够完全实现 “煲耳朵” 这个过程。

针对这点,使用者还是有两点需要注意的:

这种常见、固定式的 “煲耳朵” 会让听感固化,形成一个以这个耳机为中心的听音观。

DSC04387

这样虽然能够让使用者能快速适应这款或这种风格的耳机,但这可能让使用者产生其他先入为主的判断,让他们对其他耳机或产品产生更多主观的观点。这不利于听音观的完善和成长,所以想继续玩音频,鉴别更多产品的人,就要注意了。

DSC00699

尽管是按照使用者的听音喜好随意选择产品,但爱范儿也不建议用户去选择一些疲劳度消耗较大的产品。这些产品会加速耳朵疲劳度的产生,产生不适感,长远看来是不利的。

这就如索尼的 XBA-Z5,它的高频表现、分离度、解析力都有非常出彩的表现,但就是冲击力太强,听久了会带来耳膜的疲劳感甚至疼痛感,不适宜长时间佩戴。所以,尽管 XBA-Z5 是一副不错的旗舰级耳机,但它绝对也不是你作为通勤的首选。要用这类耳机来煲耳朵的用户,慎重!再慎重!

想提升鉴赏力的用户:多听不同的产品,多做有指向性的专项训练

对比前者,想提升鉴赏力的用户需要将训练的重点,放在 “多产品” 和 “多训练” 这两点上。通过多种产品对耳朵辨别能力的磨练,以及多种声音要素的针对性考验,来提升自身的听感触觉。

而这类训练,主要也是一下两个方面:

用户需要用 “控制变量” 的方法,进行多产品的试听。如果他们需要测试的耳机,那么他们就必须采用同一个前端(播放器)、同一个耳放、同一个音频文件,在同一段音乐上用 A-B 的重复模式进行多产品试听。接入不同的耳机,在这个变量控制的状态下进行重复试听,分辨出两款或数款产品的不同。

Goldenear

除了变量控制,对耳朵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也是必须的。这个训练,用户能够寻找一些相应的电脑软件来辅助。

之前,爱范儿在文章 《3.5mm 耳机接口,会从此销声匿迹吗?》中提到了飞利浦的 Golden Ear 测试软件。这个测试软件能够针对声场、解析力、低频表现、音染等数个科目对听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飞利浦旗下音频品牌 Fildelio 开发产品时,也会用到这套系统作测试之用。

DSC00697

相信,经过多次的针对性训练之后,耳朵对这方面的触觉也会变得更为灵敏。当然,耳朵跟耳机一样,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维持其实力。所以,渴望提升音频鉴赏能力的你,多做这些 “耳朵煲机” 训练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

电脑屏幕前的各位,看到了这里,相信也能够认清 “煲机” 和 “煲耳朵” 的关系和重要性了吧。

煲机,是音频产品磨合的必备工序。它,不是盲目消耗产品生命的洪水猛兽。好好利用这个机械训练,让音频产品展示其原有的能力,这还是每个音频玩家应该具备的能力。

DSC00690

不过,煲机也不是彻底改变渣音质的灵丹妙药,它并不会改变产品声音的本质。如果你觉得这自然听开也能接受的话,大可不必强求这工序。

相比之下,耳朵的煲机会显得更加的重要。它是一个让你快速适应音频产品的方法,也是为你提升音频鉴赏能力的必备训练手段。如果你是想深挖 “音频” 这个大坑的话,那 “煲耳朵” 将是你必须踏过的一步。

tumblr_n7y2kwRhUK1tbj25ao1_1280

所以,爱范儿(微信号:ifanr)得出的结论是:

煲机是一个顺其自然的基础活,煲耳朵才是个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