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江春水向东流》看一些独特的创业精神
很久没读到老任的文章了,春节期间仔细读了这篇《一江春水向东流》,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和感动。老任的文章很有特点,语言平实,有点自嘲,充满危机感,很适合创业者来读。
“先放权”,由乱到治
《一江春水向东流》里谈到了创业早期的一些事情,尤其谈到了“放权”问题:
在华为成立之初,我是听任各地“游击队长”们自由发挥的。其实,我也领导不了他们。前十年几乎没有开过办公会类似的会议,总是飞到各地去,听取他们的汇报,他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理解他们,支持他们;听听研发人员的发散思维,乱成一团的所谓研发,当时简直不可能有清晰的方向,像玻璃窗上的苍蝇,乱碰乱撞,听客户一点点改进的要求,就奋力去找机会……。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大发挥,成就了华为。
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一次老任见完供应商,回来跟大伙说:“这个老总不行,腰带上挂着一大把钥匙,说明他不会放权,做不大的。”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何尝不是这个道理?不由得想起 Twitter 这个典型的例子。在发展初期它的 API 授权和管理非常“野蛮”。用百家争鸣来形容 Twitter 客户端的状况都不为过,Ev Williams 为此专门写过一篇博客说:“即便存在着大量的 Twitter 第三方客户端,人们也很难找到它们——因为这些软件应用的名字都不叫 Twitter,这种情况阻碍了人们更广泛地使用这项服务。”随后,收购了 Tweetie,收购 TweetDeck,让客户端走向统一。
这个发展的轨迹,是不是跟老任谈到的“游击队”很类似?
优秀的公司(和项目),不是商业计划书中规划出来的,不是从乌托邦里走出来的,而是不断地迭代出来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发现自我,由乱到治的过程。
具有死亡的危机感
老任喜欢谈自己的失败经历和受过的挫折,也喜欢拿“卖出第一根电缆”的事情来激励大家,喜欢说一些“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之类半土半洋的话。但中心思想还是离不开“危机感”。
恰好福布斯也有一篇文章拿乔布斯跟老任做对比,说他们都回忆了自己的癌症,谈到了死亡,谈到了哭泣,这是创业者具有极度危机感和韧性的表现。
2002 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 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真的,不是公司的骨干们,在茫茫黑暗中,点燃自己的心,来照亮前进的路程,现在公司早已没有了。
伟大的创业者需要最坚韧的意志力。不少人说华为是靠着军方关系靠着山寨做大的,也有人说华为是靠着跟地方运营商开合资公司做大的,老任从来不承认也不否认。那么多通讯公司在“冬天”里死掉了,为什么华为活下来了?核心团队的危机感是重要因素。
移动互联网项目的死亡率,只可能比通讯行业更高。“距离关门只有 18 个月?是 18 天才对吧!”
题外话
我在华为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也仅仅在两次“万人大会”上见过老任。但他的几篇文章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北国之春》和《我的父亲母亲》。身处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才深知创业的艰难和精神的可贵,“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但愿老任这篇真诚的文章,被更多创业者所看到。